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引语和俗语的口译技巧

2013-02-01 08:58曲倩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俗语口译

曲倩倩

【摘要】口译教学实践中涉及到大量的汉语引语、俗语,处理不好就无法达到更好的口译效果。本文通过列举口译实践中的实例,探讨常见的口译技巧。

【关键词】口译;引语、俗语;口译效果

口译是指用口头表达形式,将源语信息转换为译语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按操作内容,可分为礼仪口译、宣传口译、会议口译、会谈口译等。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文化和结构差异,汉语引语、俗语在口译时需要使用特定的技巧。另外,口译不同于笔译,具有现场性、即时性和个体性,在口译过程中,准确和流利是首要的标准,意即在短时间内准确传达源语的语义信息,因此在不同的场合之下需要使用口译技巧来处理。

一、引语

由于文化传统和习惯,中国人在描述某个场景时,喜欢引用大量的四字短语或者双音节的形容词进行渲染,如神采奕奕,玉兔,祥龙等等,也喜欢引用一定的引语或者俗语来使表达生动传神,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就可能是画蛇添足。段连城先生曾请一位美国记者看过一篇“词藻华丽的宣传品”的译文,那位美国人读后的评语是“充满了极度夸张,使人不知所云,而且令人发笑”(段连城,1992)。因此,在实际的口译过程中,采用一定的口译技巧来处理类似的引语或者俗语才能达到预期的口译效果。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二、口译技巧

1、虚化处理

(1)“今年确实是我的本命年,我也在这里祝我们的祖国,祝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如虎添翼、蒸蒸日上”(2010年3月7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答中外记者问)。

Asyousaid,indeed,Iwasbornintheyearofthetiger.Ihopethatourgreatmotherlandandourfriendshipandmutuallybeneficialcooperationwithothercountrieswillforgeaheadwiththevigorandvitalityofthetiger.

所谓虚化处理就是把具体概念概括化。这里“如虎添翼”属于形象词语,即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其字面意思为“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但口译的时候仅仅翻译出字面意思与语境不符合,应该进行虚化处理,将具体形象背后的比喻意义译出,因此口译人员将其与“蒸蒸日上”合在一起译为forgeaheadwiththevigorandvitalityofthetiger.

(2)战士们直向敌人进来的沟口飞跑,不管三七二十一,……是沟也跳,是崖也跳。(杜鹏程,《保卫延安》)

Hisunitrushedtowardsthemouthofthegorge…Theyletnothingstopthem.(沙博理译)

“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是“不顾一切,什么都不考虑”或“不问情由”,不能按照其表面意思进行翻译,应该将具体概念的抽象意义翻译出来。

(3)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只好如此了。

Asthecontracthasbeensigned,what'sdoneisdoneandcantbeundone.(刘季春,1996:90)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也是一样,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无法再改变,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需要将具体的概念抽象化,也就是实述虚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口译准确的标准,也不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

(4)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选自2011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

Wemustreinforceourconfidencenomatterhowhighthemountainis,onecanalwaysascendtoitstop.

总理的首席口译员张璐并没有将“华山”具体翻译为“MountainHua”,原因或许是:在场的大多数记者都是外国人,他们并不一定知道或了解华山具体有多高有多险,因此张璐准确把握了总理原话的语义,很得体地采用虚化的方式完成了此句。

2、只译意思,不译形象

(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作为口译人员则应该采用具体的形象“鹬蚌”和“渔翁”隐去,只翻译引语的意思,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因此可以翻译成:aquarrelwhichbenefitsonlyathirdparty,或者借用英语中一句相应的俗语:Whenshepherdsquarrel,thewolfhasawinninggame.

(2)在2011年答记者问中,温总理一开始就引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自勉: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意为为政好比务农,要战战兢兢,有始有终。这一段现场口译员的翻译是:Idomyjobasdiligentlyasafarmertendstohisfield.Ihaveitonmyminddayandnight.IworkedforitathoroughplanningfromthestartandImdeterminedtocarryitthroughtoasuccessfulend.

三、结语

笔者总结近年来的口译教学实践,结合汉英口译中常见的引语、俗语实例,旨在说明在汉英口译实践中,虚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翻译方法之一,还可以省去不必要的形象,只译意思。借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并实现更好的口译效果。

猜你喜欢
俗语口译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数字俗语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浅谈口译教学中的译前准备与百科知识积累——以口译教学中的科技主题为例
韩国俗语翻译中的几点问题——举例分析中韩国俗语的误译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