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困境与对策

2013-02-01 08:58王小青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中小学农村

王小青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育发展与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促进其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把教学视为一种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专业成长也越来越多的被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我国共有中小学教师一千多万,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居多,占80%。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基础教育的质量。想要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教师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性群体,其生存状态和职业发展必须被关注。

一、农村小学专业成长的困境

1、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薄弱

农村小学教师学历不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但很多教师却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够用,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工作上不积极不思进取,殊不知他们的专业知识已经陈旧,知识结构已经老化,早就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和新课改的要求。也有的老师认为与城市教师相比,大家做的是一样的工作,面临着一样的挑战,承受着一样的压力,得到的报酬却大相近庭,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农村小学教师处于教学的第一线,积攒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专业知识的欠缺,无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难题,空有实践经验,没有丰富的理论作为依托,很难得到提高。

2、外出培训机会少,培训形式化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就职之前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师范教育,获得教师从业资格才能上岗。教师专业成长是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终身化的学习过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中小学继续教育的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中专项列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方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足,经费紧张,使得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农村教师数量少,一个教师往往承担着几个班的教学工作,在时间上也限制了教师的外出培训。

教师培训的形式化问题普遍存在。大多数培训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走过场。培训内容虽然先进,但不能联系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学实际,无视城乡差别。教师虽然掌握了先进的理论,但是很难真正运用到教学中去。只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

3、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少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教学反思、伙伴合作、行动研究、个体的学习、师生的互动团队学习、网络探索学习、校本教研活动、科研项目研究等。在农村教育环境以及硬件不足的局限下,教师专业成长往往只是简单的老师之间相互的评课、议课、说课、互相之间提些意见看法。同一学校同一层次间教师的互动,很难跳出现有的水平,达不到提高。农村小学中也鲜有学校开展科研活动,有的也很多是空架子,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活动。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1、树立教师的教育信仰和“自我更新”的意识

教育信仰是教师在工作中满怀信心、充满激情的源泉,有教育信仰的教师能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永不止步。在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可以排除畏难情绪、避免消极影响。在工作中通过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实录等来改进教学、学法,解决教学问题,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当教师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获得他人认可的时候,自我成就感增强。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当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成为内在动机时,才能实现其根本意义上的成长。

2、改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质

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去农村进行支教,安排师范生去农村进行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采用定向培养的方法给农村小学补充新鲜血液。农村小学教师可以从新教师身上获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新教师也可以从老教师身上取经,实现共同成长。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也可以减轻他们的教学负担。

3、丰富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视野,普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意义、途径与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加强城乡教学间的交流,区域内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农村小学也已经有了电脑等设备,构建网络交流平台,鼓励教师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自己的学历水平,利用网络资源,如下载课件,教案和课堂实录等。

4、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保证其工资水平与当地区域发展水平相匹配,完善住房和养老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能留的住老师、留得下优秀老师。教育部门应对农村小学教师编制进行调整,增加在编老师的数量或实行全员在编制、岗位责任制,对不能胜任其本职工作的老师,可进行转岗或再培训。

5、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和教研模式

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教师的能力发展之上的,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一个积极的开放的氛围。建立校本培训模式来弥补农村小学教师外出培训难的困境。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学校向教师提供书目,要求教师制定自学计划,定期组织交流,并进行绩效考核。开展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教研模式,组织教师收集、筛选身边的问题,共同研究,讨论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提升。案例、问题和培训内容都来自学校,教师可以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实践中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中小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