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方向

2013-01-29 03:54刘存发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10期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结构

刘存发

(天津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目前在我国,还有许多的住宅结构,主要以砖混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且住宅的使用寿命也较短,一般限制在五十年左右。拥有使用超耐久型的高质量住宅,这是现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人们对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上的梦想。

1 住宅建筑使用现状

1.1 结构

目前,我国有很多的低、多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主要还是以砖混为主,这种结构的本身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例如室内的使用空间受限,在使用过程中这种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总体的建筑高度受到施工的限制,以及建筑施工质量很难保证等等问题。伴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不断的发展,在建筑主体的承重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框架结构、剪力墙等为主的结构形式发展,这些结构体系不仅可以克服砖混结构的弱点,而且还具有空间大,抗震性能好等较多优势。

1.2 寿命

住宅的使用寿命需要不断的延长。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幅度较快的情况下,住宅的使用寿命,按照其设计图纸与实际的使用年限,一般住宅的使用年限是在五十年左右,人们经过了几十年以至于终身的奋斗,购买了一套住房,只在使用了五十年之后就要报废,这种情况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人,这种现象也不附合我国的国情,所以,人们对于那种能够使用年限较久的住房的要求就十分的迫切,即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也要求提高住房的坚固性。由于住房主要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所以对于超耐久型的混凝土的研究,在我国也正在逐步的兴起,在不久的将来,有希望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够达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这对于解决我国的住宅使用年限较短的问题。当住宅建造采用了混凝土结构以后,这种超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这种住房的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2 现代设计的趋势

2.1 回归自然化

随着我国逐渐增长起来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趋向于自然,人们渴望住在绿色的天然的环境中,对于绿色住宅的需求愿望与日俱增。在住宅的设计中,设计的发展方向以创造田园舒适气氛为主,而且更加强调自然色彩以及天然健康材料的应用,包括采用民间艺术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师还在不断的在“回归自然”的题材上进行设计,并且不惜花费较大的功夫来创造新的装饰肌理效果,能够不断的运用抽象的设计手法,使现代的建筑视觉享受上,使人们联想到自然。

2.2 整体艺术化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物质财富不断的增长起来,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人们也逐渐从“物的堆积”要求当中逐渐的解放出来,人们在设计上,要求室内的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以及整体之美。室内的环境设计,也是整体性的艺术,它应当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对于住宅功能组合的关系的把握,提高了要求,对于意境的创造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协调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3 高度现代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的建筑设计当中,采用一切现代的科技手段,使设计中的声、光、色达到最佳的匹配效果,使室外的装饰达到完美,且能够实现住宅建设的高速度、高效率以及高功能,在建筑设计中创造出理想的且值得人们赞叹的高质量的建筑。

3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3.1 建筑与自然相互作用并融合

建筑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建筑与自然界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自然界中的风、光、水等能源,与建筑互相依存,利用好自然能源,能够在建筑住宅当中发挥出极其重要作用。

3.2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这是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当中的基本理念,也是现代住宅设计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个理念必然贯穿于住宅设计的各个环节当中。在设计上,我们应当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还应体现出这一理念的重要性,设计者们在设计的同时,也应当本着建筑为自己所使用的设计原则,在建筑住宅的设计当中,要合理的设计好卧室、餐厅、厨房以及公共卫生间等功能室的位置,同时还要注重功能室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营造出比较适用的、更加有利于工作、学习以及休息的人文居住环境。

3.3 建筑形体的几何化及简约化和空间的纯粹化

住宅的设计也要克服旧的范畴所带来的惯性的作用,即在设计当中不要只局限于保证吃饭、睡觉、休息等的基本生活需要,也应当注重有学习、工作的空间的设计,伴随着现代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面积的普及,一些办公用品作为消费品不断的进入到了千家万户,这种变革也会给我们以后的住宅设计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住宅的空间结构也在设计当中需要作比较大的调整,设计的主要目的还应以满足现代的生活变化和需求服务。

3.4 优化建筑结构

住宅的建筑面积,具有不同的标准以外,更有类型方面的不同,例如一些核心家庭、两代家庭、老年式住宅、或者是适合残疾人居住的住宅等等,这些不同的住宅,均以满足于各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以及不同的家庭人口构成的家庭为主,这就对相关的住宅户型提出了相关的适应性要求,也提出了相关的可变性的要求。在我国目前,住宅设计中常用的砖混结构住宅、框架结构型住宅以及框剪结构型住宅等,对于这些一般的结构住宅,已经很难满足这样特殊家庭的具体要求,需要采用大跨度式具有预应力楼板结构的相关的体系的住宅型,这是最能体现这一种变化需求的一种新式住宅结构。该形式的住宅,室内无梁无柱,仅由一外墙、门窗以及相关的分户墙构件围合而成,形成了具有较大空间的住宅。在如此的一个大空间住宅里,它可住户体验对自己住宅的设计,即完成二次设计。

3.5 住宅设计应当满足不同的经济收入、不同类型、不同生活模式家庭的需求

在住宅的设计当中,在形式的设计上应当要求以多样化为主。而且应当采用不同的住宅形式,并且在设计当中提供不同的住宅面积、功能组合,以及不同的平面布置和组织,供不同的人群进行选择。我们还应该看到,居住的空间的适应性,在于既能够满足住宅对于平面布局的不同的要求,而且又要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或者是家庭成员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筑师也应当更新设计理念,且优先采用具有可变性的大空间的结构住宅体系,在建筑住宅的设计当中,还要提供更加方便拆装以及轻便、经济性能好的相关的分隔墙构件。与此同时在设计当中,还应当综合性的考虑到设备以及住宅管线安装、电器插座配置、及相关的开关和灯具空调等的安装位置的合理化实施再调整,使得住宅设计更具有广泛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能够不断的满足如今的时尚人追求体现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4 生态建筑设计方案探讨研究

4.1 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要把建筑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应当利用生态化设计充分体现太阳能、风能等环保型能源的有效利用,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结构形体同自然空间完美融合,降低住宅功能系统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设计具体建筑方案时应当充分体现太阳光的利用,对建筑朝向设计以及建筑体型结构合理化选择,打造生态化的局部建筑环境小气候,保证室内空间同室外空间有机相结合,强化人同大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力求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在建筑设计中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

4.2 与环境的协调化

要求建筑师在实施建筑方案设计时,既要考虑体现个性化的需要,也要考虑生态环保等相关的建筑理论体现在建筑设计中,以达到人同大自然相互依存,完美协调,使建筑同整个城市发展定位、同人文环境特色以及同整个社会大环境规划协调一致。要考虑建筑所在不同区域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竭力采用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比如,在生态建筑中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做好建筑的选址规划,促进整个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

4.3 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4.3.1 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先进技术,新材料的采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合理就近采用现有地方区域的资源优势,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尽量减少外区域的特殊物资的选用,倡导尽力使用可再生性的原材料作为建筑材料,以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还需要尽量多采用木材、天然石材具有可再生性的环保节能型材料。比如采用绿色植栽替代或分隔墙体,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更好地使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4.3.2 加强节能设计

倡导节能节水型卫生器具的使用,比如节水性能好的的水龙头等,成规摸小区大力应用中水系统设施,使废水回收净化再利用;供暖系统倡导应用太阳能供热系统设施,采用高新科学技术转化风能和水能等环保型的清洁能源,以实现人们的供冷需求;倡导生态工程发展,建设沼气池设施来有效处理居民的生活废水,既可实现环境净化,又实现了新型能源的开发再利用。

5 结语

住宅建筑的设计,目前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代,住宅建筑的设计方向,要求更加适用、更加安全、更加经济与美观,在设计当中也应当遵循这些原则,在建筑住宅的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环保为本,满足不同阶层经济收入、不同类型的生活模式和家庭需求为主,要在不断变化中求变化,对设计人员也要提高素质,提高设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设设计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1]王世胜《浅析我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及需注意的问题》.科技风,2009.(04).

[2]胡友艺《浅析我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民营科技,2011.(10).

[3]方寅《住宅室内的设计装修和质量控制》.科技信息,2011.(31).

猜你喜欢
住宅建筑设计结构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Jaffa住宅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论结构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