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策略

2013-01-25 01:50刘金菊金万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艾滋病病人心理

刘金菊 金万波

吉林省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临江 134600

艾滋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策略

刘金菊 金万波

吉林省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临江 134600

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其免疫力、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消除心理负面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滋病;心理分析;护理策略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般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难题的疾病,难以攻克,治愈率几乎为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复杂,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社会孤立、特别是面对难以忍受的歧视的时候,心理上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扭曲:如否认、愤怒、抑郁、消沉、仇恨、报复、变态、自杀等各种心理倾向,在全民防 “艾”的今天,作为站在这道防线最前沿的护理工作者,做好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状况

对患者全面深入的情况了解是对其做好心理护理的基本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护理人员却忽略了对病人病情和生活状况的全面了解,采用的是 “千人一面”的工作 “手法”。然而直接导致患者心理变化的因素又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如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患者自身素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价值观的定位与实现程度、染病根源、不同的病期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从而影响治疗和疗效。作为护理工作者要多角度、多层次的收集患者相关信息资料,以加强对患者的了解,这样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

2.1 绝望心理 这是患者共同的心理特征,病人一旦知晓身患此症,病人要直接面对死亡,首先滋生的就是恐惧,继而产生绝望心理。具体表现:恐惧、坐立不安,不吃不喝,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生活绝望。

2.2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患者最大的心理障碍,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是认为自身对公众造成了威胁,遭遇到公众甚至是亲人的冷落、漠视,没有正常的亲情与友情。具体表现:孤单、落寞,表情麻木、少言寡语,行动迟缓或迟钝、遇熟人躲闪回避。

2.3 报复与仇恨心理 不是每个患者个体都有这种心理,一旦患者滋生报复和仇恨心理,将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凡滋生此种心理的病人,究其原因多来自于染病的根源、周围人群与其相处的和谐程度。具体表现:仇视周围的人和事,烦燥不安、情绪不稳、易激动,易产生过激行为。

2.4 认可与失望心理 这两种心理都是病人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以后,随之而生的心理状况;患者渐渐接受患病的事实,心情日趋平静,愿意接受治疗,亦即认可心理。但因患者个人体质不同,治疗效果的好坏也不尽一致,有的病情恶化,精神萎靡,体力难支,消极等待死亡来临,此种心理亦即失望心理。认可心理的表现:情绪态度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希望通过治疗延长余生。失望心理的表现: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精神萎靡,消极面对、等待死亡。

3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3.1 尊重病人,保护患者的隐私 作为护理人员,要尊重和爱护患者,帮助病人建立求生信念,应将其实际情况告知与其有着亲密接触的父母、配偶、子女,不能在无关人群中大肆宣扬患者姓名、家庭住址、病史、生活史,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与配合,目的就是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帮助病人建立起自信,摒弃自卑心理。

3.2 加强护患间的真诚交流,以语言和行动温暖感染患者

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多为女性,与患者的沟通顾虑重重,而性传播又是其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与病人交流指导的时候,这是一个难题;作为护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自身特有的医学道德修养要求自己,以自身得天独厚的女性情怀来关心爱护每个艾滋病患者,关注其病情发展,关心其生活状况,诚心而正确指导其安全性行为。

3.3 密切关注患者各种言行及表现,认真研究患者心理

患者的各种言语、表情和行为往往是其心理特征的表现,护理者要耐心听取和揣摩、仔细地观察,认真分析和研究,对其可能发生的行为要有尽可能的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若有不良状况发生的迹象,及时与患者沟通,同家属一起做好病人的思想开导工作,尽可能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求生的欲望,以免产生过激的如报复、自杀等行为。

总之,现在艾滋病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传染病,病死率极高,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是不幸的,虽然深受其害的是患者本身,但殃及池鱼的却是其亲人和家属;作为护理工作人员,我们要有一颗同情的心,一颗仁爱之心,要用真情来安抚患者的心灵,用精心的护理为其减轻疾苦,帮助患者延续生命;我们要远离艾滋病病毒,但我们也要关心身染艾滋病的病人。

R473.51

A

1007-8517(2013)09-0072-01

2013.03.12)

猜你喜欢
艾滋病病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谁是病人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 世界艾滋病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