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应用综合护理39例的临床观察

2013-01-25 16:2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病情病人症状

华 萍

江苏省无锡新区鸿山镇后宅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145

眩晕是急症中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由于空间定位觉障碍导致出现运动幻觉或错觉的一种疾病,使患者出现空间定向感觉障碍,还会明确的叙述自身转动或者周围环境转动的现象。自身或外物旋转,或者自身摇晃不稳、头晕为临床症状,是因为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发的[1]。目前对其病因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中都伴有眩晕,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临床又将其分为中枢性眩晕 (脑性眩晕)、周围性眩晕 (耳性眩晕)和其他原因眩晕,会出现恶心、呕吐、事物旋转、耳鸣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3]。本文就针对综合护理下眩晕症患者临床恢复效果做出分析与探讨,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例住院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1~50岁4例,51~75岁30例,75岁以上5例。包括男性8例,占20.5%,年龄56~73岁,平均67岁;女性31例,占79.5%,年龄41~86岁,平均63岁;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11例,冠心病2例,支气管炎4例。

2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3~7天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随访半年内无复发;有效:治疗3~7天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缓解,部分消失,随访半年内有1~2次复发;无效: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没有改善,体征无好转,或好转后半年内多次复发。

3 综合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起到辅助治疗急性眩晕症,并且短期内的治疗效果优越于药物治疗。对于刚入院的患者还没有适应住院环境和“病患”角色的转变,因此在病人入院初期要做好病人心理安慰,因为心理因素和眩晕患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患者对治疗的不信任、忧虑、抑郁及消极的情绪都会加重眩晕症状,对于这样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有关疾病和治疗知识的教育,在护理过程中多点耐心、关心、体贴,给患者尽可能的鼓励与安慰,帮助其树立乐观积极的治疗心态,增加治疗信心[4,5]。

3.2 床位护理 患者在眩晕症发作时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起床活动,因为会导致跌倒、摔伤。因为患者在处于某一特定体位时,眩晕就可以减少,因此要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减轻眩晕症状;在病情初期不主张下床大小便,等到病情症状缓解之后可协助患者下床大小便、洗漱。整个过程要缓慢,不能快速的转动病人的身体。在眩晕症状明显的减轻之后可协助患者在室内外进行活动,但是不能有剧烈的运动,避免病情复发[6]。

3.3 饮食护理 眩晕症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进食主要以清淡、营养丰富的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为主,出现剧烈呕吐的患者则应该减少其食物摄入量,做到少食多餐,在呕吐症状缓解以后可以逐渐的进软食及普通食物。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忌食油腻、辛辣、生冷、刺激等食物,盐分的摄入要控制。

3.4 环境护理 眩晕症患者要保证良好的休息,病房里面要安静,光线柔和,将室温、湿度控制在最适宜的程度,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家属在患者治疗初期病情发作期要尽量的减少探望时间,在护理、治疗等相关的操作中护士要尽量的动作轻缓,减少对患人的打扰,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3.5 输液护理 眩晕症治疗药物中含有的莨菪类药物和扩血管药物,在没有控制好输液速度的情况下给患者给药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排尿困难、幻觉、精神障碍等症状,会加重病情甚至给患者造成心理阴影。

3.6 生活护理 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颈椎病患者常会因为颈部受寒刺激使肌肉、血管痉挛而出现眩晕症状,因此此类患者在冬季要注意颈部保暖,夜间睡眠时避免颈肩部着凉等。

3.7 预防诱因 在患者临床治疗时需分析发病的相关诱因,检查其是否有诱发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的其他病变,通过分析和观察积极的消除诱因,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4 结果

对眩晕症患者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时辅以综合护理,治愈32例,占82.1%;有效6例,占15.3%;无效1例,占2.6%;总有效率97.4%。

5 讨论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眩晕的患病率为1/20,但是对于眩晕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基于此眩晕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比较困难。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症状的出现没有明确认知,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且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所有症状同时出现。眩晕在不同年龄阶段均会发病,目前就我国的现状来看已经发展生成一个庞大的病人群体,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呈逐步上升趋势,眩晕症患者在相应的伴随症发作下对其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眩晕症越来越重视。

总之,对眩晕症患者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眩晕症状,减少伴随症状,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应加强有关疾病导致眩晕症预防和治疗知识的宣传,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的睡眠休息,避免精神上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情绪,以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王晓明,赵竞伊.利多卡因联合参芎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46.

[2]黄秀琴,张密浓.急诊眩晕症198例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17):3801.

[3]廖伟群.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病人的护理 [J].全科护理,2011(17):1541.

[4]张锦帆.西其汀与胞磷胆碱联合用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6例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1(16):2031-2032.

[5]刘海燕,刘桂秀.老年眩晕症63例心理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08):191-192.

[6]王云芳,刘士方.眩晕症病人护理观察在临床中的意义[J].全科护理,2010(36):3327-3328.

猜你喜欢
病情病人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谁是病人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