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药热敷在新医正骨科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013-02-02 10:41高亚男张亚军李卓姜婷婷谢云辉赵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水泡局部部位

高亚男 张亚军 李卓 姜婷婷 谢云辉 赵丽丽

外用中药热敷是在热疗基础上运用中医中药理论做指导,将中药碾碎装袋,浸泡后放入蒸锅,使有效成分得到释放,用毛巾包裹热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护理中药热敷的患者上百人次,患者治愈率达80%以上,好转率达20%以上,疗效十分满意。现将外用中药热敷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2月我院新医正骨科病房开设以来,接受中药热敷者已达上百人次。其中最多的疾病是腰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约占住院总人数的70%。病程7 d~20年。

1.2 方法

1.2.1 中药热敷方 疾病不同,药方也不同。以腰间盘突出症为例:威灵仙15 g透骨草20 g仙灵脾15 g川乌g草乌各15 g麻黄10 g桑寄生15 g伸筋草20 g仙茅15 g狗脊15 g独活15 g细辛9 g,药袋用水浸泡30 min后,去除多余水分,放在蒸锅内蒸20 min(第二次使用时加热8~10 min即可)。

1.2.2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暴露患处,护士戴双层手套,将热敷袋用长镊子从锅内夹起,等到温度降到患者能耐受(38℃~42℃为宜)时用干毛巾包裹敷在患处。为防止热量散失,药袋外面可用塑料包裹,但与皮肤接触面不用塑料相隔,以免影响疗效。药袋降温后可再蒸,反复使用。一日两次,需间隔6 h以上。一次20~30 min。中药要2~4 d更换1次,以保证疗效,用后放阴凉处保存。15日1疗程,2~3个疗程。

1.3 护理措施 ①创造安静、舒适的热敷环境,用屏风遮挡。讲解热敷的功效、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②提前了解病情,明确热敷部位。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找准痛点。但有的疾病热敷部位并不是疼痛部位,而是需要热敷该病的根源。例如腰间盘突出症,要热敷部位并不是有疼痛症状的臀部或腿部,而是腰椎。热敷温度38~42℃为宜,用大毛巾覆盖暴露部位,随时关闭门窗以防感冒。③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定时巡视,按时翻动药袋,随时观察局部皮肤,若出现灼痛、红肿、水泡、红疹、瘙痒等过敏迹象,应提高警惕,暂停热敷,报告医生给予正确的处理。局部出现红肿、瘙痒者可以涂抗敏止痒霜。如有水泡出现,但无破溃者,局部涂碘伏并保持清洁、干燥,较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液,创面可自然暴露,慢慢就会干燥结痂。并注意每日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3~5次。水泡破溃者涂碘伏消毒后用烤灯照射,并严格注意创面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等到皮肤完全愈合方可继续热敷。④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头痛、头晕、血压骤升、过渡出汗时立刻通知医生。⑤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易消化,少油腻,多饮水,防便秘。⑥加强消毒管理,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治疗结束后在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后开窗通风。室内物表每日用含氯制剂擦拭2次。药袋应定期更换、清洗并消毒。

2 注意事项

对心功能不全、急性炎症、失血失水、冠心病、孕妇、过敏体质、重症脑血管疾病及反应迟钝者慎用。严禁在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热敷。皮肤有炎症、感染、破损或过敏者禁止热敷。热敷结束用干毛巾擦干药液,嘱患者4 h内不要用水清洗患处,以维持药效。热敷时间长短应严格遵医嘱,不是越长越好,以免导致局部肌肉变性。局部封闭后应停止热敷1 d。

3 讨论

外用中药热敷的配合治疗使新医正骨疗法疗效进一步提高。分析其作用机理:中药借助热力可开放皮肤毛孔,使毛细血管充分扩张,中药的有效成份由皮肤毛孔直接渗透到病变部位,迅速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使局部神经末稍的压力有效解除,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变得松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无毒、无痛、有效,是辅助新医正骨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中药热敷护理程序是保证患者安全、使中药发挥最好疗效、促进疾病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水泡局部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