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冻伤的临床治疗探讨

2013-02-01 15:00刘铭然孔瑞枫朴宏鹰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冰晶水泡患处

刘铭然 孔瑞枫 朴宏鹰

大庆油田总医院烧伤整形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

冬春两季,在寒冷、潮湿环境下,尤其是我国北方,因防寒措施不到位,机体末端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就可能发生冻伤现象,表现主要为炎症反应和轻度水肿,严重者还可能会对肌肉、骨骼等组织造成伤害,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 人体局部冻伤的原因及症状

人体在处于寒冷环境时,会因机体过大的热量散失而致局部或全身温度下降而引起损伤,这就是常说的冻伤。除了冷冻作用,冻伤的发生还与人体抗寒能力、局部血循环状况、环境潮湿与否等因素有关。

冻伤常发生于环境气温在0℃以下的严寒地区,由于意外因素而致重度冻伤患者,甚至可能会因组织坏死而截肢和残废。传导、辐射、对流、呼吸和蒸发是人体散失热量的主要途径。直接接触是传导散热的主要形式,因传导散热而致冻伤常因皮肤浸湿;红外线热的继发则为辐射散热,与外部环境接触的人体裸露部位的散热是主要形式,由于此类散热速度极快,所以通常在人体热量散失中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液体或风的快速流动时会带走人体的热量,这即为对流散热。

人体为了维持机体温度的平衡,会通过下丘脑体温中枢的调节,如提高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水平以增加产热;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等方法来控制和调整机体温度。但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中,几小时的饥饿、疲劳状态就可能状这种动态平衡打破,产热停止,这样中心体温就会因下降而发生损伤。

通常在开始阶段,局部性冻伤患者会感到局部的寒冷与针刺状疼痛,继而发现皮肤苍白,并逐渐感受到冻伤部位的麻木感。在人体局部与冰点以下低温接触时,血管会发生强烈的收缩,若接触温度很低或是时间较长的话,细胞内液会形成冰晶,这种组织内冰晶会对组织细胞结构产生直接破坏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和坏死,甚至形成血栓,以及炎症介质释放而引起的炎症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不仅与冻伤时接触低温时间、低温程度有关,还与患者机体素质差异密切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冻伤病例虽然较为少见,但若发生伤伤,病患的组织损伤通常都较为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冻伤对患者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分析

一但发生冻伤,临床上会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现出暗紫色;皮下会有肿胀、瘀血、硬结现象;患者常自觉有胀痛和灼痒感,这在局部温暖条件下更为明显;冻伤严重的还可见水肿、水泡和结节;破溃后会形成溃疡或糜烂,继而引起感染和化脓,甚至于肢端形成坏疽。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对裸露部位的损伤外,冻伤还会对患者机体构成不利影响。

2.1 冻伤对细胞和血管系统的影响

因寒冷引起的冻伤会对机体组织细胞与血管造成损害。在寒冷作用下,血管会发生较为强烈的收缩反应,使细胞内水结晶,进而形成冰晶,这会对细胞膜产生直接破坏而致患处发生机械性损伤。

因冻伤而引起的血管损伤则通常作用于微血管。当微血管内皮细胞因冻伤而受损时,就会引起血小板聚集与黏附,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使血管失去了完整性,冻伤严重的话,就会导致血管微循环障碍,进而造成血管组织的破坏。总之,冻伤会导致患者细胞坏死和组织破坏。

2.2 冻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冻伤常常会引发患者颅内压升高和脑损伤问题。作为脑损伤最严重,也较常见的继发损伤,脑水肿有着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通常涉及到能量耗竭、细胞因子、NO、兴奋性氨基酸和钙、氧自由基等。而冻伤则常常会诱发患乾脑水肿。

2.3 冻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寒冷会引起皮肤血管的收缩,还会促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而引起产热反应动员,这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虽然局部低温对正常人体的冠状动脉血流不会产生影响,但若患者恰好有冠心病则其冠状动脉阻力就会增加,心肌供血被动减少,这就会引起或加重心室功能异常,甚至有诱发心绞通危险,严重的冻伤还可能发生病患死亡的情况。

3 局部冻伤的治疗原则

冻伤有全身冻伤和局部冻伤之分,在临床实践中局部冻伤较为常见,且局部冻伤多为裸露部位,较易引起人体组织功能的障碍,甚至是致残。与烧伤不同的是,在发生冻伤时通常无法判定深度,需要在复温后,显露出主要症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冻伤因轻重深度的不同,治疗也是截然不同的。冻结损伤是造成组织操作与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方面是因冰晶引起机械性损伤对国胞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在于冰晶主要形成于组织的间液,这会使冻伤部位蛋白变性、细胞脱水、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组织坏死。而冻伤损害更多地发生于冻融后,如局部血管充血、扩张和渗出而形成的血栓;冻伤部位组织内部冰晶融化而造成的细胞和组织坏死;冻融过程所引发的炎症反应等,这些是冻伤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局部冻伤通常不会对生命构成危胁,加之对上面谈到冻伤的基本认识。临床应对局部冻伤的基本原则如下:对于I、11度冻伤而言,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换药处理就可使患处顺利愈合,且愈后结果相对也会较好。但对于III、IV度冻伤而言,治疗就比较复杂了,治疗的结果也会因为采取治疗措施得当与否而产生较大的差异。为了避免III、IV度冻伤对患处组织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伤残,在进行局部冻伤的治疗过程中,应以尽量防止和减轻患处组织坏死,降低愈后功能障碍和伤残为根本原则。

4 临床上有效治疗冻伤的措施探讨

在临床上一旦遇到冻伤患者,首要需要做的是冻伤严重程度的确定。呈现点状白斑且周围发红为I度冻伤;患处形成水泡,水泡在发生冻伤24 h内充满乳状或清亮液体,且周围充血水肿为II度冻伤;患处有血性水泡,伤后两中左右变为黑色的焦痂这是III度冻伤的主要特征;因冻伤而致患处组织部分坏死或缺失则可基本认定为IV度冻伤。

治疗冻伤关键在于迅速复温和血液循环的改善。对于冻结状态患部组织,快速地复温能够加速冻伤状态的消除,缩短冻伤组织融化时间,最大限度地使融化损伤减轻,从而使患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利于修复冻伤组织。

对于接诊的冻伤患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如为预防脑水肿及肾功能不全应给予利尿剂;注意患者体内微循环的改善,应以具体病情为依据应用适宜的抗菌素来防止感染;为防止电解质及水平衡的紊乱,宜适当补充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能量。

具体可将冻伤部位浸入保持40~42℃恒定温度的温水之中,水量必须浸过复温患部。20~30 min内使皮温达到36℃,局部肤色恢复、肢端转红润、组织变软;对于不宜温水浸浴的面、颈等部位,可采用红外线来实现加温和保暖。还可采用湿热空气和静脉滴注热液来实现复温。

I、II度冻伤常易引起合并感染,为避免因渗出性炎症而致感染,可用地塞米松等抗炎激素与抗菌药物组合外用,这对I、II度冻伤疗效是较为显著的;对患处有水泡的,应先进行局部清创,再在抽出水泡液后及时涂上具有消炎止血功效的外用膏剂,这样的处理对有破溃症状的患者疗效最佳。

III度创面常常造成皮肤全层损伤,或是致使皮下组织坏死痴皮脱落而形成肉芽,当创面较大时还需植皮,若创面损伤达到肌肉组织,则愈后会有功能障碍和致残的可能。经过上述处理大部分患者可收到较满意疗效。对于重度冻伤需要截肢的病患,只要形成坏死界限就应及早截肢;如未发生感染,III度冻伤患者通常在伤后1个月左右即可脱痴愈合;在伤后45 d,III、IV度冻伤坏死基本定型,已较难恢复,应及时进行手术,以避免并发气性坏疽等严重感染问题。根据冻伤合并气性坏疽的特点,在行截肢术时,要尽量降低出血量,以减少感染机会,使残端得以尽快愈合。

冻伤对人体伤害巨大,不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深度的冻伤还会致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提升救治效率与质量。

[1]马丽菊,岳昱,段克进,等.冻伤的防治及其进展[J].医学导刊,2008(3):19-20.

[2]王宁,曹军英,张筠.冻伤或低温条件对机体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7):1035-1037.

猜你喜欢
冰晶水泡患处
翼面结冰过程中的冰晶运动相变与黏附特性
雪为什么只在冬天下
治斑秃
水泡
小泥人冰晶画 蕴藏大商机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四川洗水泡菜中存在的危害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