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工业脊梁——四川灾区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

2013-02-12 09:23曾峥
中国西部 2013年13期
关键词:绵竹德阳新兴产业

文/曾峥

正在运行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机供图/德阳市委宣传部

几年灾后重建,在灾区工业脊梁重塑的过程中,一个个产业转型升级园区,一个个产业合作园区在灾区工业版图上奋力崛起。援建者与灾区人民一起,胼手胝足,一砖一瓦重整破碎的河山,一锄一犁再造美好的家园。在重建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谋求振兴,在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我省的共同努力下,灾区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走出一条“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经济发展与人文宜居和谐融合”的发展之路。

工业重建中,就四川全省看:一是总量扩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40亿元,同比增长23.5%;二是位次上升,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第8位;三是贡献提高,2010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4%;四是效益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突破1000亿元,达到1469.5亿元。就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和阿坝6个重灾市(州)看,2010年,6个重灾市(州)工业增加值总计达到2706亿元。

四川提出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支撑在产业,核心在工业,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借势园区谋划产业转型升级

重建不是对过去的复制,而是在重建中实现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产业升级。

绵竹

绵竹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地震中,工业特别是重装工业和磷化工损失严重。在产业重建过程中,绵竹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在对口援建省份的帮助下,立足于自身产业基础,凭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之机,整合各方资源,将产业重建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结合起来,加快产业聚集,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产业优势转化,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产业聚集化,拓宽产业链。由于东汽的异地重建,加之剑南春、龙蟒等企业在地震中受到较大影响,绵竹灾区必须思考和实施一条新的产业发展之路。绵竹市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和震前产业基础,科学规划,对产业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将食品工业、磷化工业、机械精加工和建材业等作为产业重建的重点,通过江苏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新市工业园和拱星工业园“一区四园”的打造,加强产业发展园区化管理,增强原有产业集聚,拓展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

资源整合,促进磷化工产业升级换代。在磷化工方面,绵竹以新市磷化工产业园区为平台,通过集约式经营壮大产业链。通过资源整合,极大激发了磷化工业重建的激情,提高了磷矿开采水平和利用水平。同时,磷化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也将有利于磷矿企业与磷化工业企业进行整合,通过集聚化经营,有助于德阳磷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磷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十二五”期间,绵竹还提出了“1235”战略——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建成一个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培育3个过百亿元的工业支柱产业,打造一个产值达500亿元的经济开发区。作为灾后重建过程中绵竹工业新的引擎,绵竹经济开发区正成为绵竹工业发展的强劲推力。

阿坝

同样,作为重灾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1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达59.09亿元,比震前的2007年增长84%。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5户,实现工业增加值47.5亿元,比震前的2007年增长75.9%,比上年增长30.4%。工业经济的主导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4%,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州经济快速发展。

阿坝州按照“扩区强园、一园多点”和“工业北上”“腾笼换鸟”“合作建园”的思路,企业园区化、工业集聚集约化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截至2011年底,以茂县土门、汶川漩口、理县下孟等集中区为支撑的阿坝工业园区基本成型,工业企业在重建中转型升级,产能规模、科技含量大幅提升。至2011年底,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园区累计引进杭州士兰LED芯片制造基地、苏州德尔集团四川营销总部及生产基地等71个项目,协议引资170.9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项目52个,协议引资144.65亿元;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1个,协议引资158.25亿元。

广元

2012年,广元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90.8亿元,增长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1.5亿元,增长18%,实现税利总额48亿元,增长33%。

广元川浙合作产业园,现入驻企业18家,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5亿元,可解决约5000人就业。供图/广元市委宣传部

德阳东汽大型燃气轮机转子吊装。供图/德阳市委宣传部

广元市按照“5+2+1”的总体构架,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电子机械、建材、金属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产业,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作用,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发展效益,强化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确立工业的主导地位。

青川县工业企业震后几乎没有一家能正常生产。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根据灾后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工业企业发展,帮助青川产业重建。其中,“川浙合作产业园”是浙江支援青川在广元市郊外建设的飞地工业园。

到2020年广元市城镇人口达到1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以工业为主导推进“两化”互动,到2020年全市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5个(其中广元经济开发区超500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40户以上(其中超50亿元企业6户),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在48%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崛起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凸显出四川新一轮发展的优势。

德阳

对此,德阳早已有所行动。瞄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领域,德阳高起点、高水平编制了《德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设立了总规模为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重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五大重点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发展。

在2012年的第十三届西博会上,德阳的签约项目中,涉及到了重大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等多个领域,投资额度大,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手笔引进,进一步成为德阳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其中包括:

香港清华同方在罗江兴建3C产业园项目,广东信义玻璃投资20亿元在德阳经开区兴建节能环保特种玻璃项目,韩国SK集团成都爱思开希恩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说明会上与德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德阳大力发展了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并加快向太阳能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延伸,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同时,德阳新材料产业正强势崛起,形成了合金材料、新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以及从动植物中提取医药中间体以及后续高科技产品的生物医药材料,正加快建设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德阳工业正在由传统优势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转型,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德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迅速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1年底,德阳市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2户,规模以上16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0.7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18.8%。

德阳的目标是,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30%。

阿坝

阿坝州坚持“工业强州”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集约发展”之路,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为抓手,做大工业规模总量,提高工业效益质量,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

围绕铝、锂、硅、电子、人工晶体和氯酸盐六大产业,通过链式、循环、环保发展,最大限度地延长产业链,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间的循环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能耗和减少“三废”排放,全力打造低碳、清洁、循环发展的绿色加工业。主要包括:努力形成水电能源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及系列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培育资源与产业优化配置的铝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延伸锂产业链,最终向新能源锂电池发展,努力打造国内最大的锂盐生产和锂系列产品加工基地。围绕湿压永磁铁氧体发展塑磁等向转子、微型电机组装生产和研发生产摩托车电机、汽车电机延伸,最终到整车组装,创建中国西部具有竞争力的磁材电子产业基地……

在保护环境,推进水电资源有序开发的前提下,继续加大水电资源开发力度,壮大水电清洁能源工业。到2015年,全州水电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左右,力争水电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45%。在阿坝州进一步扩大风光互补区,在牧区形成风能、太阳能并网发电能力,在全州提升风能、太阳能应用水平,加大应用产品推广力度。

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翻两番以上,阿坝州工业增加值达到2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

既要GDP,也要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城市圆梦、产业谋变……从传统工业城市突围而出,坚定向宜商宜业宜居的现代城市迈进。一个美丽、幸福的四川,一个充满信心奔小康的美好家园,正立体呈现在人们面前。

猜你喜欢
绵竹德阳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四川绵竹红岩什邡式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大德如阳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车祸
盗墓黑手伸向汉晋“绵竹城”
试论绵竹年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启示
编委点击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