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

2013-02-01 03:41唐德雪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黄蝶斗笠蟒蛇

题目

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解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是“追寻”,没有任何提示语和限制语,可以给考生提供广阔的构思和选材空间。为了审题准确,我们首先要理解“追寻”的本义:跟踪寻找、追踪查寻;为了扩大选材范围,我们再了解“追寻”的引申义:追随、跟随、追求、追忆、回想等;为了能够紧扣主题行文,可以在“追寻”的前面、后面或同时在前后添加词语,形成短语,确定写作的具体范围,如____追寻,追寻____,____追寻____。

要写出对“追寻”的感悟与思考,这样,文章才厚重。

例文一

追寻张子健

自驼铃声第一次迎着晨曦传至中原,千百年来就再也没停止过。

那清脆的“叮啷叮啷”声,是无数中原儿女的心率,吸引着他们向金色的西域,向梦的地方追寻。

公元前138年,一个正值盛年的男子,满怀抱负,肩负重任出发了。他所做的是克服一切困难,穿越大漠,联络大月氏对抗匈奴。他郑重地从武帝手里接过汉节,紧紧握住,不忘使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握,就是十年!塞外的风沙冷酷,塞外的匈奴无情。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途中被匈奴扣押,历尽艰辛终于设法逃脱,辗转多年找到了大月氏,带着符节返回长安。

这,是张骞。

犹忆出塞倾城送,他年回乡已陌然。十年沧桑符节老,曾经少年却白头。

为了和平,为了幸福,张骞在年少有为之时选择了出塞,追寻梦中的西域,追寻期盼的和平。

贞观年间,长安城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玄奘一人一马出了城关,他要去天竺,他要去游学。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风沙之途。日出则行,曙光给虔诚的他镀上了圣洁的金色;日落则念经,夕阳给他披上脱俗的红色。他没有地图,但他有梦的蓝图;他没有方向,但他忘不了自己朝圣的方向。他没有畏惧无边的大漠,他坚信,追求佛法之路是最光明最伟大的征途。不知过了多少年,他回来了。依旧是一人一马,却带回了经文,他带回的佛法惊动了整个大唐。后来,他又主持编著了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只身孤马寻菩提,归来悟得镜非台。山高水险心愈静,引他佛光做曙光。

为了佛法,为了梦想,玄奘毅然放弃荣华富贵,孤身求法,追寻佛的西域,追寻神秘的佛光。

抗战途中,他与西域独特的旋律结下了不解之缘,被那里独特的文化、动人的民歌陶醉的他不仅将自己的艺术生命留在了那里,将他的心与灵魂也全然托付大漠。老汉一生几度被冈,狱中磨难18年,却依旧不减他对大西北的深情。从《达坂城的姑娘》到《在那遥远的地方》再到《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全中国都沉浸在那神秘悠扬的西域旋律中。他深深地恋着那片土地,他将自己的一生富有艺术性地交给了西域。从此,他将他的名字、他的生命,谱成了西域民歌中最美丽的一段旋律。他,是王洛宾。

身归西域心追艺,六十老汉醉天山。九州笑唱异域曲,始知歌者沙里痴。

为了艺术,为了文化,王洛宾大半生留在西域,传播民歌文化,追寻淳朴艺术,追寻魂牵梦萦的旋律。

“叮啷叮啷,叮啷叮啷”驼铃声又响了。

新的旅程,我们上路追寻吧!

佳作点评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能写出如此有文化气息、历史厚重感的文章,实属难能可贵。

该文有如下“三美”:

一、脉络清晰之美。文章以在西域的追寻为主题,叙写了张骞追寻和平,玄奘追寻佛法,王洛宾追寻音乐艺术的故事,从古至今,内容丰厚,结构明晰。

二、表达典雅之美。对历史的描述概括凝练,生动形象。如“只身孤马寻菩提,归来悟得镜非台。山高水险心愈静,引他佛光做曙光”这类句子在文中俯拾即是,具有古文的典雅之美。

三、立意高远之美。文章篇幅虽短,表现的主题却深刻厚重,涉及政治、宗教、艺术。

总而言之,该文表现了小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唐德雪)

例文二

追寻周笑阳

哦,那是什么?

少年疾走追黄蝶

我的眼前,是一只黄蝶。

它周身金黄,在半空中翩翩起舞,灵动的身姿仿佛童话中的精灵。金黄的翅膀向上扬,在阳光下现出半透明的黄色,那颜色,好像是薄云遮住太阳时的颜色,灿烂却不刺目,梦幻但不模糊。

蝴蝶如一朵飘在空中的油菜花,忽高忽低,蝶翼上下颤动,很有节奏感,像是能听见什么天籁之音一般。

我不禁走近它,想近观这天生的舞者,可黄蝶却轻巧地一振双翅,飞向远方,我加快脚步,急急地追寻着它。

我疾走追寻那抹金黄,可它却像是在戏弄我一般,在我面前不紧不慢地飞着,感觉那么近,却又那么远。忽然,脚下小路一转,眼前一片点点碎碎的金黄。

散入田野斗笠间

那是一片田野,春耕的人们正戴着金黄的斗笠劳作。

黄蝶像是很喜欢那些金黄,缠绕其中,高高低低地飞着,时而隐没在金黄的斗笠问,时而又出现在以禾苗为背景的绿色中。

我的双眼追寻着那抹金黄,也注意到了劳作的人们。

他们正在插秧,动作敏捷、姿势灵巧,虽辛苦劳作,脸上却有笑容。是期待的笑吧,春天总是充满希望的。他们的笑,在金黄的斗笠映衬下,闪闪发光,让我竟一时忘却了本来追寻的那抹金黄,只是凝神看着……

咦,那抹金黄怎么会动?

在那纹路分明,如黄色的布条编织成的斗笠中间,一抹金黄游弋其中,我骤然醒悟:是那只蝶!那蝶似在斗笠间玩儿腻了,又向远处飞去。

我加快脚步跟上,继续追寻那抹金黄,但还是回想着田野中那道金黄的风景线,脚步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一些。

走着走着,小路断了。眼前是一片金黄的海洋。

众里寻它千百度

这是一片怎样的油菜花田啊!

金灿灿的黄色布满了我的整个视野,却好似还不满足,仍争先恐后地挤入我的眼中。风一吹,黄色翻涌,像是灿烂的阳光流泻了一地。我抬头,避开花,追寻那抹金黄。

那只蝶悠悠然地飞入油菜花田,满目的金黄让我的追寻颇为费力。它时高时低地飞,我本想等它静落在一朵花上时好好儿观察,但它却像脱离茎秆儿的花朵,怎么也不肯安定下来。

我转回头,将它暂时抛至脑后,观察起身边的油菜花来。

一朵一朵的油菜花很小,嫩嫩的黄,并不耀眼,像是一颗颗小星星连缀在一起。花蕊很细,怕是和那只黄蝶的触须一般吧。虽然,一朵花很小,但是朵朵相连就编织出了一块漫无边际的锦缎,将人包裹在其中。我渐渐忘了那抹金黄。

蓦然回首,美景却在追寻途中

起风了,花朵浮动,让我忽然想起了那抹灵动的金黄,再想追寻,可发现,它已隐匿在这花海中,难寻踪迹。

本来应觉得很遗憾,但是,没有。回想起一路的风景,突然觉得蝴蝶的金黄色光芒并不能比得上那斗笠、那菜花、那一路的美景。

也许,那抹金黄只是一盏引路的灯吧!春天的美景怎能是它那一抹金黄所能概述的呢?

我最终仍未能追寻到那抹金黄。但,我想我已追寻到了那抹金黄所指引的明艳的风景。

也许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在追寻的途中,定能领略到比追寻目标更绚烂的风景。

佳作点评

这是一篇文质哲俱佳的作文。

所谓“文”是指文章的结构形式、语言风格、修辞运用等。本文采用四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叙写了追寻那一抹金黄的过程,使文章脉络清晰;语言清新优美,描绘细腻动人,如一幅幅风景油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娴熟。

所谓“质”是指文章的内容,文章叙写在追寻一只黄蝶的过程中随着黄蝶的飞舞行踪欣赏到春耕的人们劳作的动人景象、金黄的油菜花海等,这样的选材不落流俗,体现了小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审美体验。

所谓“哲”是指文章蕴涵的哲理思想,追逐小黄蝶这是不少孩子都有过的可爱举动吧,但少有如笑阳同学这般能从中体悟出深刻认识的:也许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在追寻的途中,定能领略到比追寻目标更绚烂的风景。

(唐德雪)

大材小用

追寻赵禹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低声吟诵着妈妈推荐给我的《蒹葭》,猛抬头,透过纱窗,我仿佛看见一位伊人海藻般的头发与她娇小的背影。我站起身,想要脱离这纱窗的束缚,去探寻她的内心世界。

她执著,生来就有一股倔劲儿。与我年龄相仿时,她去山上采茶叶,就算等到月上东山,饥肠辘辘,也要将一畦茶叶采完,否则就不回家。她勤劳,无论到了哪个小伙伴家,那家总会变得窗明几净;她顽皮,总喜欢蹭着竹竿,抢摘各家的丝瓜。

儿时的她,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凡事总要探个究竟。这也使她经历了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

一天,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山道上,哼着山歌,一路小跑着。忽然,她的视线转向山道的梯田上,视线里出现了一只昂首挺胸的“野鸭”。它伏在一片杂草丛中,抻着脖子。过去只听大人们说过,这一带有野鸭,自己从未见过野鸭的真面目,好奇心驱使她慢慢地靠近它。当离“野鸭”还有五六米远的时候,她几乎要晕过去。因为,眼前出现的并不是“野鸭”,而是一条将近2米长的蟒蛇,它正吐着鲜红的芯子,在原地一伸一缩,似乎还用挑衅的眼光看着她。血液似乎就在那一刻凝固了,她变成了一尊雕像,只有眼珠子还在转动、转动……慢慢的,看蟒蛇没有进攻的样子,她敛声屏气,盯着那条蛇,一步一步小心地摸索着向后退,退出将近四五米的样子,那条蟒蛇,还在那里优哉游哉地吐着芯子,只是没有了刚才嚣张的敌意。抓住这一时机,她慢慢地转过身,猛然加速,一溜烟儿地往山脚下跑。确定已逃出蟒蛇的攻击范围了,她才告诉山下的村民,山上有蛇。但依然不敢大声说话,只用手势来表示。等村民们明白过来,抄起家伙来抓蟒蛇,还没等大家靠近,这条出来望风的蟒蛇骄傲地甩了甩长长的尾巴,在半空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逃之夭夭了。一阵水花声响后,一切平静下来,这时,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是青春的主人,在班中,她一直担任班长,是一只称职的领头羊。她,是班中的精英学子,是老师的掌上明珠。她,从弯弯的山道中走来,最终走上了神圣的讲台,她就是我亲爱的妈妈。

她悄无声息地将脚步落在平凡的道路上,我却听到了坚实的回音。她的沉稳,教会我踏实做事;她的执著,遗传给我倔强的勇气;她的诗意,引领我叩开文学之门;她用她的一切向我昭示:无须等待阳光的温暖,只须静待雷电奏响青春的乐章!

这一刻,我彻底领会她的教诲,我定会一直追寻着她的脚步,从这次的期中考试失败中走出来,从浮躁中走出来,并且走得认认真真,走得踏踏实实!

佳作点评

在一般人眼里,妈妈的形象总是唠叨型的,慈爱型的,作文往往描写妈妈怎样无私关爱着孩子,但这位妈妈却给人独特的感觉。没有过多的说教,在小作者吟诵妈妈推荐的诗歌中,妈妈的气质与性格跃然纸上,然后顺理成章地将妈妈年轻时的轶事娓娓道来。本文是母亲节前夕老师布置的作业,与妈妈交流,了解妈妈的故事后写作文。所以情节真实鲜活,别具一格,流露出小作者对妈妈的敬佩之情。

(苗文娟)

猜你喜欢
黄蝶斗笠蟒蛇
蟒蛇为什么不会被猎物噎死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
墙角的花
斗笠
奶奶的斗笠
汉字买斗笠
好饿好饿的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