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策略

2013-02-02 07:48李世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药事药剂科基层医院

李世林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药剂科,河南郑州 450003

基层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策略

李世林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药剂科,河南郑州 450003

本文将作者在基层医院药剂科的工作经验和在基层医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中找出基层医院药剂科的工作思路与发展方向,指出只有转变观念,抓住重点,向临床倾斜,才能使药事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基层医院;药事管理;临床;提高

在人类历史上,药事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时期[1],中国的“药事”则来自宋代《册府元龟》一书,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药事工作[2]。其实,中国真正的药事管理是起始于我国1984年的《药品管理法》的颁布[3],随着卫生部在2011年7月1日实施的新的《医院药事管理规定》等政策,我国的药事管理工作在新世纪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2010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基层医院的总数己达5万余所,担负着全国2/3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若按50%以上医疗费为药费[4],药事管理水平的提高,则标志着全国大部分人口的身体健康会得到放心的药学服务和正确的药物治疗,所以搞好基层医院的药事管理,显得尤为急迫。伴随时代的进步,药学服务逐步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以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为目的的药品保健模式[5]。中国二级以上医院由于规模、人员素质相对较好,药事管理较为完善;基层医院则因条件相对较差,管理上会有很多问题[6]。从笔者的工作经验与基层医院的检查情况来看,只要抓住要点、分析形势、掌握策略,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就会与大医院的水平同步,同样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完善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于基层医院,完善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药品管理法》颁布以来,特别是2002年新的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与实施了《处方管理办法》、《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办法》及抗生素和特殊药品管理等多项规章制度。药事管理工作也必须在这几项核心法规的规定下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自己单位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必须以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规范,使遵守制度成为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例如特殊药品、毒麻药品的管理,在平时就要养成一人掌管钥匙,另一人负责保管密码的双人双锁制度,这样检查的时候就不会因此细节而扣分;处方的审核与校对也一样,基层医院缺少有资格的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校对,也很少有能力将调配与调剂分开,因此,可以将工作流程整合,为减少差错,处方审核可以提前到划价阶段。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试、考核,将合适的制度和流程落实到位。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证[7],但18.75%的基层医院和社区没有相应的药事管理制度或没有将旧的制度进行修改[8-9]。因为只有合适的制度,才能有在此制度下工作的合格人员。如果制度不健全,人员的行为就无法规范,工作人员素质不可能有提高,药事管理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2 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

2.1 人才培养

药学专业是近二十多年来一个快速发展的专业。由于历史原因,基层药事人员的素质相对于其他医务人员有所偏低。药学教育在人们心目中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医院领导心中,导致药剂科在人力资源的选择和分配上,没有超过院领导的权力,基层医院药师数量不够,一般只占药学从业人员的 28.1%~73.6%[8,10],虽然从 2004年开始,国家下发了《处方管理办法(草案)》,并且《处方管理办法》于2007年正式实施,规定了药学人员的资质问题,但办法中没有规定对医院院长的处罚,从药人员质资仍然没有得到重视。这种情况只有药剂科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并且要让从药人员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来满足资格的要求,如鼓励执业药师考试、鼓励成人教育,以及在行政管理上对科室奖金进行二次分配等措施,激励从药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之尽快取得相应资格,并在专业水平上得到提高。

2.2 人才贮备和人才梯队建设

做好人才培养只是人才计划的第一步,要使单位药学事业得到长期、持续发展,就要有正确的管理思路,并要求每位药剂人员都要转变思想,更新服务理念。让更科学化、专业化、多元化的药学服务在新时代孕育起来,就要做好人才的贮备工作[11]。要从招聘新人开始,逐步培养年青人才,按年龄、工作年限、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将德才兼备的人才安排在重要岗位,保证药事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3 做好协调

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第一位的,生产关系第二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在医院工作中,医院及其药学事业要发展,生产关系要素同样重要。药剂科的工作是为了临床服务,属于二线科室,而当面对患者时,又是一线科室,因其牵涉到药品的采购问题,又直接受院长的领导。所以协调好科室内、科室间及上下级的关系是做好药事工作的关键。

3.1 科室内的协调

主要是合理的安排人员,知人善任。药剂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在管理上的不同在于各小组间或各职能岗位间的分工不同,其他科室都是同样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去做,而对于药品的管理,无论人员如何精简,都不可能做到药品的招标采购、贮存、保管、养护、调剂、调价、不良反应监测及对患者的药品保健由一个岗位来完成。因此,做到科学使用人才,由合适的人去做适合的事情,使德才兼备的人才受到重用,有德无材的培养使用,有材无德的限制使用,无材无德的坚决不用,科学用人,减少矛盾,减少内耗,药事管理工作才能更容易开展。

3.2 科室间的协调

药剂科应做好与各临床科室之间的药品供应,及时掌握临床大夫的治疗需求,和主要的大科室主任保持良好沟通,把握有关专业药品治疗的发展和使用趋势,及时介绍和反馈药品信息。在沟通的过程中让临床科室了解药事管理的特点,使之理解和支持药事工作。

3.3 做好上下级的协调

做好上下级的协调是药事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院长的理解和支持,药事管理的水平才能更容易的提高,因为院长掌握全院的资源。首先是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重要的是上传,即及时反映情况,汇报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药事规定,院领导只有了解其重要性才会作出更多有利于药事管理的决定,比如医院药事管理方面的软、硬件建设,如药品库房的面积、新进人员选拨和进修安排,甚至是奖金分配等。目前按国家要求,虽然应该限制药品收入的增长,但药品收入仍然是医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即做好药事管理的同时,为医院增加药品方面的创收,以此做为医院药事管理的立足点,会更容易地与院长做好协调与沟通工作。

4 结语

药事管理在我国属于新兴科学,属于社会医学和管理学科的三级学科[12],与国外相比相差很远,特别是基层,由于药事管理在观念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工作模式的不同[13-14]。随着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药品加成政策逐步退出医院利润收入机制,因此在工作中就要立足于单位实际,通过药剂科药学人员的积极努力,争取成为临床用药的参与者、咨询者、研究者和监督者[15],改变过去药学人员只是药品的提供者、分装者,要从对患者的服务只有在窗口的10~20 s的时间转变为用自己的专科优势、知识优势与医院中各专业人员如大夫、护士共同面对患者,直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药学服务[16]。也只有尽快融入临床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单位药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在医院工作中的有利地位。

[1]杨书良,刘兰茹.药事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

[2]吴永佩,颜青.试论医院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一)[J].中国药房,2004,15(7):406-408.

[3]Jiang Bin,SUN Yuan,Chen Jing,et al.Current issu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building the discipline[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5,14(1):61-64.

[4]冀玉梅,刘延梅,郭朗.浅谈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76-1978.

[5]李良桥,苗立新.新形势下医院药剂科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6):576-577.

[6]朱连军.目前乡镇医院药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企医刊,2007,20(6):90-91.

[7]宋茹,迟归兵.军队医疗机构制剂室验收问题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6):575-576.

[8]吴汉青,高文学.社区诊所药剂管理规范情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OO6,4(6):31-32.

[9]刘金萍.基层医院药剂科现状与药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124-125.

[10]张煜新,翁德新,白秋香,等.镇卫生院药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药业,2007,16(8):53.

[11]祝安.论新医改政策下的药剂科发展方向[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1):116.

[12]储文功,裘雪友,陈静,等.从美国药事管理学科的演变谈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3):178-179.

[13]娄月芬,张健,王晶,等.在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学习临床药学的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2):247-248.

[14]方宇,黄泰康,杨世民,等.国外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5):395-398.

[15]张斌,金鑫,王志睿,等.医院药事管理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J].2010,17(9):899-900.

[16]沈健,陈友亮.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探讨[J].中国药房,2010,21(26):2488-2490.

The strategy of pharmacy management of pharmacy department in primary hospital

LI ShilinPharmacy Department,the First Clinic Department Directly Under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3,China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of pharmacy department and the inspecting result of the problem in primary hospital,finds out the future idea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harmacy department in primary hospital,and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harmacy management,pharmacy managements in primary hospital must change it's concepts,grasp the key point,incline to clinical.

Primary hospital;Pharmacy management;Clinical;Improvement

R954

C

1674-4721(2013)02(c)-0169-02

李世林(1967-),男;职称:副主任药师;职务:科长;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2012-12-11 本文编辑:袁 成)

猜你喜欢
药事药剂科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