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3-02-01 09:33修国权
黑河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生会学习动机素质

修国权

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脑筋,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感,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预习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一、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一)内化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会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答案。对于未能解答的问题,学生会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性地重点倾听,思考自己的答案与他人答案的一致性,以及区别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都处于一种自主、投入的状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辩析学生有了主动的愿望,学习成为一种被认可、被尊重、被信任的过程,学生会为这种价值而不断追求。

(二)进行自我探索,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探索,已经解决了一些浅显的问题,对于疑难或者思路不清晰的地方,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听课时,学生会自动把注意力集体中预习过程中没有弄通弄懂的地方,从而使听课的目的性更强,学习的效果更好。

(三)获得练习机会,学习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上课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一来可以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总是由反映快、接收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的不良现象。经过预习,学生有了自己动手动脑训练的过程,有了对答案探索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拥有了这样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预习可以使学生进行学前检测

(一)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做到手、眼、心和口并用,对课文内容进行读、思、问、记。对于所预习的内容不要求学生完全弄懂,但对于不清楚地方要及时进行标注,帮助自己在听课时重点关注。

(二)认真读完预习内容,重点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在第一步思考的基础,学生要带着问题仔细读书,对于新出现的知识要考虑与原来知识的联系点,对于旧知识如果有模糊印象要赶快加以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转71页)

猜你喜欢
学生会学习动机素质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