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实用耳针》教学质量的体会

2013-01-26 02:05王澍欣庄礼兴王照浩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耳针耳廓耳穴

王澍欣 庄礼兴 王照浩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提高《实用耳针》教学质量的体会

王澍欣1庄礼兴2王照浩2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笔者结合多年来在耳针教学及临床的心得、体会,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增加实验课的比重、适时小结和布置习题、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更好地提高《实用耳针》的教学质量。

穴位,耳穴;耳针;教学方法

笔者作为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耳针教学及临床工作,现对提高《实用耳针》教学质量的体会归纳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

随着医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中医教育领域中,它的独有功能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增加范围,突破时空,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教材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知识接收的效率。例如讲授耳廓诊断,虽然教材论述得非常详尽,但教师如果仅进行抽象地、单调地平面讲解枯燥的文字,尤其是耳廓视诊和阳性反应点分析疾病的方法,不但学生理解困难,而且教师讲授耗时又费力。通过多媒体的视听等信息,学生可清楚地目睹不同疾病在耳穴上的阳性反应;同一种疾病不同阶段在耳穴上不同的阳性反应;以及真假阳性点在外观、电测、压痛等方面的异同。又例如讲授耳尖放血时,除了可用影像资料演示操作过程配合教师讲解注意事项外,还可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症型耳尖穴所放出血液的量、色、质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耳尖穴“独有泻实之功,而无补虚之效”,仅在辨证为实证时方能使用。此时放出的血色为鲜红、深红或暗红,质地较浓稠,量较多。如辨证为虚证,放出的血色则较淡,质较清稀,量较少,此时则不宜使用放血疗法,否则会犯“虚虚实实”之过。一些临床上较为少用的刺灸法,如耳灸法、耳穴药物注射法、耳穴割治法等,在实践过程中较难见到,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增加印象。

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设计当严谨,应做到内容简洁、配合主题、切不可喧宾夺主。过多的动画以及动画中过多的漂亮图片、动听音,都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非但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增加实验课的比重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程中期及末期各安排一到两次实验课。但对于《实用耳针》这门课程来讲,远远不够,《实用耳针》贵在实用,具体就是教会学生怎样用。耳穴与体穴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体的耳廓很小,密密麻麻地分布着93个穴位,如何将这93个穴位,准确定出来,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体穴都为点,有具体的定位。而耳穴中大部份为一个区,少数穴位为一个点。耳针治疗疾病奏效的关键就是找准敏感点,即区中找点。因此,单让学生看和听,不实际在真人耳廓上操作,是很难掌握这部分知识的。耳廓较薄,皮下没有肌肉组织,所以,耳针的操作与体针的操作也不相同。若没有足够的练习,许多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即使能准确定位,也只会做耳穴贴压,对毫针、放血、埋针等常用方法,心中没有把握,不敢施术。因此,应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在耳穴腧穴、刺灸、诊断、治疗各部分讲授中期及结束后,都各安排一到两次实验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相互练习,并由老师进行点评,手把手的操作。这样一来,才能很好地克服学生到了临床穴位定不准,操作不敢动手,一动手就出错,一出错患者就不愿再接受该实习学生做治疗的情况发生。

3 适时小结,布置习题

遗忘是有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识记过后,便开始遗忘,先快后慢,20min后遗忘率达41.8%,48h之内遗忘率最高。因此,教师最好在每章节结束前,或每讲述完一个知识点后,用简短的时间进行小结。例如,在讲授完耳穴视疹后,快速再次展示耳穴上典型的结节、条索、色素沉着、血管充盈等的幻灯片或影像。这不仅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还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减少遗忘。而且,课后最好能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在48h内完成,以达到减少遗忘的最佳效果。

4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实用耳针》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主讲此门课程的教师不但要努力打好专业基础,而且要有相当的临床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旁引大量的病案来说明问题,不能脱离临床只泛泛而谈。同时,应多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吸取别人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此外,课前了解学生的基础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工作态度、对学生了解及关爱程度密切相关,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耳针这门既新兴、又古老的医学分科,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耳针的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合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遗忘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方能将耳针知识更好地传播和发展。

R245.9

:A

:1671-8194(2013)10-0378-02

猜你喜欢
耳针耳廓耳穴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搓耳
——护肾
耳针联合八段锦锻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耳针结合化痔汤治疗内痔52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