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局部用药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2013-01-31 06:46胡力生杨红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眼科类药物角膜

胡力生 杨红云

・临床护理・

眼科局部用药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胡力生 杨红云

目的 探讨眼科局部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本科常用药物在局部给药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 药物的不良反应无法预测及消除, 但是可以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护理干预措施, 减少严重并发症出现,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论 对眼科局部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用药途径;不良反应;护理

药物不良反应在日常临床工作及生活中比较常见。近年来眼科药物种类的日益繁多, 用药方式的多样化, 因人而异的体质差异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眼科药物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观察药物的疗效, 同时也要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

1 眼科的用药护理原则

1.1 形成整体护理理念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 它和整个机体其他系统生理活动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在眼科给药护理时不应该将其单独分开, 而应以整体观去护理。

1.2 掌握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 眼科用药护理必须观察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 还应严格掌握使用药物的局部及全身的适应证,了解这类药物对人体其他组织可能发生的影响。指导患者切误多用及误用药物, 以免延误治疗时间和加重病情, 浪费金钱。

1.3 熟悉眼科用药的给药途径 局部给药是眼科用药的主要途径, 主要包括滴眼、洗眼、眼浴、眼部涂擦、离子导入、结膜下注射、筋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和玻璃体内注射等[1]。

1.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互尊重和信任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多地与患者接触, 把患者当作自己的朋友, 交谈时言语客观、真诚, 态度和谐,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和积极参与疗程配合。

2 眼科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

2.1 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不良反应为急性头痛、眼痛、眼压升高及视野损害的激素性青光眼[2]。护理体会:患者用药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监测眼压变化情况, 一旦出现眼球胀痛、刺痛、头痛、虹视、瞳孔扩大及视力改变等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2.2 拟胆碱药物 这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睫状肌收缩或痉挛继而出现头痛、眉弓痛以及屈光改变。护理体会:每次点眼药后用棉球压迫泪囊数分钟,防止药液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刺激粘膜而加重副交感神经症状。

2.3 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烧灼感、刺痛感、结膜充血、角膜知觉减退、持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上下皮浸润等[3]。护理体会:这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轻, 只需嘱患者用药期间注意眼部卫生, 症状一般于停药后会自动消失且不影响疗效。

2.4 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护理体会:这类药物在用药前要认真询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哮喘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病史, 用药期间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糖尿病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后会出现葡萄糖耐受性降低, 掩盖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 如晕厥、视力障碍、角膜麻痹、点状角膜炎[4]。

2.5 表面麻醉剂 这类药物不良反应为延迟角膜上皮和基质伤口的愈合, 角膜水肿、浸润及角膜上皮脱落等。护理体会:眼部手术及操作前滴药时间不宜过早, 间隔时间3 min为宜。每次1滴或2滴, 要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挤眼, 揉眼, 避免加重角膜损伤。

3 小结

眼科用药护理, 包括给药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给药后观察护理, 是眼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5]。在眼科的护理工作中, 对于眼科安全用药的体会主要有四点, 一是注意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问题, 其次是注意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再次是换药、滴眼操作要轻盈、柔和, 禁止将眼药水直接滴入角膜及压迫眼球等动作。最后要加强科室药物管理, 将眼科用药和全身用药分开放置。药物的不良反应无法预测及消除, 但是通过对不良反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用药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1]金文.关于眼科护理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7(3):132-133.

[2]孙健, 张薇.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国外医学:眼科分册, 2000, 24(4):215-220.

[3]朱光辉, 王奇志, 张晓碧, 等.非甾体抗炎药在眼科的不良反应分析.医药导报, 2011, 30(2):264-265.

[4]刘鲁霞.眼科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护理研究, 2006, 20(9):2412-2413.

[5]刘蓉蓉.眼科临床护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亚太传统医药, 2011,7(2)201-202.

650021 昆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眼科类药物角膜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变形的角膜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