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3-02-01 09:33程学友
黑河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音高音乐课形式

程学友

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既要有教师精准的引领,又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更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充分展示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热爱音乐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音乐课教学呢?

一、更新问好方式

音乐课堂的问好方式往往千篇一律,学生已然没有什么新鲜感,如果教师采用师生歌曲问好的方式进行,势必会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暗示音乐课的来临。教师可根据班级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创作问好歌,唱出班级的特色来,或启发学生自主创作,轮流使用学生的作品。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上课的好奇心和期盼值大幅上升,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创作思维和求知欲将会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释放。

二、注重知识积累

音乐课进行中所有的说、唱、弹、演都离不开音乐知识的积累,因此,音乐教师要在课程开始的一个时间段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音阶、音准、音高和节奏等课堂常规训练。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生学习音准及掌握固定的音高,利用节拍器稳定学生的节奏,挑选班级中七个个子不同的学生扮演七个固定的音阶,学唱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哆来咪》,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音阶、音高,演唱形式可以是学生分角色唱、师生分句接唱、两声部三度和声演唱等。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奠定基础。

三、更新导入方式

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预习新课,搜集与新课相关的资料,请学生以讲故事、做游戏和舞蹈等形式参与到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来,不固定谁来讲。这种导入方式的运用,使每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彰显“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会同教师的点拨与调整,学生在听故事、做表演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学生的茫然与畏惧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四、改变分句口授

音乐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聆听、模仿音乐的能力,以听赏为主,启发学生分析理解音乐,根据乐意划分乐段,分段学习,以听弹琴、赏录音和看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多角度的音乐情感体验,并以擂台赛的形式展示自己听赏的结果。教学中可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式,促进生生合作与交流。学生当老师,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口授学习时间,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提供展演平台

教师要善于挖掘班级的特长生,引导学生根据歌﹙乐﹚曲所表达的乐思,创编符合乐意的演唱方式和舞蹈动作,使其带动班内其他学生的参与。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的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二度创作的能力,多推选学生到班级、学校、社区和大型文体活动中去锻炼,使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学到的技能得以展示。在同学、家长和社会的掌声中,学生们的表现欲和创造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释放,学生才会更加热爱音乐课。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音高音乐课形式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