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彦教授临证验案举隅

2013-01-25 16:27廖成荣周军路金华指导高新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癌病中医学院心脾

廖成荣周 军路金华指导:高新彦

1.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靖边县高家沟卫生院,陕西 靖边 718000;3.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科学系中医各家学说与医学史教研室,陕西 咸阳 712046

高新彦教授临证验案举隅

廖成荣1周 军2路金华1指导:高新彦3

1.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靖边县高家沟卫生院,陕西 靖边 718000;3.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科学系中医各家学说与医学史教研室,陕西 咸阳 712046

本文总结高新彦教授治疗肝郁头痛、癌病发热之经验。

高新彦;肝郁头痛;癌病发热;验案

陕西中医学院高新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数十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兹将高新彦临证验案两则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1 肝郁头痛案

刘某,女,46岁,2010年11月3日初诊。主诉头痛牵掣及眼部伴不自主哭泣1月余。患者一月前因家庭变故,致情志不舒而诱发头痛,并牵掣及眼部,伴时常不自主哭泣,心中烦闷,纳呆,胃脘部胀满,恶心呕吐,夜寐差。至某市医院眼科检查,示眼压正常。患者几经求治,疗效欠佳,现为进一步治疗,求治于高新彦。视其舌淡苔黄腻略厚,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肝郁气滞,兼心脾两虚证,拟以疏肝解郁,调和心脾,活血通络为法。方用芎芷丹栀逍遥散加减:川芎15g,白芷10g,丹皮15g,焦栀子15g,醋柴胡15g,茯神30g,当归15g,炒白术20g,炒白芍20g,酸枣仁20g,龙齿30g(先煎),浮小麦30g,大枣5枚,夏枯草15g,藿香15g,黄芩12g,生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400m l,分早晚2次温服。二诊(2010年11月10日):患者诉服上药后头痛明显减轻,现已无哭泣感及恶心呕吐,面带笑容,无流泪,唯心烦时作,时有耳鸣,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余症如前。续原方治法不变,只于原处方中去龙齿、藿香、黄芩,加姜黄连3g、蝉蜕6g。处方:川芎15g,白芷10g,丹皮15g,焦栀子15g,醋柴胡15g,茯神30g,当归15g,炒白术20g,炒白芍20g,酸枣仁20g,浮小麦30g,大枣5枚,夏枯草15g,姜黄连3g、蝉蜕6g,甘草10g。再进7剂,告愈。

按语: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而肝郁气滞型头痛在临床中尤以中年女性居多,其发病与情志密切相关。本案患者因长期情志不舒,肝郁化火,伤阴耗液,导致心脾两虚,而表现出时常不自主哭泣,心中烦闷不安;患者近期又因家庭变故而诱发头痛,并牵掣及眼部;病久影响肝脾,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失调,故出现纳呆,胃脘部时而胀满,恶心呕吐;肝郁日久,耗伤心血,心不藏神,故夜寐差,多梦,不易入睡。综合分析,辩证为肝郁气滞,兼心脾两虚证,拟疏肝解郁,调和心脾,活血通络为法,方用芎芷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能 “上达巅顶,中开郁结,下通血海”,为治疗头痛的首选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能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并减少血液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抑制血小板的活化。白芷功效祛风止痛,“巅顶之上,唯风药可达。”丹皮、焦栀子、醋柴胡、茯神、当归、炒白术、炒白芍、夏枯草实为取丹栀逍遥散之意,既可疏肝解郁,又能健脾养血,切合病机;再合甘麦大枣汤,并加酸枣仁,龙齿以收补益心脾,镇静宁心安神之功;更加藿香、黄芩以醒脾化湿清热。全方配伍得当,用量适宜,共奏疏肝解郁,调和心脾,活血通络之效,故以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2 癌病发热案

王某,男,69岁,2012年4月23日初诊。患者自述两月来低热、盗汗,尤以晚上8点至12点最为明显,伴有心中悸动,胸闷不舒,乏力纳差,时有尿血,夜寐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性核素检查提示:前列腺癌伴转移。中医诊断为癌病,证属虚热内灼,瘀滞湿阻,拟清退虚热,活血理气燥湿之法。方用当归六黄汤合生脉散加减。处方:当归12g,黄芪30g,熟地12g,生地12g,黄芩8g,黄连10g,黄柏10g,五味子10g,太子参15g,麦冬12g,丹参12g,川芎10g,香附15g,苍术10g,白花蛇舌草15g,生甘草6g。7付,日1付,水煎400m l,分两次温服。二诊(2012年4月30日)患者诉服上药后进食量增,低热盗汗明显改善,现仍有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大便稀,小便频急不畅,时有灼热感,舌质淡,苔薄黄,脉细弱。虚热已退,气阴两虚之象显露,且湿热瘀滞于下,取滋肾通关丸、四妙丸合参芪地黄汤之意,加通络活血软坚之品治之。处方:黄芪30g,西洋参6g(另煎),生地12g,山萸肉10g,知母12g,黄柏10g,肉桂4g,苍术10g,薏苡仁15g,车前子15g(包煎),土茯苓20g,淡竹叶8g,川牛膝12g,生牡蛎30g(先煎),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15g,当归10g,全蝎10g。8付。三诊(2012年5月8日)低热盗汗基本消失,现唯自汗、胸闷、倦怠嗜卧。效不更方,于前方加减继续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因癌病日久,正气虚损,阴精亏耗,从低热、盗汗,心中悸动,胸闷不舒,时有尿血,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等症,不难辨为虚热内灼,瘀滞湿阻证,故初诊用当归六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方中当归、生地黄、熟地黄为养血滋阴药,阴血充则能制火,故为君药;盗汗因火旺迫阴,用黄芩、黄连、黄柏,以泻火绝源,共为臣药;由于汗出过多,卫气随之耗损,倍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又可合当归、熟地黄益气养血,此外结合辨病,加用丹参、川芎、香附、苍术,白花蛇舌草,生甘草以燥湿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共为佐使。故全方具有清退虚热,活血理气燥湿之功效。二诊中,虚热已退,气阴两虚之象显露,湿热瘀滞于下,故取滋肾通关丸、四妙丸合参芪地黄汤之意,加通络活血软坚之品治之。方中黄芪、西洋参、生地、山萸肉益气养阴。肉桂温通血脉,补命门之火,以助膀胱之气化,知母、黄柏清热泻火,化气利水,且黄柏善泻下焦之湿热,知母滋阴以治虚火,故二者合用,滋阴降火,清热利湿,反佐肉桂,以助膀胱气化功能,同时,引火归源,兼制苦寒。苍术、薏苡仁、车前子、土茯苓利湿驱邪;淡竹叶清心除烦;川牛膝一则引血下行,二则补肾活血,且与苍术、黄柏、薏苡仁相合,清热燥湿作用加强;生牡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当归、全蝎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全方紧扣病机,并结合辨病用药,故收效较为满意。

R255.1

A

1007-8517(2013)17-0136-02

2013.06.28)

廖成荣,男 (1991-),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系2009级。研究方向:肾脏病的中医药研究。Email:958303805@qq.com

高新彦。Email:1842188382@qq.com。

猜你喜欢
癌病中医学院心脾
蓝莓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樱桃引种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优质护理对于癌病患者恶心呕吐缓解的临床意义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基于《金匮要略》正邪理论观探析中医对癌病防治特色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