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争创浙江“田园文化名城”的思考

2013-01-28 16:44程仙珠浙江省松阳县安民乡文化站浙江松阳323400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
关键词:松阳县松阳文化名城

程仙珠 (浙江省松阳县安民乡文化站 浙江松阳 323400)

神奇美丽、古朴迷人的松阳县地处浙江西南部,瓯江上游,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之中的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明珠,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里拥有浙江南部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中部坦荡如砥,一马平川,秀美的松荫溪从中穿梭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自古以来就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世外桃源”。盛唐著名诗人王维留下了“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千古诗篇,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赞叹。

松阳县历史悠久,建县距今已有1800多年,是浙西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积淀丰富。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建于北宋咸平五年的延庆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詹宝兄弟牌坊(含市口进士牌坊)、普济桥、黄家大院、刘氏祖居门楼、松阳三庙、石仓乡土建筑等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一批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明清商业街、古市镇后街古建筑,400多个古村落中的古民居、古牌坊、宗祠古建筑,以及箸寮岘原始森林保护区等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传承3000多年丰富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松阳高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有8项列入省级名录,14项列入市级名录。全县经各级文化部门认定的非遗传承人,国家级有3人次,省级有15人次,市级有22人次。全县民间文艺人才达500多人。还涌现了南宋四大女词人之一的张玉娘、唐朝道教名家越国公叶法善、南宋左丞相叶梦得、明《永乐大典》总编撰王景、抗日将领钟松等历史文化名人。

这些文化遗产,为促进区域社会和谐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为教育提供了本土的教材;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文化支撑。在浙江倾力建设“文化强省”的今天,具有文化遗产优势的松阳县迎来了打造浙江“田园文化名城”的难得历史机遇。2012年,松阳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田园松阳”战略目标,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既要生态,又要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这为松阳建设浙江“田园文化名城”进一步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松阳县凸显了建设浙江“田园文化名城”的比较优势,当地党政及文化部门如能积极争取中央、省二级财政资金、政策、智力等各方面的鼎力支持,成立专门的智囊咨询机构和工作机构,在认真抓好县域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建档基础上,切实编制《创建田园文化名城十年发展规划》,步步为营着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并与文化部非遗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长期的工作联系,一旦条件成熟争取列入国家级田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擦亮如此靓丽的区域文化名片,不仅将提升当地发展的软实力,也为浙西南这片“藏在深闺”的绿谷大地文化旅游业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规划田园文化名城建设,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切莫以“造城”的名义破坏其原生形态,干出愧对后代子孙蠢事。就自然遗产保护而言,该县国家AAA级景区箬寮原始森林保护区、卯山景区要重点原生态保护;松阴溪两岸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低山低丘、河道等,要坚决杜绝人为的破坏性开发建设;昔日大寒式的“开山造田”工程,要彻底休矣。对乡村美化工程、河道综合整治、设施配套建设,也要尽可能保护自然一隅的原模原样。

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扩大到对文物古迹对象周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以某个历史建筑群为主体的历史街区、历史区域乃至某个古城镇的保护,确保其整体性、生态性。中国文物和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说,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古村落的先民在村落选址、建筑与环境营造方面,运用古代堪舆学的理论,择吉而居、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松阳县400多个古村落是田园文化的精粹,也是田园文化名城建设最坚实的基石,具有经济、历史、旅游和欣赏的价值。在举国“城镇化”进程大跃进的今天,保护以古村落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就松阳县而言,要对全县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普查,逐个摸清家底,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如历史文化名镇古市镇,保存有四千年文明史的古文化遗存,松阳古县治之地,为浙西南主要古镇之一。镇内保存较好的清至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传统街区有城头街、下街、前街、后街,以及俭公祠、城门楼、牌坊、宗祠和众多古店铺和民居等文物建筑,较完整地保留了古镇的历史格局与建筑特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隶属该镇的山下阳村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现存古建筑群包括张氏宗祠、张氏祖堂,18幢民居,多座古店铺以及夫人庙旧址,社庙旧址,一幢紧挨一幢,老屋鳞次栉比,巷道曲折迷离,纵横交错,布局严谨合理,村庄格局宛若八卦迷宫。目前全县有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2处县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65处乡(镇)文保点之多。对这些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街、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和古树古木,不能以“旧村改造”名义再加以人为破坏,要自觉保护其古朴风貌,保护其千年的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要在田园名城的整体规划下搞好规划,按切不可让村民随意乱拆违建,破坏美丽乡村的完整无缺。

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突出“鲜活传承”。松阳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有民间艺术、语言、服饰、饮食、风俗以及民间仪式、节庆、竞技活动等众多表现形式,可以结合节庆、旅游开发搭建载体平台,在鲜活传承中促进乡村非遗的生态保护。如当地政府利用每年的中国茶商大会暨松阳银银猴茶叶节,举办精心策划的松阳民间艺术展演,组织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节目登台演出。这是个好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准,亮出精彩品牌。试举一例:在今年的参演的节目中,来自安民山乡的“銮驾”表演美轮美奂,展示了整套从宋元时期延续下来有上千年历史的各种古老兵器,其场面气势恢宏,艺术地再现了当地农村古老的向老天讫求风调雨顺的动人仪式,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这种既是民俗的又是艺术的表演,是山乡渐行渐远的历史足音的真实保存。丽水市级电视台还专门摄制了安民乡“銮驾”表演专题节目在文化生活频道播出。

特色田园产业也是“田园文化名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根据松阳的实际,要以绿色、清洁、安全为目标,重点抓好绿茶、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业等生态产业建设,使“田园文化名城”建设有相应的产业支撑。特别是绿茶产业,松阳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如何在做大绿茶产业市场的同时,着力打造中国茶文化之乡,深植茶文化底蕴,让千年古县绽放田园文化新异彩,是田园文化名城建设需要着墨的一大手笔。

1.《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1

2.《松阳县城乡建设志》,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12

3.《古邑松阳》,车震亚主编,方志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松阳县松阳文化名城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妈妈的“双减”
捉蟋蟀
何处是松阳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松阳:民生实事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楼上楼下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
松阳县关工委走访慰问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