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5 16:27刘金良王昌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骶管直腿甘露醇

刘金良 王昌龙

江苏省南京市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江苏 南京 210012

腰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科从2010年3月开始应用骶管注射联合静脉滴注甘露醇、口服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2例,通过3~18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达98.2%,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4例,女68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天~5年,平均6个月。

1.2 诊断标准[1]①疼痛好发于下腰,且向下肢放射;②有局限性压痛;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④跟臀试验阳性;⑤皮肤感觉、肌力和膝反射的改变;⑥脊柱姿态改变;⑦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⑧CT或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其中①~④项为基本根据,第⑧项确诊根据。纳入标准:年龄18岁~65岁;符合本病诊断标准者,可纳入试验病例。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65岁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骶管注射周围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及不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骶管治疗 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一般取俯卧位,髋部垫厚枕以抬高骨盆暴露骶部。常规消毒,用普通7号短针与皮肤成70~80°角穿刺,针尖向头端直达骶尾韧带,此时有弹韧感觉,穿透骶尾韧带时,可有典型的落空感,然后将针干向尾端倾斜,继续推进2~3cm后停针,针尖深度不超过第二骶孔。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气无阻力及皮下气串感,遂给2%利多卡因3ml作为试验量,相隔5分钟后,无脊麻现象,即可给药。药物配法:2%利多卡因5~10ml、维生素B120.5mg、曲安奈德15mg~25mg加生理盐水20ml。一般在3min左右全部推注完,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覆盖针眼,一般卧床休息30min即可。治疗后如症状不缓解或改善不明显,每隔7天重复上述治疗1次,共不超过4次。

1.3.2 骶管治疗完毕后,当天即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用3~5天。

1.3.3 治疗期间口服腰痹通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30天为一疗程,一般1~3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1]临床痊愈:腰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有效:有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2 结果

所选162例患者均经门诊及电话随访,最短随访3个月,最长随访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显示临床痊愈105例,占64.8%;显效43例,占26.5%;有效11例,占6.8%;无效3例,占1.8%。总有效率98.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较多,常见的有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等,其引起腰及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髓核刺激;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产生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炎症;突出椎间盘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水肿,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受压的神经根缺血。这四种原因相互关联,难以截然分开[2]。因此,抑制炎性渗出,消除局部的无菌炎症,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减轻细胞损伤,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神经根髓鞘修复,减轻神经根水肿以及突出椎间盘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是保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2010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联合静脉滴注甘露醇、口服腰痹通胶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很好疗效。

3.1 骶管注射治疗是将药物直接经骶管注入硬膜外腔,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曲安奈德注射液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粘连,减轻局部水肿[2],从而改善局部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排除致痛物质。维生素B12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3],经硬膜外给药可显著减轻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4]。利多卡因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阻断刺激的传导,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局部循环,促进代谢,改善急性期症状[5]。混合注射液的综合作用,最终达到消除局部炎症,减轻神经根充血、水肿及神经根压迫,减少致痛物质刺激,缓解疼痛的目的。骶管治疗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4次,即可收到良好的疗效。骶管治疗时间短、起效快,大多数患者在拔针后即可感觉腰部及下肢轻松,所有病人在治疗后,卧床休息30min均无需再观察,即可自行离开。

3.2 甘露醇是一种由肾小球渗出,在近端肾小管中造成高渗压而产生利尿作用的药物。甘露醇可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颅脑及神经组织的内压,降低血液粘滞度,减轻组织缺氧,改善神经根鞘内脑脊液回流及静脉回流受阻的恶性循环,而且甘露醇还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有利于清除因神经根缺血而致的氧自由基增多,从而减轻充血、水肿[6]。

3.3 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上属“腰痛候”范畴。该病多由血瘀气滞、脉络闭阻等引起,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腰痹通胶囊是三类中药胶囊剂,由三七、川芎、当归等中药材组成,确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疗效显著[7]。口服腰痹通胶囊可明显改善腰间盘突出症症状,对腰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腰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腰椎退行性变等患者,疗效尤为显著。

3.4 治疗体会 治疗要动静结合,急性期要卧硬板床休息,避免负重,中后期要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可有效预防复发。本治疗方法起效快,疗效显著,对椎间盘突出症的初发病例及急性期病例尤为适合。四个疗程后,效果仍不佳者,即使延长治疗仍不会有明显改善。本方法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为主要治疗目的,非根治方法,治疗后应避免负重并加强康复训练以防复发。

总之,以上三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即骶管注射治疗联合静脉滴注甘露醇、口服中药腰痹通胶囊,可有效发挥抗炎、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及代谢、减轻局部粘连及水肿、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及刺激,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治疗方法相对风险小,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三辑)[S].1997,145~146.

[2]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7,956-962.

[3]金有豫.药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4.

[4]吴春根,何安慰.硬膜外注射甲基维生素B12治疗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临床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4):219.

[5]严相默.临床疼痛学[M].延吉:延边出版社,1966.19.

[6]杨藻宸.医用药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45~546.

[7]张军,孙树椿,石关桐等.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6):31-33.

猜你喜欢
骶管直腿甘露醇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查出骶管囊肿该怎么办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推荐一套测试运动能力的方法关于功能性运动的测试(五)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