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革命的一串密码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2013-02-14 00:47谢涛
检察风云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克维尔大革命密码

文·图/谢涛

2012年底到2013年初,有一本书开始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干部群体中流传,从纸媒到网媒,有关它的介绍和分析可谓是连篇累牍。一时间,《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让许多人尚感陌生的书,成为坊间各色人等关注的对象。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本书就有了中文译本。具有史学或政治学背景的人,多半是知道托克维尔的,若是学世界史或政治学,其著作甚至是必须精研的。只不过,这仅仅只是限于学术界的小范围而已。直到2012年11月底,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一次会议上亲自推荐此书,这本书的知名度才迅速冲出史学爱好者的小圈子,成为社会舆论和公共领域的聚焦点。为什么一本生涩厚重的西方史学经典,能突然间在当前功利之心充盈的社会中风靡呢?这其间,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思想和现实背景呢?

众所周知,革命,是近现代中国,乃至近现代世界的不变主题之一。一部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说到底,就是一部革命史,从封建时代的农民革命,到蕴涵着近现代思想启蒙的资产阶级革命,再到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时代的风云诡谲,小人物的辛酸苦辣,无不被革命的巨浪裹挟前进。世界也是如此,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到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再到俄罗斯的十月革命,一部世界史的重要节点,几乎都是由革命来标注的。可是,究竟革命的真谛是什么?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还没有定论。亚里士多德认为,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手段。古罗马的史学家认为,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美国的政治学家认为,革命是权力转移的方式。而最被我们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一种诠释,则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是政治的最高行动。

《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法)托克维尔译者:冯棠出版:商务印书馆

在托克维尔这个虔诚的自由主义者眼中,革命却有着非同一般的不确定性,正义与邪恶、妥协与暴力、自由与独裁、民主与专制、理想与现实,这些截然不同的面向,或许都会以革命之名显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席卷欧洲大陆近半个世纪的大革命,它的惨烈,它的多变,它的持续之长,它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近世以来,世界革命长征路途中的一个灯塔。通过对这个复杂案例抽丝剥茧式地考察,《旧制度与大革命》不仅为我们展开一轴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而且为我们细致解读革命提供了一串密码。

密码一:革命的目标可能是崇高的,但革命的成果却不一定有多崇高,某种程度上讲,它甚至是旧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书中,托克维尔历数法国革命之后的种种“异化”——“一个比大革命所推翻的政府更加强大、更加专制的政府,如何重新夺取并集中全部权力,取消了以如此高昂代价换来的一切自由,只留下空洞无物的自由表象;这个政府如何把选举人的普选权标榜为人民主权,而选举人既不明真相,又不能进行选择……它还取消了国民的自治权,取消了权利的种种主要保障,取消了思想、言论、写作自由。”

密码二:旧制度和旧习俗的强大惯性,让革命过程异常惨烈反复。托克维尔认为,革命虽然是要推翻旧制度和旧习俗,但是,任何革命之后的政权却不得不建立在旧制度和旧习俗之上,这也就使得新政权看起来比旧政权强大百倍,可同时,却有着不可避免的弱点。这一弱点,往往会让革命成果的巩固显得很艰难。

密码三:革命的爆发经常很诡异。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预兆通常令人难以把握。通过对大量文献和保密文件的分析,他揭示出革命爆发的几大诡异之处:革命一般不在旧制度积弊最大,人民所受苛政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它往往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大革命爆发的节点,一般不是旧制度最衰弱的时候,反而是其最繁荣的时候;有时候,统治者为减轻人民负担而进行的改革举措反而会激怒人民,成为革命的导火索。

密码四:基于特权之上的阶级分离和分化,是革命的催化剂。书中列举了大革命前法国阶级分离和分化的种种情况。比如,英国的贵族与平民是可以通婚的,而法国却不能。在英国,贵族们承担着很重的公共负担,而法国的贵族,哪怕其早已潦倒不堪,也可以免税。正是这种阶级分离和分化,使法兰西丧失了凝聚民心的基础。大革命浪潮一来,这座看似宏伟的君主大厦自然顷刻就倒塌了。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隐藏的革命密码,远不止以上四个,本文只是寥举数例而已。结尾之处,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这本产生于150多年前,影响西方社会一个多世纪的史学著作,为何在当下的中国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呢?我想,原因无非只有一个,就是“以史鉴今”。一方面,这本书有利于我们反思中国百余年来接连不断的种种“革命”,从而避免再次陷入“革命”的怪圈;另一方面,掌握革命的密码,是绕开革命,促进改革的关键。当下的中国,社会背景复杂,社会矛盾激化,某些弊端凸显,如何打破特权,消除特殊利益群体的阻碍,已成为我们下一步改革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恰如法国大革命给我们所昭示的:改革开始上路,民意早已打开。繁荣的时代让越来越富足的人们越发追求公正和平等,越发在乎权益和表达,这就必然对政府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漠视这一切,那么,历史的悲剧难免会重演,这无疑是大多数人所不愿看到的。借用书中所言:一项本来只需要“耐心、机智”和一点一滴积累就能完成的事业,难道非得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来突然造就吗?

点 评

托克维尔的著作与《古代城市》一起,是19世纪所产生的最新颖与写得最出色的历史著作。

——卡米耶·朱利昂(法国著名历史学家)

他第一个证实法国革命不仅仅是决裂、颠覆、突如其来,而且部分上是折磨旧制度的各种倾向的发展。

——阿克顿勋爵(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革命原因的最深刻的分析。

——罗伯特·厄尔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猜你喜欢
克维尔大革命密码
密码里的爱
密码抗倭立奇功
身份平等与法律规制——以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理解为解读视角
论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密码藏在何处
法国大革命
托克维尔的书生意气
夺命密码
三大革命在今天叠加
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大革命失败前的“二七”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