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卒中治疗的神经元治疗模式

2013-01-25 16:27谭凤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神经元

谭凤喜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5

浅谈脑卒中治疗的神经元治疗模式

谭凤喜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医疗模式是指导医疗实践的指导思想,脑卒中治疗以血管为治疗核心属于血管治疗模式,以神经元为治疗核心则属于神经元治疗模式。运用中药破血化瘀、泄热醒神、祛腐生新之剂,促进神经元再生;选用头针调节神经传导,运动疗法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神经元再生角度而不是从血管治疗角度去评价各种治疗方法,这是神经元治疗模式的特有要求。

脑卒中;神经元治疗模式;神经再生

医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根据治疗的核心或关键部位不同,脑卒中的医疗模式可以分为血管治疗模式和神经元治疗模式。脑卒中治疗以血管为治疗核心属于血管治疗模式,如果以神经元作为治疗的核心则属于神经元治疗模式。选择脑卒中治疗的神经元治疗模式作为指导思想,希望可以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

1 脑卒中治疗的血管治疗模式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

因为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都与循环系统和脑血管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有关[1],所以当前治疗模式以血管治疗为核心,称之为血管治疗模式。这种治疗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临床疗效也比较肯定,但与脑卒中的根本治疗还有本质区别,疗效也不够满意。

脑卒中时存在颅内组织的结构和机能损害,包括脑血管和脑组织两个方面,其中多种原因使脑血管受损,而脑组织损害则是产生临床征象的病理基础。目前的治疗技术主要以血管、血液为治疗核心,神经内科多采用调控血压、溶栓、抗凝、介入、手术等措施以恢复脑的血供;中医脑病科也多基于脑脉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辨证为络塞血瘀证、络破血溢证,设立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的治疗总则[2],以纠正气血逆乱、血瘀不通的状态。

脑细胞保护和脑血管保护是脑保护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改善脑血流和增加能量物质供应,才能消除或打断病理生理过程的有害因素,提高脑组织抗损伤能力。因此可以说通常的血管治疗模式是神经元治疗模式的基础,神经元治疗模式是在血管治疗模式基础上的新发展,它除了重视脑细胞的保护外,更加重视脑细胞的生理性恢复,重视神经组织的再生修复,重视神经功能改善和恢复。

2 神经再生是神经元治疗模式的科学基础

2.1 中枢神经损伤后具有再生能力 现代科学有关神经干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的神经组织具有再生能力。组织细胞再生的能力来自于这些组织细胞中存在有保持继续增殖分化的细胞,其中有些是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不仅存于胚胎时期而且存在于成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是由细胞内外各种因素协调控制、相互影响的。细胞内部因素在细胞定向分化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胚胎发育时期神经干细胞按照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着基因的开启和关闭程序,活跃地增殖并产生出各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发育完成后,神经干细胞就处于缓慢增殖或完全静止状态,但当收到一些外来恰当因素刺激时又会激起它们的加速增殖和分化。

当神经系统在受到疾病或外伤作用的刺激后神经干细胞的数目也明显增多,这可能与损伤后的修复有关,是一种保护作用。中枢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现象,其主要机制可能在于损伤后的局部分子环境发生了变化,除了靠近损伤部位的细胞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外,血脑屏障作用的消弱、巨噬细胞侵润导致局部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的聚集都可以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分化[3]。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神经系统,在适当的微环境中神经干细胞具有向其他组织细胞多向分化的能力,如果把神经干细胞植入骨髓,它们可以分化为血细胞,而移入肌肉可产生肌细胞。

2.2 再生营养物质将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中有关细胞分化的知识告诉人们,尽管人体分化的细胞类型千差万别,但究其本质却是基因组保持相同而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从而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物学行为方面均有所不同。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一种类型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称为转分化,转分化往往经历去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4]。国际生物学界一直在寻找调节细胞转分化的物质,中国徐荣祥教授在烧伤医疗实践中发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促进细胞转分化物质。

徐荣祥教授通过烧伤治疗发现皮肤器官可以再生,烧伤后的神经组织可以再生,并且绘制了人类组织器官原位再生复制图谱。研究显示组织损伤一旦发生便开始激活生理性再生修复过程,此过程有大量炎性细胞参与,有多种主要调控细胞产生效应并释放大量物质,这些物质诱导成体细胞使其干细胞化。但这种激活的时间很短,仅在伤后24h之内,若不能维持下去,便会转化为病理性修复过程,故需外源性物质进行持续激活和维持。外源性激活剂可使干细胞持续性增殖,在组织细胞被激活的同时,逐渐去除坏死组织。烧伤后皮肤器官再生修复分为三大步骤:一是体细胞的干细胞激活阶段;二是干细胞的生长和连接阶段;三是组织组合形成器官阶段。

其核心技术是将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再原位再生复制组织和器官。也就是通过补充外源性再生营养物质,利用人体再生潜能,实现体细胞的去分化和再分化[5]。这一细胞生命科学成果使脑卒中后神经组织再生修复成为可能,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就是在神经、血管再生的基础上实现神经功能的全面恢复。

3 脑卒中治疗的神经元治疗模式

中医经典 《黄帝外经·奇恒篇》说:“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胞为神室,即下丹田也。骨藏髓,脉藏血,髓藏气,脑藏精,气血精髓,尽升泥丸”。指出脑作为奇恒之府,气血精髓都藏于脑。

脑卒中主要病理是神经元损害,因为血管病变导致神经元病变,神经传导障碍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所以脑卒中治疗核心在于神经元治疗。中医认为脑为髓海,脑藏精,髓藏气,精髓损害是脑卒中的根本病变,因此中风的治疗要以精髓为本,也就是脑卒中治疗要以脑组织损害治疗为本,以神经再生和神经传导恢复作为脑卒中治疗的根本目标,建立神经元治疗模式,这种治疗方法可称为神经元疗法。

3.1 清除坏死组织改善脑部供血 任继学论中风病,创以脑髓为本,脏腑为标,经络失和,引发气血逆乱的病机核心学说,见血不止血,重用清通化泄之法,通过应用破血化瘀、泄热醒神、祛腐生新之剂,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瘀血一去则气机通畅,痰浊可除,气能摄血,气行则血行,则瘀血去,出血止,疾病可除,气血流通。化瘀生新之法有利于清除坏死病理产物,恢复血液循环,打通营养物质供应通道,创建神经组织再生修复的生理环境。

3.2 供应营养物质修复神经 神经元再生修复周期是28天。神经修复首先要建立脑组织原位再生复制的生态环境,创造生理性再生修复的脑内条件,通过胃肠道口服输送生命再生营养物质以激活神经组织中存活的具有再生潜能的干细胞,采取措施促进神经细胞相互之间的信号转导,调控神经再生程序,重建损伤组织与周围健康组织的神经联系。通常采用的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可以看作是改善神经细胞生理性再生环境的重要方法。从神经再生角度去评价已往的治疗方法是否合理,而不是从血管治疗角度去作评价,这是神经元治疗模式的特有要求。

3.3 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如果神经再生无法实现,就要考虑神经功能代偿。促进脑血流形成侧支循环,改善脑卒中缺血区域血流供应,提高缺血半暗带血流量,改善神经元营养,恢复神经对骨骼肌的支配功能。头针治疗和康复运动疗法对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很有帮助。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腧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中华道藏·太平经·灸刺诀第七十四》曾曰:“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三百六十脉者,应一岁三百六十日,日一脉持事,应四时五行而动,出外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内系于脏。”

人体腧穴内系于脏腑器官,外总于头顶,脑为头之气街,其腧上在其盖,下在风府,故灸刺头顶腧穴可治疗脑病以及全身疾病。山西焦顺发先生发明头针疗法,治疗脑源性疾病效果显著。头针刺激感觉神经,通过神经传导,引发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反映,传出神经冲动,支配骨骼肌运动,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鉴于运动是人体接受感觉刺激后引起的反应,因此采取康复运动手法活动肢体,抑制抗重力肌所造成的痉挛模式,分离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刺激神经传导路,促进神经元功能重组,仍然可以发出运动指令,协调肢体运动。

[1]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高英茂.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徐荣祥.人体再生复原科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

R743.3

A

1007-8517(2013)17-0089-02

2013.07.02)

猜你喜欢
干细胞分化神经元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