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探析

2013-02-01 22:47白联缔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关怀生命专业

白联缔 吴 冰

(1.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上海200135;2.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 十堰442000)

教学能力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在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各种素质水平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及其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护理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技能和知识欠缺。 对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认识则是提高其教学能力的基础。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结构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分科越来越细。 2011 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者,要将护理知识、能力、素质等传授给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首先必须具备教师应具备的一般教学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往、 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实践活动。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内容或教学大纲,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能力,包括教材解读加工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 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学习中去。 教学组织能力是护理专业教师各项教学能力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就不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判断, 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和对自己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能力是护理专业教师一般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 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 了解护理专业教师教学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对教学材料、技术、方法等课程方面的评价可以不断完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护理专业教师要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自我评价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是基础,研究是动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升华,涉及教育教学研究和临床护理研究。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高校教学需要前沿性知识、研究性方法和创新性思维。国家重大的科技成果超过50%产生在高校。 为了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尤其重要。 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许多护理专业教师都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开展护理研究可以丰富其临床护理实践理论。

自我发展能力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转变,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也更具多样化和广泛性。 自我发展能力是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灵魂,既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实际需要。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制定的教育标准和世界一流护理院校的培养目标均体现出了重视专业价值观、人文精神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强调适应多样化卫生保健实践环境,突出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护理专业教师,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应为专业和自身的发展负责,不断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平和自身素质能力。

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的特殊教学能力结构

随着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开展,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教学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强调民主、平等,教学态度更突出情感上的沟通交流,教学内容多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这些都决定了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不仅须具有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更应具有护理学科教学活动要求的特殊教学能力。

生命关怀能力 护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实践的主体,是生命的存在。 生命关怀指充分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 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以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服务个体生命成长,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人文关怀方式。 教育关注的是人,是生命,是以人及其生命为核心的一种特殊教学活动, 生命关怀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 护理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脆弱的生命, 护理活动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保护生命、预防疾病、促进生命健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护理专业教师应具有生命关怀教育理念和生命关怀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正关怀,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的生活, 了解学生的需要, 为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方向,关心、尊重生命、人格和尊严,让学生感悟生命,也能够关爱他人,在关怀自己生命的同时对他人生命也予以关怀,塑造健康积极的心态,树立乐观的生命和生活态度, 从而培养出具有生命关怀意识和生命关怀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

情感对话能力 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强调,以让患者、社会、政府满意为目标,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关键是关注其情感,用“心”去和患者沟通交流,关心、理解患者,使护患关系融洽和谐。 情感对话是进行情感交流、心灵间真诚的相互对话。 师生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与信任。 对话不是一方的长篇大论,另一方的洗耳恭听,而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的双方各自表达心声,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 护理专业教师最关心的不应是冷冰冰的知识原理, 而应是情感、意志、直觉、需要等学生所关心的问题,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对话,使护理教学活动更具感染力, 促进学生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观点和看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通过师生、学生间的活动交流, 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形成“我——你”对话关系。 在充满爱、理解和尊重的氛围中,通过积极平等的对话,学生感受着教师的情感,教师感受、体验着学生的心灵, 实现真正的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主动更新知识观念,反思教学,强化个人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 通过平等对话的途径,用爱的情感去感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能发自内心关爱病人职业素质的护理人才。

评判思维能力 1998 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修订了《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将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护理本科毕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7 方面的要求,确定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境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时,能进行正确取舍。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解决问题和进行临床决策的基础, 是护士进行科学思维和行动,为病人服务的需要。 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是护理专业教师。护理专业教师应该是评判性思维的典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批评性思考,不断提出问题, 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合理的反思,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以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去处理问题, 以评判的态度让自己的信念和思想接受批判性分析。 只有护理专业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最佳的决策, 才能培养学生的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护理人员适应护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榜样践行能力 护理专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楷模。 护理专业教师的丰富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榜样践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和无言向导,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护理专业教师的行为习惯并认真效仿, 以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榜样践行能力是护理专业教师通过实践为学生提供关怀知识、行为、品质等是模范榜样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影响最大、最深的就是教师的言行和性格。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 人格是教师自身价值的标志, 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中介。只有护理专业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才能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护理专业教师应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将利他精神和人道主义价值观纳入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观察、感悟、体验和实施人文服务行为,以自身行动向学生展示如何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护理专业教师的言行应与所教授的内容一致,通过榜样作用与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护理专业教师具有关怀的动机、态度和能力,以实际行动向学生示范,以高尚的人格和科学精神来影响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给学生以被关怀的温馨感受,学生也会在感受中学会关怀,在护理实践中关心病人,成长为具有跨学科护理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1]徐辉.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邵艳.论高校德育的生命关怀[J].文教资料,2011(1).

[3]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宁艳花,买红娟,张琳,等.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教学因素研究[J].全科护理,2010,8(12).

[5]刘翠红,陈丽君.浅议高校教师人格的塑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1).

猜你喜欢
关怀生命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