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护理现状探讨

2013-01-25 05: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熏蒸腰部椎间盘

胡 坚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23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护理现状探讨

胡 坚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23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 of intervertebral disc,LDH)是因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LDH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1]。LDH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大、年龄趋于年轻的趋势。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1 病因及病机

退变与外伤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位的经常变化,使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与扭转的机会较多,或长期在弯腰姿势下工作,腰背肌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上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腰背肌劳损或痉挛使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周围韧带松弛等成为椎间盘突出家的基础和内伤。而外伤、劳损引起纤维环破裂,风湿寒引起肌肉张力增高是加重椎间盘内压升高而成为LDH的外因。因为下腰活动最多,负重最大,所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机会也较多。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 腰部疼痛轻者仅有腰部发酸不适,重者如刀割或针刺、抽搐、电击样痛,夜间加重。不能远距离行走,而且行走疼痛不能忍受。病人弯腰伸膝坐起、咳嗽、排便用力时都可使疼痛加重。腰痛及放射性下肢痛可同时出现,疼痛多在腰臀部及大腿后外侧。若病程较大,下肢放射性疼痛可合并感觉麻木。

2.2 体征 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脊柱侧弯,弯腰活动受限,腰部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跟臀试验、屈颈试验均为阳性,腱反射异常,皮肤感觉减退,间歇性跛行和马尾神经症状。

3 治疗与护理

3.1 常用口服及静脉用药[2]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芬必得等;②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③维生素类药;④脱水类;⑤扩张血管类药,如七叶皂苷钠等。腰突症治疗关键在于消除神经根的水肿,药物作用机制:甾体类药与非甾体类药物均可明显抑制椎间盘突出时髓核释放的蛋白,局部组织产生的化学物质及自身的免疫反应自神经根发生的无菌性炎症水肿,从而达到消炎和止疼的作用。

3.2 推拿治疗 王振国[3]报道复合手法是目前治疗LDH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总有效率为97.5%。雷龙鸣[4]等认为推拿手法通过改变发病时椎间盘突出物与受压神经之间所处的高张力状态及此状态下的解剖形态与位置,使之恢复至发病前无症状时的低张力状态及此状态下的解剖形态与位置,这一解剖形态与位置的恢复又有利于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炎症的消退。

3.3 药物穴位注射 赵明新[5]报道穴位注射腰俞、关元俞穴、环跳,配合口服汤药,总有效率为97%。穴位注射有针刺通经止痛、气血通畅作用,加上药物通络散寒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目的。

3.4 神经阻滞 王仁美[6]等用镇痛复合液组(维生素B12 0.5mg、0.25%比布卡因、醋酸曲安奈德5mg,共10ml)在椎间盘突出部位的上、中、下三个椎间隙的椎旁行神经阻滞,配合浮针治疗,总有效率98%。椎旁注射镇痛复合液可消除神经根受刺激后引起的炎症。浮针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椎间隙水肿,解除神经根压迫。

3.5 牵引 胡有谷[7]等报道采用微电脑自动牵引术,配合中频电脑治疗仪有效率94.3%。通过牵引,使椎间隙增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腔腔隙,减少突出物对这经根的压迫。中频电治疗主要原理是[8]:中频电流具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3.6 针灸治疗 吴毅军[9]等报道针炙合牵引为主治疗LDH,同时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辐射治疗,总有效率92.5%。针炙可疏通局部经气,血祛瘀、行气通络止痛作用。TDP局疗照射产生温热效应,加速炎性致痛物质吸收,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3.7 中药熏蒸 周小萍等[10]报道用自制的中药活血化瘀纯中药制剂阿是穴高压注射,配合中药熏蒸物理治疗总有效率为98.6%。使用MD-99C熏蒸治疗床(大连麦迪公司生产)将所配中药用布袋包扎好放入蒸发器内,注入适量清水,电源加热至药物产生蒸汽的温度达50~65℃,协助患者治疗部位对准蒸汽孔进行熏蒸,治疗时间为20min,每10d为一疗程。中药熏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驱风散寒,迅速消除局部水肿,消除炎症,减轻疼痛[11]。

李华[12]报道用自制中药熏蒸方药,研成粉未,装入中药熏蒸床的中药熏蒸容器内,置入1000ml热水,使药水蒸汽上熏患者下腰部,温度控制在37~45℃,时间40min,熏蒸后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推拿,1次/d,10d为1疗程,有效率100%。

3.8 中药外敷 史鸣等[13]报道用五方散加热至60℃,平摊在塑料纸上,厚度约0.3~0.5cm,待温度与皮肤相近时,将药物敷盖于腰部压痛明显处,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次,配合骨盆牵引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五方散主要是通过加热的药物,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加快组织水肿的消散,以缓解局部神经根的压迫及受刺激程度,从而达到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的作用。

朱晓玲[14]报道患者在接受针灸后,用中药热敷方煮水,纱布或毛巾浸湿,拧至半干,用手腕掌侧测试不烫时敷于患处,15min换一次,敷完结合TDP神灯红外线热疗,有效率为95.6%.中药热敷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寒化湿、舒筋通络之功效。

雊焕文[15]等报道将纱布叠成5层,将透骨酊浸透后加热置腰部显痛点皮肤平面,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辐射治疗,每次15min,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5.83%.透骨酊有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使血气足而邪气除,TDP辐射治疗,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位,增加局部血循环及代谢,改善神经根缺血状态。

3.9 药熨法 黎美玲[16]报道将中药方研成粉未,装入35cm×25cm大小布袋中,袋口扎紧袋口,在蒸锅中隔水蒸1~2h后取出,用厚毛巾包好,将药包温度控制在80℃以下,在患者腰部来回推烫,变冷时及时更换药包,每天两次,每次30min。药熨法使得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慢慢渗透入经洛血脉,取得显著的调理气血、祛风散寒、通窍、活血、止痛、利水消肿之功。

韩青松[17]报道将中药热敷方加入葱白30 g,用食醋酸400m l拌匀,用纱布袋包好,热蒸20min,于患处表面热敷,每次30~50min,早、晚各一次,每剂药可用3~4d,10~12d为一疗程,同进配合针炙治疗。中药拌醋热敷法利用药物加热后的热能、药物本身的作用,以及陈醋的特殊作用外敷患处,使药力直达病位,具有显著功效,同时配合针炙治疗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解除肌肉痉挛。

4 常规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

4.1 急性期患者 绝对卧床铺休息1周左右,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每天坚持40min以上的仰卧位休息状态。1周后可逐渐下床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但每天应坚持3~5小时的卧床休息日,2周后可根据病情做一些不需要大幅度弯腰的体力活动,3~4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但不能干重活动或剧烈运动。

4.2 病人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每次活动时,腰部一定要使用腰部保护用具,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还要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4.3 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4.4 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4.5 早晨起来时应先在床上将腿屈起向一侧活动,然后再用胳膊支撑上身起床,因早晨起床后突然的动作容易引发LDH。所以一些细微的动作要慎重,如洗脸时应将一只脚放在矮台上,穿鞋时不要半蹲,应坐下穿,不要直接弯腰取物,应先屈膝再下蹲等。

4.6 上厕所方便后起身时,应用手支在墙壁上站起,尤其是从蹲位站立起来时,很容易伤着腰。

4.7 避免劳动过度,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进行学习、劳动;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睡觉时,要睡硬板床;避免受凉及久坐。

综上所述,LDH非手术治疗能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协同作用,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经济省钱,患者痛苦小之特点,值得推广。

[1]吴在德.外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56.

[2]赖满英,唐继峰.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9(1):12.

[3]王振国.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体会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9(1):62.

[4]雷龙鸣,黄锦军.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推拿临床的现实指导意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9(1):32.

[5]赵明新,徐国华,高英雪.穴位注射配合汤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25(3):42.

[6]王仁美,孙宇新,苏东安,等.神经阻带加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5):303.

[7]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 [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7,132.

[8]吕慧玲.针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临床观察 [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3):87.

[9]吴毅军,刘德江.针灸合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9):66.

[10]周小萍,夏贵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护理 [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44.

[11]陈耀平,吕晓宇.治脊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6,27(4):319

[12]李晔.中药熏蒸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16.

[13]史鸣,钟远鸣.五方散外敷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1):27.

[14]朱晓玲.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研究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4(22):171.

[15]雊焕文,张桂芳.透骨酊外敷并TDP辐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9(17):1235.

[16]黎美玲.中药封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9(15):1924.

[17]韩青松.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疗效观察 [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171.

R473.6

A

1007-8517(2013)11-0145-02

2013.03.22)

猜你喜欢
熏蒸腰部椎间盘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甲醇和乙醇熏蒸法对直喷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影响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