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学生生物素养为例

2013-02-01 22:47李云姝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生物模块教学

李云姝

(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 锡林浩特026000)

生物素养是生物教学应努力培养的素质之一。一直以来,一本书、一本教参、几个挂图和模型,就是生物课的代名词。不少学生认为生物课只需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兴趣,更谈不上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这样做不到学以致用,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因此,构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应积极探讨的问题。

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对于不爱学习、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教师与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最重要。

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是否学会了?这应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例如,生物课的重点内容“细胞的有丝分裂”,学生学起来很抽象,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先按照图片讲述,再让学生按照划出的重点记忆,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自学能力较弱,但这部分内容将来对医学等专业又很重要,如何将其简单化、直观化、兴趣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

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谈及此内容在将来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以引起学生重视,同时也了解一下背景知识,让学生有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其次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动态的画面了解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任务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利用手工材料设计或制作出细胞的分裂过程图:即用橡皮泥、纸张、彩笔等材料,表现出细胞及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教师对每组的成果打分、排序并录入期末成绩中,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将目标定位于运用所学知识,增加书本知识的亲和力

书本是语言符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以一种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的。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色彩斑斓。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不是相互为用、相互佐证的。他们很有可能在课堂上生存于书本世界,远离现实,而在课下生存于现实生活世界,不能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应该说与学生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割裂不无关系。

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有数学、有物理、有化学、有生物等。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了。

运用模块式教学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背景及练习基本技能。如生物基础内容中按照将来有利于与专业衔接的角度分为六个模块:模块一为生物都有死亡的现象——死亡机制与肿瘤的产生;模块二为生物体的生殖现象——生殖过程与治疗不育的关系;模块三为遗传现象——人类结构基因组的研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婴儿的疾病预测;模块四为细胞结构——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细胞的周期的调控与阻止肿瘤细胞的生成;模块五为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食物链的传递、种群密度的增加、种间关系的改变等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模块六为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神经、行为与医学。相应地每一模块都有学生活动。各模块对应的活动内容为:调查或关注身边老年人的常见病,了解他们的药物种类、作用,并制定出适合的营养餐谱;实际操作植物嫁接和扦插活动;开展禁止近亲结婚等有关伦理观和价值观等问题讨论;模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进行制作活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讨论。

通过参与以上活动,使学生完成如下目标:与各模块相对应,分别是:从乐观的角度学习生活中看似消极的内容;确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从整体出发看待问题等;了解影响生殖受阻现象的原因,了解独生子的社会现象;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物质怎样将生物信息代代相传,并了解现代医学借助于生物学研究来对疾病进行预测,从而选择不同的药物;从微观的角度学习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认识细胞的亚结构;了解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相互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到环境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认识脑的结构及功能,学习保护脑、创造脑。例如,通过学习模块一对于死亡机制有所了解,认识衰老与死亡的关系。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后,在生活中关心老人,了解他们的疾病及常吃的药物。在这一活动中,从乐观的角度去看待消极内容,确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做好相对于医学专业的知识准备。

灵活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学生的心理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也常常发出“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的感叹。应该说,学生心理上发生变化,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态度上与以前的学生有所不同是正常的,这恰恰说明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应顺应这样的变化,不能用旧有框架与模式来处理今天的事情,面对今日的学生。具体到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安排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活动。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者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更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是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体交流、共同探讨,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自主合作的学习是一种范围较广的有着共同性质的多种教学形式,如通过实施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在团队活动过程中研究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到专业课程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培养了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革新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一模块内容时,给学生的具体问题是:关注身边的老人及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加以分析。学生通过资讯大致对老人们的情况有一个了解;由小组决策这个任务怎么完成,由谁来完成,再列出详细的时间表与活动内容;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都一一记下,并将难以解决的汇集到小组中集中解决;任务完成,组内、组间、教师对此次任务的执行情况一一进行评价。

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几种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由于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在方法上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都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风格。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成就每一个学生

班级上课并不等同于全班集体教学,不等同于不能因材施教。集体教学、小组学习、个别指导都可以在现有的班级上课制中留有一席之地。以全班学生为对象的集体教学,可以达到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知识传输的目的,但不可避免会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由于学生一直处于静听的位置,所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受影响。个别教学是以学生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为出发点的,可以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使得教学对症下药,但教师花费在个别学生身上的时间会相应延长,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程,也会出现教学过程中的不公平。

教师在授课前要对学生全体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分出几个类别。如一类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较好;二类学习基础不好,但学习态度较好;三类学习基础不好,学习态度不好。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学生情况不同,教学目标就要有相应的调整。对一类学生要培养其创新意识;对二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让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三类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即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学生类别不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因人而异,要着眼于为学生学习服务,根据不同类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内容调整和组合,注意难度和数量。

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更为重要。对于第三类学生,要更多地给他们一份真诚和关爱,对中等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评价学生的好坏,不能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讲究评价标准的相对性,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不能一张试卷决定一切。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物素养培养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具备必要的生物知识,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使其在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即使课堂外遇到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疑问,也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要让学生对生物相关职业岗位要求有所知晓,为将来从事相关职业做好准备。

[1]关辉.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0,21(5):72-74.

[2]张桂敏.心理学、教育学案例教学研究[J].济宁师专学报,2000,21(4):89-90.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

[4]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

[5]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18.

[6]王珉.试论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J].师资发展研究,2000(2):32-33.

[7]朱正威.我和中学生物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17-18.

猜你喜欢
生物模块教学
生物多样性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第12话 完美生物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