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探讨

2013-01-25 16:27夏春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毕业生研究生人才

夏春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药物分析学开始创建,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岁月。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以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五大学科为基础的完整体系。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在几代人的摸索研究努力下,国家对药分学科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并于2003年将药物分析学提升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这也是国家对药物分析学提出的新要求。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静态质量控制,还发展到对制药过程、生物体内以及代谢过程的综合评定和动态分析研究。

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82所大学 (学院)已开始了药物分析学硕士生专业,按南北方划分来看,南方院校占到了其中的46所,超过半数,其中以苏粤两广为甚,各有6所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笔者研究了近几年药物分析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本文中对其的就业前景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 药物分析学专业研究内容和方向

纵观多年来各大院校在药学专业所开设课程内容看来,从学校层面出发,在相关课程设置上应讲求理论贯穿实际,课堂教学结合实验的原则和方针来培养优秀人才。在课堂的教学,不应仅仅遵循书本的理论,应保证所授内容的最新性和先进性,针对最新出现的技术,更可以采用新开课程的方式,让想学习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了解到当前学科最新的技术,同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索最新技术中的底层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有更大更广的发散性思维,使其触类旁通。特别是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技术人才,需要掌握领先的知识技能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更有助于我国药学产业的良性长期稳定发展。

全国各大高校涉及药物分析学科主要开展的方向有: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商品质量与标准研究、药物质量分析与开发的研究、现代药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等,其中近几年出现了众多药物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如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三维色谱技术、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等等[1],这些最新的先进技术的产生,大大的拓展了药学分析人员实验的可操作性,给实验室教学带来了全新而强大的能力。

2 药物分析学专业培养方式与方向

目前,全国各大院校在制定药物分析学教学计划和相应教学方案时,多采用《药物分析》大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而定。主要的培养方式为在保证课程处于一定程度的广度和深度的前提下,更多的注重学科实用性,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在保证每门学科都有对应的教学大纲前提下,采用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不同的研究生制定出适合其自身的培养计划,使每个研究生都能真正的施展其才华与能力;在保证课堂课程的完整性前提下,在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师生交流互动,确保导师都能定时的了解到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督促与辅导。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药物分析学学习过程中,应具备一定能力的本专业外文材料的读写能力,这也是对一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当前,在药学院药物分析学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有以下几类:对药物质量与成分的研究及其相关,包括天然药物质量、现代药物质量、中药与民族医药药物质量等等;对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包括如何做药物质量的前期控制,监督管理以及事后控制等等;对中药及重要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这块相对而言更加侧重于对药物原料及成品的检验。不论是上述的哪个方向,我们都应该看到,目前的各个研究方向对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临床医药方面的相应分析研究较少,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广大的药物分析学毕业生可以朝着这片蓝海去探寻探索更多的信息。

3 当今就业需求与前景

伴随着医药事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医药行业结构性调整相关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良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费用占GDP的总比重仍低于5%,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医药行业发展将持续保持在快车道中。

根据医药英才网上半年权威数据统计得出结果:医药行业相关人才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6.3%。质量管控、生物制药、药物研发成为上半年需求最旺盛的几大职位,上述热门职位需求数占到总人数的40%。有数据显示,上半年,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的整体需求较10年同期迅猛放大,增长达到41.2%。医药行业发展提速,而同时相对于的人才的供应却没有实现同步提升,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供缺。且区域人才需求缺口特征明显,其中滇粤地区的需求量同比上涨达到19.3%,京沪两地需求量最大,分别占全国总需求数的21.1%和18.7%。在我省范围内,药物营销类人才是企业长年紧缺人才。随着竞争日趋激烈,药企自身营销体系也在逐渐建设完善,在这过程中对优秀的营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据就业指导专家介绍,最新版药品GMP有三年过渡期,如逾期不达标的企业将被勒令整改或停产。政策一出,众药企纷纷加大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的监管力度,生产控制、质量管理员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新版药品GMP更加强调了涉及药品安全的各级直接责任人的执行、管理及监控责任。因此,可预见日后企业对质量和生产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未来十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及其相关、蛋白药物及其相关、治疗性疫苗及其相关、小分子化学药物及其相关等。对重大创新药项目的开发资金扶持规模将从“十一五”时期的60多亿元扩大到超过100亿元。这些政策都直接或间接的“诱惑”药企加大对药物研发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就业专家指出,生物制药是一个极具爆发增长力的高科技行业,其对药物研发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日后企业人才争夺战的趋势会日益激烈,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毕业后的薪酬也会呈持续上升态势。

4 当前药物分析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通过查看本校2008级药物分析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表。13名学生中12名去向都为医药相关的工作,1名为待定。其中,考取博士1名,教育工作者3名,医院工作者3名,2名在研究院、药植园从事研究工作,3名在药检所、畜牧局从事检验分析工作。可见,药分专业的研究生基本上是可以找到相关自己专业的工作,并基本上从事的是研究、检验、分析药品等,工作去向分别为学校、医院、研究院、政府部门。

从当前就业情况来看,当今社会对高学历研究生有一定的需求量。研究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很多部门,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对于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我校培养出的研究生在工作中具有主动性,符合广西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然而,药物分析专业的学生基本上从事的都是分析检验的工作,就业方向比较局限。并且,从事的部门、单位在当今社会基本是比较热门,而这些单位需要的人员相对有限,从而使得本专业研究生就业难度增加。

5 思考

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本专业不仅仅需要加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计划。加强基础课程的实践,不断引入学科前沿技术及理论。学校也要加强毕业前的就业指导,经验交流分享,面对面的模拟面试等,尽可能多的让毕业生了解到其走出校园后所面对的社会实际情况,不要让就业指导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要让他们真正感受和体会,提升就业意识[2]。同时,毕业生也要避免盲目乐观[3],在就业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1]季一兵,陈建秋,李书兰等.药物分析技术与方法[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

[2]徐位良,张德志,郭超龙等.药科学院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J].药学教育,2005,21(3):50-53.

[3]刘彦,张林芝.沈阳药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药学教育,2004,20(2):47-49.

猜你喜欢
毕业生研究生人才
人才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最“叛逆”的毕业生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