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2013-02-02 04:37邹蔷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脑心蛛网膜下腔

邹蔷薇

急性脑卒中可使全身各器官及功能发生改变,甚至导致各器官功能障碍,心脏是最易受到侵犯的器官之一[1]。脑心综合征(CCS)是指各种急性颅内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内炎性反应等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类似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2]。本文对我院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CCS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4例脑卒中患者,诊断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或腰穿检查证实急性脑卒中[3]。脑出血142例,脑梗死7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其中合并脑心综合征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63.8±7.1)岁;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原无冠心病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符合脑心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

1.2 方法

1.2.1 心电图 患者入院时及第3、7 d复查心电图,并且均持续48 h心电监护。

1.2.2 实验室检查 患者于入院时及第3、7 d清晨空腹采血送检血清心肌酶谱。

1.2.3 治疗 ①脑卒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吸氧、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护脑功能、保持电解质平衡和防治并发症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予尼莫地平和止血药;脑梗死者酌情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②脑心综合征: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均立即行心电监测,酌情予抗心律失常药,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时予电复律或电击除颤;心肌缺血者予扩冠脉、降心肌氧耗等抗缺血治疗,心力衰竭者予强心、利尿等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 本组资料中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13.39%,142例脑出血患者中,22例(15.49%)出现脑心综合征,79例脑梗死患者中,6例(7.59%)出现脑心综合征,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6例(18.18%)出现脑心综合征,说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有无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病死率比较 34例脑心综合征患者中,12例死亡例,死亡率为35.29%,220例无脑心综合征患者中,13例死亡例,死亡率为5.91%,说明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较复杂。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丘脑下部、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高级自主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调节紊乱有关。脑干、丘脑本身病灶及其邻近部位卒中后缺血、缺氧,导致脑水肿,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脑干及丘脑下部,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引起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本组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说明出血性卒中患者对心脏的影响比缺血性卒中患者要大。可能原因是:脑出血致颅内压急剧增高,颅内血肿等对脑组织或神经传导通道产生直接的机械损伤。本文结果显示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说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常常影响心脏功能,降低脑灌注,减少脑血流,进而加重脑原发病变,影响患者预后。

总之,急性脑卒中可引起心脏损害,不仅使卒中病情复杂化,而且有时是脑卒中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脑卒中的急性期,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特别加强对心脏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以提高急性脑血管病的生存率。

[1]黎立明,刘见民,蔡文波.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3):189-190.

[2]孔静波,刘书红.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2):47-48.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12(6):379.

[4]步文广.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166例临床回顾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0.

猜你喜欢
脑心蛛网膜下腔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