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65例临床分析

2013-01-25 16:27袁继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腮腺面瘫病程

袁继永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睢宁 221200

腮腺肿瘤65例临床分析

袁继永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睢宁 221200

目的:目前腮腺肿瘤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不同类型的腮腺肿瘤手术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根据肿瘤病理学性质及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诊疗方式探讨,来腮腺肿瘤临床治疗方式很有裨益。方法:所有65例腮腺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依据临床诊断,肿瘤大小、部位和性质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行腮腺局部区域性肿瘤切除术的10例,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的18例,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保留面神经的20例,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不保留面神的8例经,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并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9例。结论:所有65例腮腺肿瘤患者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发生于肿瘤加腮腺全部切除术;涎瘘2例与皮下积液3例,发生于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3~6年,复发2例,复发率3.08%,死亡1例,死亡率1.54%,大多数患者腮腺术后凹陷不明显,术后瘢痕小。

腮腺肿瘤;手术切除;临床分析

腮腺肿瘤(Parotid Gland tumors)是各唾液腺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腺体,在涎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发生率约占80%左右。腮腺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耳垂下、耳屏前区或腮腺后下部的肿块,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瘫,侵犯感觉神经可引起疼痛,一般包块生长缓慢,肿瘤早期可有活动,晚期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其中良性肿瘤约占80%以上,恶性肿瘤所占比例不超过20%。目前腮腺肿瘤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不同类型的腮腺肿瘤手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肿瘤的病理学性质及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诊疗方式,这是减少误诊、误治和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收治的65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65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同一患者因同一疾病复发或转移多次住院者按1人次计。65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性45例,占69.23%;女性20例,占30.77%。所有患者年龄在16~75例,平均年龄46.5岁,其中,16~20岁有7例,占10.77%;21~3O岁有5例,占7.69%;31~40岁有10例,占15.38%;41~50岁有16例,占24.63%;51~60岁有13例,占20.00%;61~70岁有10例,占15.38%;70岁以上患者4例,占6.15%,病程在15天至26年不等,平均为5.2年,其中病程在1年以下有13例,占20.00%;病程在1~5年有17例,占26.15%;病程在5~10年有15例,占23.08%;病程在10~15年有6例,占9.23%;病程在15~20年有9例,占13.85%;病程在20年以上的有5例,占7.69%。65例腮腺肿瘤患者行CT检查,良性肿瘤有51例,占78.46%;恶性肿瘤有14例,占21.54%,良恶性肿瘤之比3.64。病理分类:良性肿瘤中以腮腺多形性腺瘤居多,共40例,占78.43%;腺淋巴瘤次之,共15例,占23.08%;肌上皮瘤6例,占9.24%;乳头状淋巴囊腺瘤4例,占6.15%。14例恶性肿瘤中,腺癌7例,占50.00%;恶性混合瘤4例,占28.58%;腺泡细胞癌1例,占1.54%;黏液表皮样癌1例,占1.54%;涎腺导管癌1例,占1.54%。肿瘤直径在2~8cm,平均为2.5cm。肿瘤位置:左腮腺38例,占58.46%;右腮腺27例,占42.54%;无双侧发病者。位于腮腺浅叶58例,占89.23%;位于腮腺深叶4例,占6.15%;侵犯腮腺深叶与浅叶3例,占4.62%。合并有高血压20例,糖尿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例。

1.2 治疗方法 65例腮腺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依据临床诊断,肿瘤大小、部位和性质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行腮腺局部区域性肿瘤切除术10例,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18例,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保留面神经20例,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不保留面神8例经,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并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9例。所有65例腮腺肿瘤患者均在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对1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术后给予心电监测,氧气吸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阿托品0.3mg餐前半小时口服,术后3~5天拔出切口内负压引流管,拔管后行颅颌绷带加压包扎,定期换药。对于行腮腺局部区域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拔出负压引流管需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拔管时间,不可过早拔出,同时口服阿托品防止术后出现涎瘘与皮下积液也非常重要。术后7天拆线。术后继续口服阿托品一周。术后随访3~6年。

2 结果

所有65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4例,发生于肿瘤加腮腺全部切除术;涎瘘2例,发生于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3~6年,复发2例,复发率3.08%,死亡1例,死亡率1.54%,大多数患者腮腺术后凹陷不明显,术后瘢痕小。

3 讨论

3.1 手术方式选择 腮腺肿瘤发病率较高,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达到手术效果的同时应最大限度的保留面神经和保存正常组织。术中应按”无瘤”原则保护好瘤体,以免包膜破裂,导致术后复发。对复发可能较大的肿瘤如多形性腺瘤经病理确诊恶性肿瘤者可适当扩大切除区域。以减少肿瘤复发和恶变。

3.2 护理体会 由于腮腺肿瘤手术部位在于颌面部,患者担心术后瘢痕形成、面瘫等影响面容,产生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术前主动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增强治病信心,使患者进入最佳手术期。术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予以精心照顾,取半卧位,减轻头部充血、组织水肿、疼痛。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2周内忌食刺激性食物,定期随访。

R739.91

A

1007-8517(2013)17-0043-01

2013.07.14)

袁继永 (1965-),男,汉族,江苏人。

猜你喜欢
腮腺面瘫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