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真爱促进学生发展

2013-02-01 09:33张春梅冯秀云
黑河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室师生

张春梅 冯秀云

作为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蹲下去与学生说话,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可亲可敬的人。

一、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小A的家长对我们说,孩子在家里说老师很像他的妈妈,并不是长得像,而是行为和动作很像,老师有时摸摸他的头,有时拍拍他的肩,还有的时候帮他整理衣服,有一次老师表扬他,说他很有潜力,努力学习后一定是最棒的。一句话、一阵掌声、一次喝彩都会给学生带去无穷的力量,鼓励是人生中相互支撑的拐杖,它总在汹涌的波涛中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人们的信心。小A同学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非常优秀,他的作文曾多次发表,不仅在学校获得了三好学生、优秀解说员等光荣称号,还被中央驻黑龙江省记者站聘为小记者,在2001年度被评为中央新闻单位驻黑龙江省优秀小记者,并颁发了徽章和证书。据调查,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和老师没有心理距离,这样的学生学习劲头高,学习成绩较好;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一般,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老师也很少提问,这样的学生属于中等生;还有少部分的学生与老师关系紧张,厌烦老师,上课时不是看课外书就是开小差,学习成绩较差。可以看出师生情感关系的好坏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改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教师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教师个人素养,适当幽默一些

小学生喜欢能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成年人,老师让学生敬佩,学生就会听老师的教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知识,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会使教师的形象受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和判断的科学性,这些都需要教师以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如教学“米与厘米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教室长8( )。有个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教室长8厘米。”笔者借机“幽了一默”,“哇!我们竟然坐在一个不到文具盒长的教室里学习啊!那不都成了小蚂蚁了!”学生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然后通过米尺的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改正了错误,拉近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

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新学期开学不久,笔者发现班级小C同学从来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课下单独找到她,抚摸着她的头发,语气温和地问:“你愿意告诉老师你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吗?”她低着头,仍然不说话,“你看你长得多漂亮啊,你的嗓音也一定很好听,而且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知道的知识和懂得的道理也越来越多,如果你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一定很好,你能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吗?”她点了点头。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笔者先是很在意地看了她一眼,之后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排有几名同学?”她好像鼓足了勇气,举起了小手,对于这样一个既简单又贴近生活的问题,她回答得非常正确,得到了表扬并收到一朵小红花,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渐渐地,她上课主动发言了,还积极参与集体的各项活动。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就会有极强的亲和力,教师可以和学生聊天、交朋友、说悄悄话,以此调控课堂,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四、创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

在一些小学里,教师的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把知识作为“圣旨”强加给学生,教师“统治”着课堂,没有争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现在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这要求教师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资源。在“给小动物找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几个找不到“家”的算式,学生都形象地说这些算式没地方去,是因为它的主人不爱劳动,没有房子造成的,多么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啊!教材就像一本没有写完的小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师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产生师生共鸣。

作为教师,我们会继续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个人素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自由民主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室师生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