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与高职学生学习

2013-02-01 08:58张丹叶牡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高职学生

张丹 叶牡丹

【摘要】自我效能感影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本文讲述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及探讨如何让学生增加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英语教育要满足社会对高职应用型人才的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达到“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但是,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兴趣缺乏及学习目标不明等问题,导致高职学生极不愿意进行英语学习和应用。研究者发现,高职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自我效能和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必然的关联,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和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有一定关系,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学生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增加自我效能感。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有人把它界定为: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个人的认知和其他内部因素、行为三者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其中人的思想和信念对行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这些信念中,他又强调自我效能的影响。自我效能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宰,它在人们做出选择决定时发挥了核心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失败,力图实现成就目标。为什么具有同样智力和技能的人在同一任务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自我效能。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研究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

三、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以往英语学习成败的经验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常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这是与他们以往的英语学习经验有关的。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不断成功的英语学习经验会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相反,不断失败的英语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一旦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降低,但是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且会泛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

2、成败的归因方式

归因(attribution)是指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推论。归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养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认为影响归因的几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高职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很难对自己英语学习进行正确的归因。如果学生把英语学习中的成功归于运气好,题目简单这些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等内部的可控因素,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教师的评价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高职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教师观点的影响,因为教师是拥有评价才能的个体。教师的赞赏,会使学生提高自我效能的评估。在学习上他们会主动寻找并采用更好的学习策略,付出更大的努力以期待更大的成功。

4、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

学生生理状态影响着他们对英语知识的加工和对经验的回忆。在英语学习中,难记的单词,复杂的语法结构以及听力、精读、写作等任务都会让学生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判断,从而使自我效能感增强;焦虑不安反而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5、他人的经验

这是学生通过观察旁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这对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观察学习对于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种是社会比较的过程,给予同学比较的方式,其表现判断自身的效能;另一种是提供信息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同学的表现中学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当学生看到与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同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会觉得自己也有获得成功的希望,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1、体验成功

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时,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一,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的确定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依照不用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英语活动和测试题型,让每个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二,过去英语学习的失败经验要最小化从而尽可能减少学生的失败体验。这要借助于归因理论。正确的归因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过去的失败是导致未来成功的有用经验。有必要引导学生把过去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外部因素,则预期经过努力后下次很可能成功。

2、同辈指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能力、经历、个人特征上相似的同伴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现代的学习论认为知识的建构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学习中的合作互动有利于学习者在略高于自己现在水平的学习中登上一个新水平。因此,英语教师按照学生的自我意愿和学习成绩组成学习互助小组,根据各组学生的能力制定适合的课堂活动,创造一个与学生成功几率高的学习环境。学习上互助、互相辅导、同辈指导从心理上就存在一种优势,学生易接受、同辈的进步归因小组的功劳,用他人的成功替代自己的成功。增强学生的问接经验,让学生看出与自己能力和价格特征相近的同伴的进步和成功,从而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言语的权威性。另外,并非所有表扬都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也并非所有的批评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对容易完成的任务所做的表扬或对没有真正的成绩所做的表扬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贬低性的批评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建设性批评隐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对能力的肯定,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醒

为了减少对自我效能感消极的情绪影响,教师应采用技巧帮助过分活跃和过分焦虑的学生减少压力,教会他们放松。创造活跃而富有挑战性的课堂环境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辅之教师对英语学习者的表现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评价,能促进和谐的学习关系的形成,促进对有价值的实质上的任务的成功完成。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习者能充分地学习,因为他们被视为有能力的人,能够理解学习任务的要求,感知到任务的挑战性,因而相信自己在付出相当的努力后会取得成功。活跃而轻松的课堂气氛使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受到鼓励,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他们的自我效能会随着更多地参与英语活动而加强。

五、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给予学生自己负责自己学习、体验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机会,培养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结合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采取措施,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此促进和发展自主学习,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全面拓展社会适应力。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高职学生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