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4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2013-01-25 16:2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胸腔镜切口麻醉

余 红

江西省儿童医院手术室,江西 南昌 330006

为了探讨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方法,自2011年以来,我院对胸腔镜下放入矫形器的漏斗胸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身心护理,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漏斗胸患者,确诊所有患者为漏斗胸。年龄2~6岁,平均年龄 (3.2±1.3)岁。所有患者在胸腔镜的辅助下行漏斗胸矫形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指导

1.2.1.1 术前心理护理 根据患孩的年龄、性情、心理状态、家庭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态制定切实的措施。尊重和关心患孩及家属,理解其存在的心理顾虑,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成功病例、现身说法等减少其负性情绪,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从医行为,正视现实,接受手术。

1.2.1.2 营养支持 大部分患儿因胸壁压迫心、肺、食管,导致发育迟缓,体质瘦弱。术前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有利于提高患孩对手术的耐受力。

1.2.1.3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术前做有效的肺功能锻炼,每天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利于肺泡扩张,防止术后肺不张的发生。

1.2.1.4 常规准备 术前一日抽备血,做青霉素皮试并记录结果。术日备皮,保持手术区皮肤清洁。术前6~8h禁食、水,手术当日与患孩家属一道陪同至手术室,能有效地缓解患孩的不安和焦虑。

1.2.2 术中护理

1.2.2.1 麻醉方式及体位 手术护士根据患孩的年龄及认知情况,麻醉开始前给患孩有效的心理支持,能顺利地引导孩子平静接受麻醉和手术。之后协助麻醉医生在静脉诱导或气体吸入辅助下对患孩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胸部手术区,同时,应注意局部避免受压和维持体温。

1.2.2.2 建立气腔前准备 主刀在胸骨凹陷最低点、钢板拟行通过的起始点以及切口的同一水平处用美兰作标记,术前准确测量两侧腋中线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Nuss钢板,洗手护士协助主刀调整钢板的弯曲度,用折弯器将其折弯成“弓”状,弧度与预设抬举高度一致。同时洗手护士协同巡回护士一道将胸腔镜系统连接好,包括镜头、光源、气腹管等必要时准备好电凝及血管分离钳,调节好镜头的焦距及保持其良好的清晰度。巡回护士将胸腔镜显示系统置于患孩的左上方或头侧,应与麻醉管道不冲突,要既便于主刀操作,又不影响麻醉监测为基准。检查调试好术中所用的仪器设备,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1.2.2.3 手术中的配合 皮肤消毒后铺巾,术者于第7、8肋间隙用11号尖刀切开1cm的切口,后刺入气腹针,建立气腔,巡回护士将气腹压力调节至适宜的参数,3~5岁的患孩压力一般维持在1.2~1.5kpa间,学龄儿童在1.5~2kpa左右,在气腹针处置入trocar,放入胸腔镜探查,分别在左右腋前线至腋中线5.6肋间作2cm的切口,洗手护士协助术者自右切口置入引导器,在心包前方通过,通过作标识的凹陷处于对侧穿出,再将已准备好的弧形矫形支架置入并引出后将其翻转,矫形满意后右侧用固定槽固定在肋骨膜上,右侧用1号PDS线固定在骨膜上,其他切口用吸收线逐层吻合,最后放置胸腔负压引流并固定,保持管道的通畅。

1.2.3 术后护理 术后麻醉尚未失效时,应当除去患者的枕头取平卧位,尽可能地为患孩提供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措施。术后24小时内患孩疼痛最剧烈,向家属讲解早期使用镇痛泵的优点,同时可指导患孩家属运用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如按摩、听音乐等,年长儿可配合心理疏导,分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的敏感性。术后第2天,取半卧位,可以减少切口的张力,减轻疼痛,又有利于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患孩作深呼吸,必要的时候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以后可在家属的帮助下作适当的运动,但是为了避免NUSS钢板移位,患儿起坐和下床均应在护士及家人的协助下完成,不要屈曲和转动胸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1.2.4 出院健康指导 护士指导家属出院后为患孩提供富含营养的生活餐,增强其体质。出院后根据患孩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3个月内坚持睡硬板床,督促患孩尽量保持平卧位,嘱患孩1~2月内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弯腰或翻滚。术后3个月后,每1月应行X线复查。

2 结果

所有40例患者在围术期均得到有效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漏斗胸是胸壁常见先天性畸形性疾病,前胸壁胸骨中下部与其两侧肋软骨异常向下弯曲凹陷,呈漏斗状,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的肺部感染 (约占80%),约67%运动耐量下降,8%有胸痛,约7%有哮喘,年长儿及青少年还会诱发孤僻、自闭等心理障碍。因此,及时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疏导及手术矫正,有利于促进患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1]。对适宜患孩采用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活动早,恢复快,符合美观的等优点。漏斗胸最佳的手术时机以3~5岁为宜,随年龄的增长,畸形日渐严重,影响生长发育[2]。年长患孩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自卑、怯弱、不合群,远离同伴[3],远期严重的阻碍人生的走向与幸福。所以,有效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支持是促进患孩真正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意识增强,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价值。术后早期使用镇痛泵,有效地解除患孩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又可加快患孩免疫系统恢复,早期进食,早日康复,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术后康复指导非常重要,应指导患孩平卧,睡硬板床,盖被要轻薄,不得长期卧床,增加退步运动,术后一年内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从心理上,生理上使患孩走向健康。

综上所述,在胸腔镜漏斗胸矫形术中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钧澄,李桂生.现代小儿外科治疗学M]第1版.广东科技出版社:广东新华发行集团,2003:137.

[2]刘钧澄,李桂生.现代小儿外科治疗学[M]第1版.广东科技出版社:广东新华发行集团,2003:138-139.

[3]李志红.漏斗胸矫形手术的护理配合[J].南华大学学报,2009,29(4):25.

猜你喜欢
胸腔镜切口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