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念下影视作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 22:47罗景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建构情感

罗景泉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汕尾516600)

对话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课程理念,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对话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情感的交流,从而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 影视作品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探索在对话理念下运用影视作品促进外国文学的教学,对于外国文学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对话理念下影视作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要在确定目标、创设场境、激发对话和建构生成等要素作用下发挥效能。

确定目标

任何教育工作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利用影视作品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应注重追求“感悟”目标的存在,让鉴赏者深入观察、用心体验、积极交流,让学生在感悟中建构生成知识、提高思想认识。 一方面,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异国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通过影视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原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原著的兴趣。 另一方面,引导鉴赏者掌握方法,品味优秀影视作品的语言,感受其艺术魅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审美能力。

课堂时间毕竟非常有限, 应根据教学目标安排选择观看整部影视作品或者观看影视片段。 如学习司汤达的《红与黑》,目标是要学生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了解现法国下层青年自我奋斗而遭毁灭的命运, 可以安排观看整部影视作品; 如果目标是要学生了解 《红与黑》的心理描写手法特点,可以观看“握德·瑞那夫人的手”等片段,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于连的内心冲突,了解这个平民青年与资产阶级、 伪善教会和复辟贵族之间与生俱来的矛盾,揭示于连复杂分裂的思想性格。

创设场境

场境是施加影响的地方, 如果想对人施加影响,就要构建好场境。 在教学中,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对话需要在特定的场境中触发学生特定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毫无保留地向教师和同学倾诉心中的疑问和看法。

(一)创设合适的物质条件和对话空间

物质条件对激发学生参与对话起着重要作用。 创设适合对话的场境,教师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布置一个舒适、愉悦的物质环境,如要寻找投影音响效果好的多媒体教室等;另一方面,是安排适当的课堂座位。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影视作品对话教学的课堂座位可以采用大组对阵型与小组讨论型相结合的方式来安排。 大组对阵型是按照教室座位中间的过道分为面对面的两大阵营,适用于辩论。 小组讨论型可以前后座6 人为一组,有利于轮流发言或自由发言。

(二)创设影视场境

选择影视作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场境。 当前影视作品资源丰富,有时候一部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 选择影视资料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忠于原著的作品,方便与原著对接,促使学生阅读和分析原著;(2)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作品,可选用原声电影;(3)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比如课时的长短等来选择作品或剪切作品的精彩片段。 当然,由于课时有限, 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播放完整的电影,所以可以更多地将影视片断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营造校园影视鉴赏氛围

可通过开展优秀的影视作品展播活动、在校园网开设校园影视专栏等, 推广外国文学经典影视作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品味。

激发对话

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 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介入、广泛参与,对话便无从谈起。 所以,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过分组促进对话

若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可能全班对话的参与率不高,可以通过分组将具有不同观点和经历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小组人数以5~8 人为宜。 由于分组之后人数较少,空间较集中,拉近了对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参与对话。 在小组讨论后,可组织大组交流或全班汇报。

(二)通过提问促进对话

激发学生参与对话更为直接的方式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向学生提问。 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话。如在欣赏《安娜·卡列尼娜》电影片段后,教师提问“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对话,一般可归纳悲剧的根源有内因、外因两个层面。

(三)通过动态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促进对话

这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是从动态教学中生发出来的,可以拓展原有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活跃多方对话,甚至达到教学高潮。

建构生成

利用影视作品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应以生成鉴赏者的反思能力为终极目标。 在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对话中建构生成知识、习得对话的能力。 学生在鉴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感悟,建构生成新的认识:一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建构,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情感也得到了建构。

(一)参与作品,实现对影视作品的建构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影视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空白”促使鉴赏者探寻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情感、经验参与作品建构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的召唤结构。 而鉴赏者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又带有自己的期待视野,鉴赏者就在影视作品的召唤结构与期待视野的融合中建构文本意义。 有效进行作品建构,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鉴赏前的知识积累 在鉴赏影视作品前学生大脑并非是“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经验图式”,即鉴赏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 所以, 要求学生在鉴赏影视作品时, 应具备以下知识:(1)要具备一定的影视基本知识。 学生要了解镜头、声音、蒙太奇等知识。 (2)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史知识。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 可在学期初公布必读书目,明确阅读要求,并把学生学业成绩与平时阅读鉴赏实践活动的考查结合起来,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并按等级给出相应的分数。

做好鉴赏前的点评工作 教师的点评对于强化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的“期待视野”,改善鉴赏方向具有重要作用,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历史背景、情节内容、主要人物等,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境,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比如,观赏《红与黑》前,要先介绍《红与黑》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在拿破仑失败、 波旁王朝复辟的黑暗统治时期,“红”与“黑”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等背景知识。 如果组织学生观看“握德·瑞那夫人的手”的片段,这就需要介绍《红与黑》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型的方向,引导学生理解司汤达心理描写的特点。

参与作品,激发质疑、想象、联想 鉴赏影视作品时,参与作品是基础。 参与作品就是观众对影视作品中形象世界的把握和开拓, 然后以作品和形象为镜子,烛照自己的心灵。 接受美学认为,影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结构”,为鉴赏者的积极参与留下余地。 鉴赏影视作品的对话,要以作品为核心,仔细观赏作品,理解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鉴赏影视作品,善于质疑、想象、联想是关键。 “质疑”能发现影视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等审美积淀,用主动的创造性想象、联想等方式消除、填充文本中的“空白”和“意义不确定”处,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主动建构作品。 如在观赏莫泊桑的《项链》时,对于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就完全可以通过对话,从人物的性别(包括个人的身体特点)、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阶级成分等各方面分析,对玛蒂尔德的行为就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就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就不会简单地认为是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二)完成超越,实现对自我情感的建构

超越是一种追求,一种突破,是一种心灵的充实和情感的升华,是艺术实践的目的所在。 所以,影视鉴赏的超越过程也就是一个情感建构的过程。 在鉴赏过程中构建学生的自我情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深入作品,解读情感 优秀的影视作品传达了社会文化信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体现出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 应通过观看作品,引导情感体验,解读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如观看《巴黎圣母院》时,体会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观看《俄狄浦斯王》时,体会人不向命运屈服,敢于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行为。

师生对话, 心灵交融 影视鉴赏对话教学正是以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中介,师生平等、互动进行情感对话,实现心灵的交融,从而建构良好的情感。 在促进学生对话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需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1)组织者。 必要时可在对话前提供对话的主题, 或创设场境, 或说明对话的基本规则和具体程序。 (2)点拨者。 当学生对话有困难时,要及时介入,或提供相关知识,或点拨思维困境,或指出理解误区,促使对话有效进行。(3)评判者。对话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协同自评,让教师、学生互相协助,对问题、知识进行评判,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建构生成知识。

课后延伸,提升情感 利用影视作品加强大学生的情感建构是以生成鉴赏者的反思能力为终极目标的。 所以,在鉴赏完影视作品后组织活动,深化对话,提升情感,使鉴赏向课后延伸,对建构大学生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利用校园网建立BBS 网上讨论专栏,要求学生在观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举行读书报告会,要求将影视和原作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评析能力。 第三,举办影视评论大赛,让学生积极参与评论,帮助学生提高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影视作品或片段可以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更丰富。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子霞.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影像文化[J].集美大学学报,2010(4).

[3]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亲,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建构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情感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