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2013-02-01 09:33郭淳
黑河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教学效果动作

郭淳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情感教育功能,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呢?

一、热爱尊重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地学习。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比如,我在教六年级学生仰卧起坐时,为了让每名学生都能达标,我在动作标准上和起卧次数上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但对于考核,我又会考虑男女生的生理差异,进行分级练习,逐步提高起卧次数,对于有心理压力的学生还会给予必要的引导,使之克服畏惧感。

二、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充分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在指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比如,在进行运动教学之前,我都给学生介绍该项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益处等,让学生懂得学好该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此之后进行现场教学,通过教师规范的讲解、标准的示范、细心的指导和学生刻苦的练习,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身体素质。

三、创设良好环境

在教学中,如果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会更有学习兴趣。在有些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器械体操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有不顺心的事而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甚至发生事故。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耐心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进行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鼓起勇气、增强信心,以更好地完成所学动作。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切忌粗暴指责、讥笑、讽刺和挖苦学生。

总之,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开展情感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培养,有效地施以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教学效果动作
清明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本期导读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