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本 以读促写

2013-02-01 09:31宗金辉张鹏钧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蝉蜕骨气三味书屋

宗金辉,张鹏钧

(大连市长海县第四中学,辽宁 大连 116500)

利用文本 以读促写

宗金辉1,张鹏钧2

(大连市长海县第四中学,辽宁 大连 116500)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找准阅读与写作的对接点,引领学生有声有色地走进作者喜怒哀乐的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合理、高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里,笔者主要从扩写、改写、仿写三个方面诠释“用教材教”的含义。

一、扩写

(一)留白式扩写

在回忆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留白的地方很多,如原文: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我让学生补白,展开创意阅读

例: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抓到百草园的影子。爬上群花斗艳的花坛去折腊梅花。走出屋子,一股子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此时,我陶醉在蜡梅花香中,在地上有成群结队的蚂蚁,看样子像一个大家庭。还可以在桂花树上寻蝉蜕,晶莹剔透的蝉蜕在桂花树上分外耀眼,像夜空中最闪亮的一颗颗小星星。最好的工作是把蚂蚁请到苍蝇的家中作客!四周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不行。但是这让人流连忘返的世界,又有谁能禁得起诱惑呢?

(二)插叙式扩写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抓住插叙这个切入点,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插叙训练的原文就用上一次补白的作文,要求:插入的主题要能够突显鲁迅童年的快乐生活;插叙的内容要贴近鲁迅童年的生活;插叙的段落开头与结尾要与原文巧妙地结合。

例: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可以爬上树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古榕树上的蝉蜕我是从来不寻的,小伙伴们常常去捅古榕树上的那个莲蓬般的马蜂窝,在我,则避而远之。

有一次,我对百草园后面的古榕树上的马蜂窝实在好奇,便拿上竹竿,去捅马蜂窝。只听“啪”的一声,蜂窝坠到了地上,我刚想凑上去看,受惊的马蜂一嗡而出,吓得我丢下竹竿就跑,人哪有马蜂跑得快呀,这些恶贼们狠狠地在我手上、脸上疯咬了一通。晚上,我发烧了,手又红又肿……

“人都到哪里去了!”先生在书房里大叫,同窗们不能在外面呆得太久……

将文本读进去,再写出来,进而也就走进了鲁迅的童年的快乐,走进三味书屋,走进百草园,同时学生们也放飞了自己的情感。

二、改写

(一)改人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一课,其中老王送香油、鸡蛋的情节,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进行改写,加进自己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验老王的善良与不幸,而且学生创作的同时,也就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改文体

《秋天》将诗歌变成散文,要求学生抓住诗歌意象,围绕原文的意境,发挥想象和联想,进行改写。如原文: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学生就可以改写成:

清晨,竹叶上的露珠悄然滑落,一滴,两滴,滴在伐木工人的脖领里,凉丝丝的,滴在伐木工人的嘴里,甜津津的。

改写绝不是信手涂鸦,也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改记叙文、议论文要保留中心,改说明文,要保留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三、仿写

(一)模仿长短句、骈句、词牌

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再别康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

生仿写:他个子矮,学习差,沉默寡言,整天趴在教室后边的角落里。

(二)仿段落

1.仿结构形式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是一篇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论理透辟的议论文。初三学生刚学习议论文,对于论理的阐述,习惯于摆事实,不善于讲道理,甚至怕讲道理,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知道怎样写。一方面不知事与理如何结合,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讲道理的句子之间那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关系,头脑形成性的知识体系里缺乏理论层次、论理走势的逻辑性。在此文的教学中,我们备课组的语文老师借助第四段的语言形式,总结出一种道理论证的“四步法”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

学生随堂练习作品如下:

为什么屈原能够历经艰难著《离骚》?为什么勾践能够来吴国?为什么司马迁能够忍辱负重著《史记》?因为逆境是冶炼强者的熔炉,是检验强者的试金石。逆境虽坎坷,但阳光总在风雨后;顺境虽平坦,但它会使人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雨雪。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说没走过逆境的人是无法取得人生的成功!

2.仿动作描写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模写文

远远地,就听到蝈蝈不停的叫声,我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蝈蝈的叫声更响亮了,我的两眼仔细地搜索着树丛中的每一片树叶,不放过任何一处蛛丝马迹。突然,我的心猛地一跳,看见了蝈蝈那不停颤动的翅膀和它那来回摆动的长眉毛。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伸出了一只颤抖的手,悄悄地靠近它,猛地一抓,哎呀!我的手指被咬了一下,疼得我几乎放了手。我赶快用左手使劲地捏住它的后颈,这时它才变得老实了。我兴奋把它塞进早就预备好的盒子里,满心欢喜。

做这个模写练习,老师提的要求是:依照捕鸟描写动作的方法,去写扑蟹子、钓鱼、捕晴蜓,甚而至于做饭、炒饭等连续性的动作,注意安排动作的先后和句中主谓、动宾、动补等词语的搭配以及人物的动作及内心情感。上面选的这一习作,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3.仿景物描写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析:本段是春花图,作者在其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从颜色、声音、气味等角度把花儿写得栩栩如生;运用虚实结全、动静结合、正侧描写结合的写作手法;采用由上到下的顺序,立体感强。

建议:写作时还可加入作者感受,注意长短句交错,修饰语贴切。

指导写作步骤:(带生去海边)

①用一个字概括此时大海的特点;②用一句话来描写此时的大海状态;③再用一句修辞来描写它;④用一句侧面描写来衬托它;⑤此时你能够想象到什么,写一句想象的句子(虚写);⑥在前面的几句话中加进色彩、气味或声音;⑦在前文中运用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的方法;⑧加进欣赏者的感受;⑨重新整理思路,注意写景顺序。

(三)仿篇章结构

如:《谈骨气》是一篇形式规范而内容浅易的议论文,学生通过模仿,较容易写出规范的议论文模本。但仿写只能仿出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议论文的思想灵魂还需要学生有平日里多多积累和感悟。

结构提纲:谈“骨气”

[一]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分析

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

[三]从不同角度论述

1.文天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四]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生仿写之作: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二]分析

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

2.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3.“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三]多角度论证

外国:

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尔扎克的话

中国:

1.唐代的诗歌:白居易的自我写照

2.明代的药物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清代的绘画艺术:郑板桥刻苦画竹的诗句

[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

新课改教学下的语文教师也应同学生一样,博览群书,借鉴名师的教学方法,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将之创新,即与名师合作,与他们探究。

课标中提到扩写、改写和缩写,却没有提到仿写,可能是因为担心学生与老师把握不好“仿写”与“抄袭”的度吧,的确,仿写要避免仿而套的形式,在学生仿形式、仿内容、仿写法,仿素材、立意、构思等环节时,在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的前提下,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乐此不疲。

李雪虹)

猜你喜欢
蝉蜕骨气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蝉蜕
朽木颂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滴心湖:致蝉蜕
拓展延伸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