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2013-01-31 06:46刘丽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酶

刘丽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刘丽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近几年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常用抗生素,其具有显著的高效、低毒优势,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出于对其在临床应用的中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临床合理应用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临床应用;合理用药;抗感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药物,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比较常用的几种类型。该类抗生素药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强、毒性反应小以及临床疗效理想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1]。本文出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的目的,自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合理应用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经典Park学说指出,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青霉素与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过程中转肽酶进行结合,从而导致黏肽合成受阻,诱发溶菌死亡。然而有研究证实,在细菌细胞壁与胞质间隙中存在β-内酰胺酶,其可以讲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灭火效果,所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要对β-内酰胺酶稳定,否则将会失去作用。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主要为:与细菌细胞内模上的靶位蛋白进行结合,也就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不同β-内酰类抗生素与在同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结合时作用强弱以及结合数目均会受到结合部位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作用[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可总结成以下三点:①可以利用细菌外膜微孔穿透外膜而进入到菌体;②能够对胞质内β -内酰胺酶稳定,并且同其存在较低的亲和性;③可以同细胞内膜上靶位蛋白进行有效结合,达到对细菌细胞壁合成进行抑制的效果,从而对细菌维持正常形态以及正常分裂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3]。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

2.1 青霉素类该类抗生素为苄青霉素发展得到的一种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包括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在临床上青霉素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球菌以及螺旋体等,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青霉素对立克次体、阿米巴、真菌以及病毒等为杀灭效果[4]。在治疗溶血性链球均感染时青霉素疗效显著。

2.2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为头孢菌素C的产生菌中发现的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的头孢菌素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在作用机制方面,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两者比较相似,主要是同PBP-1、PBP-3进行结合。然其与青霉素比较具有下列特点:对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引起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不同,从而使得其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四代:①第一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为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较为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杆菌以及异型变形杆菌敏感性较强[5]。②第二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以及头孢雷特等。该药物不但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宽的作用范围,同时对多数的β-内酰胺酶均较为稳定,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感染患者,为一般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6]。③三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为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唑肟以及头孢曲松等,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发生显著增强,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则相对较弱,该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等。④第四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该类抗生素对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且对肠杆菌的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该类抗生素主要应用在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诱发的重症感染[7]。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发展

在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常用抗生素,在制备中该类抗生素的原料易得,疗效显著,毒性作用较低,使用安全方便,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目前临床抗生素应用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为细菌耐药性,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医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8]。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耐酸、不耐酶,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确定发展方向,开发耐酸品种,克服耐药性以及向光谱、高效发展,使β-内酰胺抗生素的疗效得到改善、毒性作用降低,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促进临床抗生素应用效果以及合理用药工作的改善。

[1] 张露蓉,江心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3(03):876-877.

[2] 尹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21(S1):445-446.

[3] 魏龙.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和展望[J].九江医学, 2009,21(03):1023-1024.

[4] 蒋煜,张哲峰,王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异构体杂质研究和质控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11(08):776-777.

[5] 王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15(03):823-825.

[6] 杨亚利,徐智策,张志艳,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C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21(17):533-535.

[7] 付源龙,王军.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医药市场的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24):32-34.

[8] 欧阳山丹,朱诗塔,潘浩.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22(05):668-669.

R969.3

A

1673-5846(2013)06-0245-02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药剂科,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猜你喜欢
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