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并发症模型研究进展

2013-01-24 17:15陈永欣韦锦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菌素动物模型高脂

陈永欣,韦锦斌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21)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据估计,目前全球的糖尿病患者约为1.32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3亿,其中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约占整个糖尿病患者的90% ~95%[1,2]。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几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国外占总体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而在国内则更高,加上众多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加速等),使糖尿病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3,4]。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许多器官系统有直接损害,尤其是长期并发症,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此,预防2型糖尿病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当今预防医学工作的重要课题,而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物模型的制备,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大致有转基因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饮食所致糖尿病动物模型、化学药物所致糖尿病动物模型等,其中,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药物损伤法能诱导出比较理想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适合糖尿病本身及其多种并发症的研究[5]。该造模机制是通过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通过注射 STZ引起β细胞受损,所以,高脂饲料喂养时间、STZ剂量、动物重量、动物性别、造模时的注射方式等,均能影响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模型制造的成功性和稳定性[6-11]。此种模型特征为中度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以及相应脏器的病理变化[12]。根据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其模型大致可以分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模型。

1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

1.1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模型

王祥等[13]采用雌性4周龄 Wistar大鼠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的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结果表明,首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周后,实验组1,即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后,STZ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15 mg/kg,QW×4),比实验组2,即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STZ 1次大剂量腹腔注射(60 mg/kg,一次注射),更能成功复制出伴有心肌肥厚的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黄昶荃等[14]通过采用6月龄Wistar大鼠进行造模,结果显示,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小剂量STZ(30 mg/kg)腹腔注射诱导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8周后,心脏即可发生心脏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增多、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性改变等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的病理改变。董世芬等[15]采用雄性 Wistar大鼠进行建立和评价2型DC大鼠的造模,结果表明,大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负荷小剂量STZ(30 mg/kg)可建立类似临床症状的糖脂代谢紊乱和心脏功能异常的2型DC模型,其中,高糖高脂饮食在糖脂代谢紊乱和心脏功能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糖、脂代谢指标和心脏功能指标可以有效简便评价DC模型。谢梦洲等[16]采用雄性 Wistar大鼠喂养高脂高热量饲料并结合小剂量STZ(35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行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心血瘀证大鼠模型,经过测定模型鼠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和球结膜微循环等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实验模型符合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1.2 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模型

高凤花等[17]采用雄性 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后腹腔注射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1周后向海马 CA1区多次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结果表明,高糖高脂饮食加STZ及OA可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Alzheimer病的大鼠模型。齐丽丽等[18]通过对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小剂量STZ(25 mg/kg)1次性尾静脉注射,制备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经线栓法,成功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杨红英等[19]通过饮食诱导糖尿病抵抗和 STZ两步法(腹腔注射 STZ 25 mg/kg 1次,4周后腹腔注射STZ 40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并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结果表明,在高脂膳食结合STZ注射复制出的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制成的脑梗死模型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

2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模型

2.1 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

2.1.1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法

郭啸华等[20]采用雌性4周龄的 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然后用亚致病剂量 STZ(25 mg/kg)腹腔注射,成功制备具有典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特点的2型糖尿病模型,其病变表现主要有显著的蛋白尿、肾脏肥大以及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积聚明显。Danda RS等[21]通过给予大鼠高糖高脂饮食与低剂量的STZ(35 mg/kg)诱导,结果发现,此种造模方式下,2型糖尿病模型的肾损伤表现较1型糖尿病模型的明显。李玉山等[22]采用雄性 8周龄的Wistar大鼠高糖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3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建立了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该模型较早出现了肾脏损伤,但肾脏功能尚正常。朱以良等[23]通过对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饲喂4周,在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后,分别用1次腹腔注射50 mg/kg STZ和2次腹腔注射30 mg/kg STZ造模,以比较两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不同,结果显示,在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STZ注射制作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时,采用2次低剂量注射效果优于1次中剂量注射。

2.1.2 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联合单侧肾切除的三联法

田雪飞等[24]通过采用雄性 Wistar大鼠给予小剂量STZ(40 mg/kg)腹腔注射,饲以高脂饲料,以及单侧肾切除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2型糖尿病肾病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呈弥漫性无细胞增生。王康等[25]采用雄性Wistar大鼠,经单侧肾切除合并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30 mg/kg)腹腔注射可以造成与人类2型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病变类似的大鼠模型,其模型肾脏病变明显,肾小球系膜区显著增宽,系膜基质重度增生,基底膜显著增厚,肾间质呈重度纤维化表现等。宋恩峰等[26]为探讨三联法制造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对SD大鼠进行7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三联法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肌酐、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区增宽,细胞外基质增多等。

2.1.3 其他

林琼等[27]对原有高糖高脂饮食 +STZ造模方法进行优化,采用4周龄的雄性 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5%葡萄糖饮水喂养+STZ(30 mg/kg),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建立理想的2型糖尿病肾损害大鼠模型,该模型具有人类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主要表型特征和相似的发病过程,且造模时间相对缩短。戴厚永等[28]通过应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hypertension rat,SHR)建立具有胰岛素抵抗和早期肾脏损害特征的2型糖尿病,结果显示,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及小剂量 STZ(35 mg/kg)腹腔注射 SHR大鼠,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特征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病理改变为肾脏肥大,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壁基底膜增厚,足细胞空泡变性,足突消失,部分融合等。

2.2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

董宇等[29]在研究金属锌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过程中,采用高糖高脂联合腹腔注射STZ(40 mg/kg),以诱发伴有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变形、核形态不规则等病理改变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石静丽等[30]通过建立及评价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采用SD大鼠给以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后腹腔注射STZ(45 mg/kg)1次进行造模,并进行羟苯磺酸钙药物干预,结果显示,本实验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与人类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很多共性,且能被羟苯磺酸钙所干预,可作为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防治药物的动物模型。

2.3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模型

刘立新等[31]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亚致病剂量的STZ(30 mg/kg)腹腔注射,诱发 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其模型具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特点,包括坐骨神经运动传到速度降低、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以及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有髓神经纤维总截面积和纤维密度减少等。党江坤等[32]通过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的研究,采用SD大鼠给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STZ(35 mg/kg)进行造模,结果显示,此方法建立的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具有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肥胖、痛阈明显下降等特点。

3 小结

近年来,2型糖尿病模型的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其并发症模型也有了一定的研究,这些模型的造模机理也有了相应的阐述,但是,现阶段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仍处于一个发展阶段,糖尿病并发症动物模型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中用于造模的关键药物链脲佐菌素(STZ)的最佳用量及用法还有待深入研究。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复制出一种造模周期短、与人类发病机制相似的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物模型是研制、开发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急需解决的难题。

[1]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7,205.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12,35(Suppl 1):S64-S71.

[3]Krentz AJ,Bailey CJ.Oral antidiabetic agents:current rol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rugs,2005,65(3):385 - 411.

[4]潘长玉.Joslin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8.

[5]Rodriques Filho OA,Fazan VP.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es as a model of phrenic nerve neuropathy in rat[J].J Neurosci Methods,2006,151(2),131-138.

[6]Reed MJ,Meszaros K,Entes LJ,et al.A new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the fat-fed,streptozotocin-treated rat[J].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2000,49(11):1390 -1394.

[7]Islam MS,Choi H.Nongenetic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a comparative study [J].Pharmacology,2007,79(4):243-249.

[8]刘亚平,季虹,荣海钦,等.不同性别大鼠在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中的稳定性[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16(1):52-55.

[9]王保伟,李颖,刘晓红,等.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及链脲佐菌素剂量对实验型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1,40(1):99 -102,106.

[10]章瑜,刘成梅,刘伟,等.体重和性别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1,27(2):32-34.

[11]梁海霞,原海燕,李焕德,等.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性观察[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4):551-555.

[12]Srinivasan K,Viswanad B,Asral L,et al.Combination of highfat diet-fed and low-dose streptozotocin-treated rat:a model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pharmacological screening[J].Pharmacol Res,2005,52(4):313 - 320.

[13]王祥,李长运,曾秋棠,等.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建立方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9):1868 -1870.

[14]黄昶荃,肖谦,赵柯湘,等.2型糖尿病心肌病变模型建立方法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15-17,36

[15]董世芬,洪缨、樊江波,等.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4):245-251.

[16]谢梦洲,田浩梅,陈楚淘,等.2型糖尿病心血瘀证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的变化[J].中医杂志,2007,48(12):1119-1121.

[17]高凤花,张生林,张毅,等.2型糖尿病合并 Alzheimer病大鼠模型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4):446-447.

[18]齐丽丽,闵连秋.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6):4 -7.

[19]杨红英,王娴默,王卓,等.2型糖尿病鼠脑梗死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9,18(5):270-274.

[20]郭啸华,刘志红,李恒,等.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肾病特点[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290-294.

[21]Danda RS, Habiba NM, Rincon-Choles H, et al.Kidney involvement in a nongenetic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J].Kidney International,2005,68(6):2562.

[22]李玉山,刘丽秋.实验性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5):574 -577.

[23]朱以良,杨李,文晔.链脲佐菌素1次和2次注射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作中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649-2650.

[24]田雪飞,陈大舜,胡一江,等.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大鼠模型的制备[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22(3):245 -246.

[25]王康,李平,张浩军,等.2型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病变大鼠模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14-17.

[26]宋恩峰,刘晶晶,贾汝汉,等.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备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40 -2842.

[27]林琼,周春华.2型糖尿病肾损害大鼠模型的建立[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1,11(4):181 -183.

[28]戴厚永,汤日宁,马坤岭,等.应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模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1):48-52.

[29]董宇,李松鹤,孙雅彬,等.金属锌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病变的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4):514-516.

[30]石静丽,阚红卫,王海青,等.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的建立及羟苯磺酸钙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3):181 -183.

[31]刘立新,刘好文,刘立强.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13(2):117- 119,99.

[32]党江坤,吴艳,曹红,等.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的建立[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4):234 -237.

猜你喜欢
菌素动物模型高脂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对策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怀孕期间母亲高脂饮食可能影响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生精功能障碍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