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极关怀的哲学视角论塑造新人思想

2013-01-30 13:30
中共党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劳动

孟 永

(本文作者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重庆 400715)

史华慈将思想史的中心课题拟定为“人类对于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situation)的‘意识反应’(conscious responses)”①王中江编: 《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页。。因此,研究者要尽可能地进入历史,进入被研究者的思想世界,与其立于同一境地,这样才可能获得切近历史真实的结论。而从某种较为恒定的意义上讲,思想更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外在表现。思想也许总是思想者自身生命生存体验的理论表达。这种外在表现和理论表达正是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反应。或许可以说,“环境”与生命交错糅合,构成了思想现象的复杂图式。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只从史实本身来得出历史的答案是十分困难的,而从史实与思想的结合中去细细感受思想的发展,或可获得较为恰当的理解②解读历史是要寻求历史现象所以存在之根由,寻得一种理解。理解往往导向认同,但理解与认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心理状态。理解既可导向深切的认同,亦可导向更深刻的批判。。因此,在明晰史实、讲好故事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解读史实、阐释思想。从终极关怀的视角观看并解读毛泽东的新人思想,或许是“读懂毛泽东”的一种路径。

一、“人人需要改造”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毛泽东主义的社会革命是通过改造人民来改造社会。”③〔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第374页。在周恩来准备向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上,毛泽东写道:“在讲社会主义改造的地方都加上‘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等字为宜,以区别人的改造尚未完成。”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22页。之后,他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人的改造做了明确对比,并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制度的改造,一方面是人的改造。”两者相比,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但是人的改造,虽然也改造了一些,那就还差”。①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1957年7月9日)。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曾做多次修改,其中将“文化大革命,就是为的要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多、更快、更省”一句修改为“文化大革命,就是为的要使人的思想革命化,因而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多、更快、更省”,显然将“使人的思想革命化”视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的重要前提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83页。。1967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推动历史航船的巨大动力,是造就亿万共产主义新人的最好课堂”③《人民日报》社论:《永远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人民日报》1967年7月16日。。可见,在毛泽东看来,塑造新人既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历史动力。因此,人人需要改造,人人必须接受改造。

资本家是被改造的对象。毛泽东认为,资本家“同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还有一个不小的距离”,“就是不拿定息,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也还需要一个相当的时间继续进行思想改造”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337页。。对于农民,毛泽东认为:“只有清醒地了解他们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这样两方面的情况,了解他们有保守性、但是他们的这种保守性又是可以被说服而加以改变的这样两方面的情况,才好帮助他们、教育他们,领导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巩固工农联盟,并且最后把工农融合成一体,建成共产主义的社会。”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14—415页。对于知识分子,毛泽东认为:“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针对有人反对知识分子需要改造一事,毛泽东说:“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339、382页。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仍然坚持其看法:“有些人站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立场,反对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就不用改造了?谁都要改造,包括我,包括你们。”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89页。至于“反动阶级”,毛泽东指出:“对于反动阶级实行专政,这并不是说把一切反动阶级的分子统统消灭掉,而是要改造他们,用适当的方法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新人。”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6页。对于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员,毛泽东亦明确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谁说工人阶级不要改造?……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337页。

因此,毛泽东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力图塑造一种新人,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全国范围内塑造新人的工程即已开始⑩王力雄认为,在“大跃进”的失败中,毛泽东看到的是公私之间的不可调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仅仅是物质的公有化,只要人的精神世界还是自私的,公有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产生损公肥私、不劳而获的现象。他认为私心才是导致“大跃进”失败的根本原因。于是要改造人,破私心立公心。参见王力雄:《毛泽东主义与人间天堂》,宋永毅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册,香港田园书屋,2007年,第209页。王文在这里阐述了毛泽东从“大跃进”转变到改造人的原因是毛泽东基于对现实挫败的分析,但在“大跃进”发动的同时,塑造新人业已展开。在毛泽东的思想中或许存在一个此重彼轻的问题,但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此先彼后的问题。或许在我们认定改造人心、塑造新人是毛泽东一贯的关注所在后可以这样说,“大跃进”的挫败促使毛泽东终于将推动历史发展的侧重点从发展经济转向改造人心、塑造新人。。对此,费正清曾明确指出,中共“在彻底控制了全国之后,便不仅着手改造经济和社会秩序,而且也改造个人”①〔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362页。。另有研究者亦认为,塑造新人不再与改造经济、重建秩序并列或附属其后,而是毛泽东工作之重心所在:“他的目光超越了如何管理一个崭新社会的细节问题,着眼于如何塑造一种新人。”②《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四次大论战》,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59页。如果说将塑造新人作为其工作之重心是毛泽东执政一大特色的话,其塑造新人的理念及方式也是独具一格。

二、毛泽东塑造新人的理念及方式

1.参加 (体力)劳动

参加 (体力)劳动是毛泽东塑造新人的基础性路径。为什么反对资本家?因为资本家脱离劳动,而靠剥削劳动者为生,“资本家真正放弃了剥削,以劳动为生,他们的社会成分就不再是资本家,而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了,他们同工人、农民就没有矛盾了,他们就一身轻快不受社会责备了”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第435页。。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认为:“虽然富裕中农做领导者不适宜,可是他们是劳动者”,因此若撤换富裕中农要讲究步骤和方法,“应当分别情况,看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究竟怎样”④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1955年10月11日)。。对于干部,要通过参加劳动加强他们与人民的联系,改变干部脱离人民的现象。毛泽东认为,在整风运动中,应该让有劳动能力的各级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员抽出时间去参加集体体力劳动,“并且使这个办法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452页。。

《古文辞类纂》收录韩愈文章《与崔群书》,其中有言:“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对此,毛泽东批注曰:“就劳动者言,自古贤者多,不肖者少。”⑥《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毛泽东晚年曾大发感慨,并将“劳动者”置于一个崇高的位置。他说,一些人“上了大学,不想和工人划等号了,要作工人贵族。就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每天也在进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级水平高于上级,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不是有人说大学生不等于劳动者吗,我说我自己不及一个劳动者”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89页。。可见,参加(体力)劳动与否已成为人之贤愚、优劣的基本判断标准。于是,参加 (体力)劳动成为其塑造新人的主要方式。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审阅《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时,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很好,登红旗。题目特大,全文宜用较大字型,例如四号或五号,不用新五。”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38页。毛泽东坚定地认为:“几千年来,都是教育脱离劳动,现在要教育劳动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396页。,而且一切学校和学科都应该和劳动结合起来,“分步骤地有准备地一律下楼出院,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同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学工学农,读书”⑩《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34页。。1958年 9月 12日,毛泽东在武汉大学视察化学系创办的工厂。对于学生主动要求实行半工半读、学校大办工厂的现象,他认为“这是好事情”,不但要批准,而且要给予积极支持⑪转引自陈明显:《晚年毛泽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9月20日, 《人民日报》刊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将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理由是参加生产劳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一条正确道路”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8年9月20日。也有人明确指出,实施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参见杨述、彭佩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1月12日)。。 “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文科大学极为不满,要以上海机床厂为榜样,从工农中选拔技术人员和学生。他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①《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 (调查报告)·编者按》, 《人民日报》1968年7月22日。韩爱晶在一篇文章中载有毛泽东关于此问题的一些谈话:“大学要不要办呢?要不要招新生呢?不招新生也不行。我那个讲话是留有余地的,这个大学还要办,讲了理工科,并没有说文科都不办。搞不出名堂就拉倒。我看高中、高小、初中基础课跟大学差不多,上六年、十年顶多了。高中重复初中,大学重复高中,基础课都是重复。这专业课先生都不大懂专业,哲学家讲不出哲学,还学什么?”“这个哲学有什么学头呢?这个哲学是能够在大学里学出来的吗?又没有做过工人、农民,就去学哲学,那个哲学叫什么哲学?” “我并没有说文科都不要办,但要改变办法。”(韩爱晶:《毛主席召见五个半小时谈话记》, 《炎黄春秋》2013年第11期。)综合来看,毛泽东之所以对文科大学不满,主要原因是其认为大学文科脱离实践特别是体力劳动的实践,因而培养不出其所认可的人才。半工 (农)半读的教育实践被毛泽东视为“一件大事”,就在于其要培养一种能够实现体脑合一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开办“五七干校”改造干部和知识分子。1968年5月,毛泽东发出“五七指示”两周年之际,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组织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柳河开办农场,名为“五七干校”。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编者按”转述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之后,“五七干校”便在各地兴起。毛泽东本人并没有明确说过要建立“五七干校”来实施其干部参加劳动的理念,但这一新形式获得了毛泽东的认可。毛泽东认为“办‘五七干校’是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好形式”②郭德宏等编:《我与五七干校》,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五七干校”是以劳动为主要方式,以改造思想为主要目的,要求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在艰苦劳动中“脱胎换骨”成为新人。 “五七干校”学员不仅与天地作斗争,锻炼意志,而且还要“不断地和人斗,和自己斗,和头脑中的私字斗”。柳河干校的“路线分析”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改造方式。所谓“路线分析”是将劳动中的行为与效果直接与思想上的公私挂钩,有差错、不合格就是私心作祟。比如在抢运河沙中将每一锹河沙的多少与公私之心密切联系在一起:“半锹沙,私心大,和平演变私扎根;一锹沙,私挖根,五七路上跨骏马。”参见郭德宏等编:《我与五七干校》,第174、109页。,以致“文化大革命”期间,走“五七道路”成为一种时髦,既被视为治国纲领,又被视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伟大纲领。

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泽东认为,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由之路。在他看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即是在艰苦环境中改造世界观,以培养革命接班人,而且环境越是艰苦,就越是能够改造人。早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中,毛泽东就曾鼓励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工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如果说此时发动学生上山下乡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④参见谭宗级、郑谦编:《十年后的评说—— “文化大革命”史论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第142页。,那么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动因日益居于主导地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⑤谭宗级、郑谦编: 《十年后的评说—— “文化大革命”史论集》,第144页。。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⑥转引自《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人民日报》1968年12月22日。此后,各级革命委员会遵循指示,大造舆论,鼓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仅1969年初就有155.6万人下乡落户⑦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积极参加 (体力)劳动是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对此,谢觉哉也明确指出:“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是这个革命中的重要环节,他们是改造人的,首先自己要得到改造;他们是教育人的,首先自己要受到教育。怎样得到改造和怎样受教育,不是只靠书本子,而是必须到劳动中去锻炼。通过劳动,同劳动人民建立真正的感情;通过劳动,使自己变成真正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①谢觉哉:《元旦致下放干部》,《人民日报》1958年1月1日。

2.力求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是毛泽东对新人的核心要求。在对《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的批语中,毛泽东特别强调了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将原句改为:“公社要逐步把社员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有全面才能的劳动者。”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345页。在这里,“社会主义觉悟”被置于首位。所谓“有社会主义觉悟”即要求社员具有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而“大跃进”运动的挫折,在他看来,主要不是政策有问题,而是人本身有问题,正是某些人或更多的人没有在思想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致物质上的私即私有制度消灭之后,人思想中的私有观念仍阻滞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消灭人的思想中的私有观念入手,是更主要的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路径。

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员是新人形象率先的现实承担者,应该成为大公无私的实践者和模范带头人,“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386—387页。。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一变而为执政党,共产党员进入政府当了干部就更要如此。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对干部中存在的自私自利现象予以严厉批评。他说,现在干部争名夺利、唯利是图的现象很严重,“他们不是比艰苦,比多做工作少得享受,而是比阔气、比级别、比地位。这类思想在党内现在有很大的发展,值得我们注意”④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当年3月18日,毛泽东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再次讲到“争名夺利”问题 (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399页)。。

在人存在状态的意义上,大公无私无疑成为毛泽东所要塑造的新人的一种价值诉求。毛泽东晚年对人的无私化的要求甚至已成为其一切政治行为的中心诉求。因此,他采取多种方式来培养大公无私的精神。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唯一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充分的民主生活”:“如果没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没有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方法。”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20页。所谓“充分的民主生活”即是大家都能彼此交心,必备的思想前提即无私无我、一心为公。若有私有我,便无法开诚布公,便不可能真正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此思想影响下的一位贫农曾将如何进行自我改造总结为“三个人和一把扫帚”,所谓“三个人”即“天天学习张思德、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的精神,一辈子为人民服务”,所谓“一把扫帚”即“要天天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扫帚,扫掉自己思想上的脏东西”⑥《关系我国和全世界革命前途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人民日报》1966年7月3日。。

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主席著作”。毛泽东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一个人要在思想上有所进步,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大革命”时期则主要学习“毛主席著作”。一个人是不是革命化,主要看其是不是学习和领会“毛主席著作”。一位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通过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把自己锻炼成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把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一直扛到共产主义”⑧《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是我们的行动纲领》,《人民日报》1966年8月6日。。当时的主流观念认为,要破私立公,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特别是活学活用“老三篇”。 《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明确指出:“我们要大学大用‘老三篇’,在灵魂深处进行‘手术’,切除‘私’字的病根,换上一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红心,装上一副无产阶级的钢筋铁骨,向共产主义的精神世界进军,做共产主义的新人。”①《把全军真正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人民日报》1967年1月4日。于是, “老三篇”成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最根本的必修课,甚至被称为“做人的依据,生命的灵魂,行动的指南”②《以林彪同志为榜样,把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更高》,《人民日报》1966年11月15日。学习《为人民服务》是解决阶级立场问题,解决为谁而活,如何做人的问题;学习《纪念白求恩》是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能力大小、做什么工作,而在于是否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学习《愚公移山》则是要养成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革命意志。。

树立榜样。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为援助中国革命以身殉职,为此毛泽东作《纪念白求恩》一文。此后“白求恩”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一精神的代名词。张思德牺牲,毛泽东作悼念讲话,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只要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人生即使短暂,意义却重于泰山。雷锋牺牲,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作为新时代的新人,雷锋是公而无私的榜样,正如罗瑞卿所指出的:雷锋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 “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道理。他认定: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奋斗”③罗瑞卿:《学习雷锋——写给〈中国青年〉》,《人民日报》1963年3月5日。。

发动群众运动。毛泽东虽然没有发起过塑造新人的专项运动,但几乎每一次政治运动都隐含着塑造新人的意图④有研究者指出,共和国前30年间发动的大大小小的运动计有68次,大都带有改造国民性的意味。参见张云: 《共和国前30年“运动”的回顾与思考》,《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4期。。“三反”运动使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在绝大多数干部的道德观念和人们的心目中,贪污成为最可耻之事,廉洁成为最光荣之事⑤王顺生、李军:《“三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五反”运动直接导致资本家对自身价值地位的自我贬低,有效促进了其自卑感的形成和独立人格的瓦解;工人群众在运动中对不法商人唯利是图的行为加深了认识,亲身感受到他们才是新中国的领导阶级⑥何永红:《“五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212、210页。。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用社会主义意识驱赶、消灭人们头脑中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意识,把那些被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想包围的绝大多数人改造成新人⑦陈明显:《晚年毛泽东》,第223—224页。,同时也是帮助干部“洗温水澡”,制止党内干部腐化变质的运动。毛泽东说:“这次四清、五反大家都出点汗,洗温水澡,轻松愉快,才能轻装上阵,一致对敌。”⑧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关于四清运动的讲话》(1963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更是触及人们的灵魂,实现人的思想的革命化。一篇社论认为,正是“在这场空前规模的大批判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正在迅速地成长”⑨社论:《一定要把全国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人民日报》1967年5月7日。。夺权斗争也成为塑造新人的一种实践,“革命群众组织夺回了某些部门的权力,本身的地位就随着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时候,一些同志头脑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很容易发作。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我们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在自己灵魂深处闹革命”⑩社论:《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 《红旗》1967年第3期。。因此,所谓夺权斗争实为两个层面的夺权,不仅要在现实的社会斗争中“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更要通过现实的社会斗争在每一个人的思想中主动或被动地夺自己头脑里“私”字的权。一位外国人士指出,从这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锻炼出来的新人,“是极其高尚的人,是摆脱自私的人,是能在将来的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更好地起作用的人”⑪《马里以有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为朋友而自豪 中国文化大革命锻炼出来的是极其高尚的新人》,《人民日报》1968年6月7日。。

三、生命的文化建构

人之生命总会处于无法逃避或无法改变的“终极境况”,如人必然会死亡,必然会遭受痛苦,必然会受到偶然性的嘲弄⑫〔德〕雅斯贝尔斯著,柯锦华、范进译: 《智慧之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1页。。这类“终极境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不到其背后还隐藏着些什么,“它们像一堵墙,我们撞在上面,对它们无能为力。我们无法改变它们,而只能认识它们”①转引自〔德〕维尔纳·叔斯勒著,鲁路译:《雅斯贝尔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5页。。这种“终极境况”使我们面临一种绝对性失落。然而,在人的心灵秩序中,使我们感受焦虑或幸福的往往不是物或事本身,而是我们对某物或某事的看法,也许我们最大的恐惧来自那些我们直面其存在却不能加以解释的东西。换句话说,不是使人恐惧之物本身造成恐惧,而是我们无法解释其存在才造成我们之所谓恐惧。因此,对于人之生死,我们必须提供一种解说,然后再将这种解说成功地转换、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日常生活与这种解说融为一体,完成生命的文化构建。

1.劳动与创生

毛泽东在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时关于劳动的作用部分划了不少横线,做了不少批注。在原文“从动物状态进化而来的原始人类,在其对于自然的长期奋斗过程 (即劳动过程)中,一面变革自然,同时变革了自己的生理器官和本性”一处,毛泽东写了意思相同的话:“长期劳动过程中一面变革自然,一面变革自己 (生理与性质)。”关于劳动行为与语言产生的关系,他也在一旁批注: “言语是劳动的结果。”有了语言然后有了概念,人才能思维,因而,“脑的发达是劳动的结果”。②《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211页。原文说,万物有灵论是原始人对自然和自己的混同,“现在却能够把自己从自然界区分出来了。这完全是人类对于自然斗争的结果”。毛泽东的批注转述其意:“以前是人物不分,此时能辩〈辨〉人物,这是劳动的结果。”③《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212页。

1943年,在刘少奇给续范亭的信上,毛泽东阐述了他关于人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这一观念,而他的这种观念的一个依据就是劳动使人与动物分离开来,也就是说人的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之所以是人的基本特性正是因为劳动,是制造工具从事生产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根本区别。他写道:“原始人与猴子的区别只在能否制造工具一点上。自从人能制造石枪、木棒以从事生产,人才第一次与猴子及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不是因有较猴子高明的思想才与它们区别开来,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④《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1—82页。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观念,1949年后毛泽东也多次提及。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对于知识分子的改造,毛泽东说: “要让他们学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几门课程。就是那些唯心论者,我们也有办法使他们不反对我们。他们讲上帝造人,我们讲从猿到人。”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399页。毛泽东还把这一观念置入其诗作中:“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8页)。

正是在劳动具有创生性的意义上,参加(体力)劳动与否成为衡量人的社会政治地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尺。为什么毛泽东说知识分子只是皮上之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这种皮毛论的依据即是不是劳动者。毛泽东认为:“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我历来讲,知识分子是最无知识的……大局问题,不是知识分子决定的,最后是劳动者决定的,而且是劳动者中最先进的部分,就是无产阶级决定的。”⑥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1957年7月9日)。因此,知识分子要成为共产主义新人,就“只有永远不脱离体力劳动,永远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⑦郑代雨:《知识分子永远不能脱离劳动》,《人民日报》1966年8月6日。。

劳动对于人不仅仅是源生性的创造,而且也是时常性的改造。在主流观念看来,不管什么人,只有不断地参加物质生产劳动才会不断地获得新生。《人民日报》1965年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位城市姑娘通过参加农村劳动而发生巨大变化的事迹。文章说,上海姑娘孙国英过去没有参加过生产劳动。在上山下乡中来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大茅山分校半农半读。孙国英一开始对那里的一切都很排斥,但经过教育和三年来的劳动锻炼,却变成一个热爱劳动、爱读“毛主席著作”的好学生。她说: “一个人好比一块铁,只有在革命的熔炉里,通过生产劳动,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块好钢。”①汪修茂:《劳动改变了他们的思想面貌》,《人民日报》1965年5月7日。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也是一次再造,干部若能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精神。在毛泽东看来,“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这不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则是一种高级趣味,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78页。。参加劳动本身已不仅仅具有工具性意义,其本身就成为一种意义性存在,劳动构成生存的意义,以至有人觉得“在正常情况下,哪一天没有劳动,我们就认为哪一天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空过了的”③《脱离劳动意味着什么?》,《人民日报》1963年7月17日。。于是,劳动成为生命的必需,成为个体生命不断创生的一种表现,成为一种让人感觉到参加劳动就是一种在不断获得新生的活动。由此可见,在毛泽东的意识中, “劳动”以及“劳动者”这样的词语已经具有了太多的情感色彩,笼罩着浓郁的价值性光环。

其实,人作为主体的高高隆起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但在人战胜神以后,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即谁是创造者、谁是世界的第一因。既然人已是人类社会的主体,甚至成为整个宇宙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定然拒绝世界和自己被创造的观念,那么便只能是人自己创造自己,于是人找到了一种解释: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劳动是世界的第一因。所谓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正是人转变为世界的主体后对生命之由来的解释,是对生命之创生的文化建构。在这里,“劳动”凸显的是其形而上的意义。

2.无私与死亡

1944年9月5日,因连日阴雨,炭窑崩塌,张思德不幸身亡,年仅29岁。此事触发了毛泽东用生命的意义应对人的生理死亡的深刻思考,并激发了深藏于毛泽东内心之中的无限感慨。9月8日,毛泽东在追悼大会的即席讲话中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

据《新唐书·徐有功传》记载,在徐有功被武则天再次启用之时,他说:“臣闻鹿走山林而命系庖厨者,势固自然。陛下以法官用臣,臣守正行法,必坐此死矣!”毛泽东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认为人为了正义和理想不应该再顾忌自己的生命。他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⑤《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37页。

培根说:“热心奋斗而死者,不感疼痛,与血液激热时之负伤者同。故精神倾注于美善事业者,能脱离死之苦闷。”⑥转引自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3页。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正是一种可以化解死亡、形成意义的美善事业。而在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中,也从不会感觉到死亡的恐惧和人生的无意义。甚至可以说,人为个人利益而生,虽生犹死;人为集体利益而死,虽死犹生。金训华为了两根电线杆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这让不处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简直无法理解。也许可以这样说,金训华之死不是因为两根电线杆,而是两根电线杆所承载着的集体价值和未来的崇高理想,所以他成为新人的一个榜样。

为什么人能够不怕死?即是用意识建构的关于人生命的意义来消解了怕死这种生命的自然机体反应。毛泽东说:“怕死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我也有这种反射”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202页。。而在将这种自然反射加以意义处理以后,生理的死亡便转化成人生价值的升华,个体的小我在社会的大我中留下了生命的痕迹,死亡便被意义融化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其存在的意义只是来自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有限的生命只有放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能获得最高价值。而无产阶级世界观为人的生存提供了意义,提供了方向和目标,解答了人如何生存才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大公无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至死①《剥开皮来看冯定同志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编者的话》,《人民日报》1965年1月25日。。

对新人大公无私精神的塑造和极度外化的生存状态让人们对生活中的一切细微之处都极其敏感,处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义,此时“生命的唯一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它是否对人民有益。一个人给人民做的事情越多,对人民的贡献越大,生命的价值就越大”。毛泽东说:“‘人生一世,草长一春’,为了什么呢?人生一世就是专门为工农兵,死的时候如果作祭文也是这样作就好了,当然不是专门为了作祭文。张浩去世,我们就作了祭文,名为对死人,实则对活人,就是告诉人们,你们不要自私自利吧!”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1页。而在这种奉献中,在这种与人民、社会的融合中,人的“死亡”在这种心灵空间的开拓中变成了一种永生,“在有限的生命里,加倍努力地工作,就等于延长了生命”③俞纯:《生为革命战斗 死为革命献身》,《人民日报》1968年2月26日。。

人有死的本能,人的生命中内含着死亡,人的无意识状态即人的生命存在时的暂时死亡。死的本能就如弗洛伊德所言:“这种本能的任务就是把机体的生命带回到无生命的状态。”生的本能 (性的本能、爱的本能)与死的本能都是在试图重新建立“被生命的出现所扰乱了的事物的某种状态”,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即在这两种本能所造成的两种趋向中间寻得一种稳定的状态④〔奥〕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自我与本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33页。。可以说,死亡不是游离于人生之外的东西,而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东西,正如雅斯贝斯所说,死亡一直渗透到人的当前生存世界中,形成活着的我们不得不去应对的一股势力⑤〔德〕雅斯贝斯著,王玖兴译:《生存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第77页。。因此,如何理解死亡、如何应对死亡往往比如何理解创生、如何应对创生更是人生存的绝对背景。作为毛泽东新人思想核心特征的大公无私即是应对死亡的文化建构。

或许我们可以说,毛泽东对劳动和大公无私的阐释和推崇,是在创建新的价值体系,解答人生在世的两个问题:劳动创造了一切,人诞生于劳动之中,并将继续在劳动中不断革新;人的生理死亡意义的或重或轻,取决于其是为人民利益而死还是为自身利益而死。人只有在无私奉献中,在与集体的融合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实现永生。因此,毛泽东的新人思想正是一种自足的对生命存在的文化建构,试图为当代社会建立一个意义系统,提供一种终极关怀。

丹尼尔·贝尔说:“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规定了一套目的,它们或像神话和仪式那样,解释了共同经验的特点,或通过人的魔法或技术力量来改造自然。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追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⑥〔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97页。从生命与思想的关系来分析毛泽东的新人思想,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所关注的是一种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那么,毛泽东为何重建价值体系?又为何如此进行生命的文化建构呢?我们可以先从中国思想史这个维度作一考察。

四、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与人的神化

将毛泽东塑造新人这一思想现象置放于中国思想史中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天”之崩塌以及中国近代人的神化是毛泽东一生致力于生命终极关怀的思想背景。

1.“天”之崩塌

“天”是中国人生存的终极依据,中国人的终极追求是天人合一。孔子说:“唯天为大。”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83页。孟子说: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301页。正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在中国大多数人的一般观念中,“天”已经被视为自然而然的超越源头。中国文化中的“天”不是一个人格神,但它与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人世间并不处于同一个层面,它属于另一个世界,“在中国人一般的观念中,这个超越的源头仍然笼统地称之为‘天’;旧时几乎家家悬挂‘天地君亲师’的字条便是明证。我们在此毋须详细分析‘天’到底有多少不同的涵义。我们所强调的一点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以为人间的秩序和价值起于人间,它们仍有超人间的来源”③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页。。只是天不远人,存于世人心中我们才觉得如此亲近,好像天人同在一个世界。但在近代中国日益严重的危机中,“天”却崩塌了。

近代中国是政治危机牵涉到文化危机,形下之器连累了形上之道。就思想史意义而言,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经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政治的,1895年才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天朝大国”竟被“蕞尔小邦”战败,正所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也正是在此时,西方思想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在精英层中造成了巨大的思想动荡,中国几千年来固有的制度化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得不面临被反思、被质疑甚而被抛弃的命运,揭开了20世纪文化危机和意义危机的序幕⑤〔美〕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72页。。正是从此时而非之前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应对西方文明的方式开始从“在传统中变”转向“在传统外变”,即迅速西方化⑥参见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康有为、梁启超新政虽然还打着孔子的旗号,但孔子已被重塑成改革家而非保守者。新文化运动则要“打倒孔家店”。在陈独秀看来,孔子学说“在宗法社会封建时代,诚属名产”,但其已然不适合于当今之世,孔子学说与民主共和思想乃是绝不能相容的两物,存其一,则必废其一⑦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72页。。陈独秀发现,要真正在中国造成民主共和,主要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更在于改变民众之思想观念。因此,他便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激烈反孔,不再把宣传重点放在民主的制度架构上,而是力图造成国民的民主意识,建设民主制度的心理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属于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它注定要被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所代替,然后再被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所取代。所以,从理论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理应在新中国意识形态的反对之列。尽管在后来的反思中,“文化大革命”被认为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主义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文化大革命”确实是在激烈地反传统。大量的文物、书籍以及凡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物件、思想统统都是要被破坏的对象。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种文化构成的,但儒家文化对于最广大的传统中国人而言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⑧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108页。。对儒家的毁灭性攻击也正是对中国人生存的终极依据—— “天”的怀疑、否定和遗弃。张灏指出:“中国传统构成了生活于其间的人们的意义世界”,中国人利用“东方符号”所形成的认知图式,“不仅能按时空来构思世界并找到身在其间的位置,而且使人生具有一种来龙去脉的意识”⑨〔美〕张灏著,高力克等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页。。因此,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所带来的是:人由此失去了终极归依之处,面对与生俱来的死亡和生存中的困顿无常,不知从何处获得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力量。

2.人的神化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坍塌或“形上的迷失”①〔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之实质即终极依据缺失导致人生出现意义危机,于是对意义的追寻一直是近代以来不少仁人志士的一种思想底色。有学者曾指出:“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天理世界观的崩溃和建构新的世界观的努力。近代中国思想力图重新构筑关于自然、世界、人类和历史的完整图景,进而把握自己面临的困境和形成新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的根据。”②汪晖:《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然而一系列还原传统价值体系的举措均告失败③康有为在积极推行新政的同时,也力主立孔教为国教。梁启超、严复等曾上书袁世凯“立孔教为国教”。新儒学是对“西风东渐、传统的价值系统不断解体的局面”的积极应对,其工作实为对价值体系的重建,即“在终极关怀的层面 (形而上和宗教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参见郑家栋:《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91、192页。,或许神化人本身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近代中国确实存在一个人被神化的思想现象。海外学者张灏在其《扮演上帝:20世纪中国激进思想中人的神化》一文中曾指出,中国五四时期反宗教思潮中实际上内含着这样一种信念:“万能的人类现在可以取代神灵,成为宇宙的主宰。”④〔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53页。正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现实与数千年历史文化所造成的强烈的民族情感之间的巨大张力相激相荡,从而造成这种对人之意志与能力的无限推崇。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政治危机所造成的文化危机、意义危机也使得人自身成为被推崇的对象。毛泽东不仅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而且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2页。。

“大跃进”时期则高度推崇集体的人——人民群众这一集体人格。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山再高,也有个尺度,海再深再宽,也有个底,有个边,而我们的人民的智慧啊是无法测量,我们人民的潜力也无法估计;过去,这些都沉沉地压在重重高山底下,到了今天,它怎能不一齐迸发出来呢?人民自己也这样歌唱:‘山再高也高不过我的脚跟,地再冻,冻不着我们火热的心。’”⑥方令孺:《大跃进的时代》,《人民日报》1958年2月20日。更有人认为“大跃进”带来的是人与神关系的翻转,现在人对于神“不是祈祷而是制服;不是哀求而是命令;不是神统治人,而是人统治神,或者人就是神”⑦若水:《从蚂蚁到玉皇》,《前线》1959年第5期。。池北偶于1961年发表了一首小诗,对苏联载人飞船探索宇宙予以赞扬,题目就是《全能的不是上帝,是人》。诗中写道:“真理是这样的真:全能的不是什么上帝,是人——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在上帝见识到人类的能力后也惊呼:“噢,全能的人!”⑧池北偶: 《全能的不是上帝,是人》, 《人民日报》1961年4月18日。人们当时坚信:“迷信也是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种,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还给神保留了一定的位置”,而“随着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总有一天会将一切的神都送往‘天国’,永远排除神在人间的地位”⑨俞容:《“再不信神”》, 《人民日报》1963年4月4日。。

中国思想史表明,人生存的终极依据已从外在于人的“天”转入人本身,人的理性与意志代替了“天”的位置,人自身成为终极依据的承担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毛泽东塑造新人或许正是历史的一种需要。

五、毛泽东的历史与历史的毛泽东

毛泽东将参加 (体力)劳动作为塑造新人的基础性路径,将大公无私视为新人的核心特质,以至其执政的最大特色即是“德性统治”①史华慈认为,晚年毛泽东致力于一种“德性统治”。这种统治方式认为政府应成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机构,无产阶级美德借此灌输给社会成员。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应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等品德的承担者。社会由此成为一个充满公共德性的共同体。而毛泽东成为道德的源泉,制度机构成为扩展其道德影响的渠道。这种统治方式不认可任何不基于美德之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而是要通过美德产生活力以促进经济发展。此德性论试图扮演一种集体主义的新教伦理角色。参见史华慈著,陈玮译:《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附录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8—206页。。他的革命始终与道德连在一起,“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想克服的弊病并不是社会关系或客观条件的产物,而只是人们品格中的污点”②〔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414页。。如此种种展现着毛泽东的个性特征。派伊指出:“离开毛泽东的个性,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东西很难得到解释。在中国革命不断变动的环境里,各种事件和进程都是一再适应毛泽东的个性而采取了其决定性的形式……他的个性创造着他的角色,并从而塑造着中国的历史。”③《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四次大论战》,第261页。在此意义上,毛泽东创造了历史,这段历史是毛泽东的历史。

然而,毛泽东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所要塑造之新人是他重建价值秩序和意义世界的具体立足点,是外在超感性世界崩溃后的一种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又不能仅仅把毛泽东视为孤立的个体,“否则就无从解释,他手挥手毕,一念之语竟能在亿万中国人中产生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④萧延中主编: 《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第59页。。以“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而言,两次运动都不是毛泽东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人的神格化这一强大思想氛围发展出来的自然结果⑤〔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65页。。然而,尽管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需要高扬意志,毛泽东在将自己与历史融为一体的同时却也模糊了历史与意志的界限。在重建价值体系、塑造新人的过程中,个体生存的超验性维度被高度政治化,政治与信仰完全合一。超感性世界崩溃使得人的超越性寓于人自身的完美塑造之后,而人作为一种有限性存在,注定了这种将价值之源转入人自身的价值重建及其具体历史实践亦存在诸多局限并陷入困境。

作为革命的领袖,天命在身,使命在肩,毛泽东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着历史,然而这一创造本身也是历史的呼唤,且其创造的历史依然留下诸多遗憾。毛泽东造就了历史,历史造就了毛泽东。然而,从终极关怀的视角观看毛泽东,人生存的意义危机是毛泽东种种历史行为的内在动因之一。塑造新人正是中华民族缺乏符合自身生命过程的文化处理方式而导致整体焦虑的展现。中国正是毛泽东探索人类命运的舞台,“他的声音低下去了,他半合上了眼睛。人类在这地球上的处境变化得越来越快了。他说,从现在起一千年之后,所有我们这些人,甚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在内,也许会显得有点可笑吧”⑥〔美〕埃德加·斯诺著,伍协力译:《漫长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29页。。或可说,毛泽东的历史和历史的毛泽东在这样一个追求超越、形上之根的层面上获得了某种统一。

猜你喜欢
劳动
酸酸甜甜的劳动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亲近自然,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劳动的乐趣
赴一场异彩纷呈的劳动之旅
不劳动 无收获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