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紫砂“龙行天下”之创作

2013-02-22 14:43吴芳娣
江苏陶瓷 2013年2期
关键词:行天下制壶紫砂壶

吴芳娣

(宜兴214221)

紫砂制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宜兴紫砂壶秉承天地精华和人类智慧结晶,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特色,实用的品茶功能以及深入浅出的文化内涵,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为世人所推崇与喜爱。

紫砂壶造型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历代制壶艺人发挥聪明才智,不断赋予紫砂壶全新的艺术生命,砂壶形式千千万万,却无时不带给人们美妙的韵味,这种韵味来自其造型、装饰所承载的视觉美感,并伴随一壶茶道而散发出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时至今日,紫砂壶造型在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的环境中不断迸发出新的诠释,形态各异的壶型也从一个深层侧面反映了当今制壶艺人们的心态与境界,但紫砂工艺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是否能够留芳青史、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依然是作品形态是否始终立足于壶型基本理念,服务实用、贴近需求。

基于这样一些思考,设计制作了这把紫砂“龙行天下”(见图1),通过实际尝试来加强自己对紫砂艺术的深入探究,从而更进一步地形成个人艺术观念,以期使个人壶艺创作更具客观理性及使命感。以下则谈一谈关于“龙行天下”的创作。

在设计之初,为了更好地体现一把壶的内在格调,对传统紫砂壶造型及装饰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最终确定遵循传统的设计理念,即:运用传统壶型元素将“龙行天下”的各个特征自然组合,使其流露出和谐统一的韵味,不失精、气、神,更于悠然古韵之间散发出厚重、庄严的艺术质感。

传统的紫砂壶型大致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光器再细分则有圆器与方器之别。“龙行天下”主要采用圆器与花器装饰相结合的造型方式,以简练的圆器作主体形象,以龙形装饰为显著特征,繁简相融,布局安排精推细算,同时也表现对此壶造型的独特见解。整器采用原矿紫砂泥制作,盖身相嵌一体,壶身浑如一颗圆珠,壶之重心则在壶身中央,再由圈足托底,显得稳健庄重;壶身饱满醇厚、光润如玉、仪态从容,充盈着天地丰沛之精气;壶盖、身、圈足线条明丽、干净利落,流露着浑朴苍劲、明快典雅的美感;壶嘴与壶把蓄势而出,两相配合,在与壶身连接处分别塑以龙首装饰,巧似蛟龙戏水、气贯长虹,圣龙滋养万物的祥和之象温馨呈现;壶钮装饰一条祥龙盘旋于上,高昂着的头颅跃然眼前,斑驳的龙鳞生动逼真。花器装饰之龙形,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整体造型紧扣“龙行天下”的主题。整器虽为传统之法塑传统之形,却继承了传统的底蕴和沉静,又焕发出简约大方、生动形象、华贵典雅的艺术个性。

与此同时,“龙行天下”将实用功能放在首位,壶因茶而有了造型机能的真正作用,因而整个壶型极为完整。流线形的设计理念在壶嘴、壶把上得到充分呈现,壶流微曲向上,保证了出水的流畅性,而大圈把切合前后呼应的流水形倾茶之势,妙趣不言而喻。圆珠形壶身饱满不突兀,柔和自然并满足贮茶水的需求。造型细节体现思维,更体现对艺术的认真诠释,此壶将传统造型元素合理地组合搭配,强化了品茗的功效而不失偏颇。

紫砂壶艺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集功能美、视觉美、情感美等一体,一把好壶就像一条生命,更似一个文化缩影,器皿与艺术之别在于情感的升华、文化思想的提炼。在曼妙的紫砂艺术之中,人文价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为了追求更高的壶艺素养,赋予作品人文内涵往往能起到提升境界的重要作用。在“龙行天下”创作之初,吉祥喜庆、豪迈气魄的寓意便已注入其中。无论在作品名字上的“龙”之体现,还是具体到造型装饰上对“龙”的诠释,“中国龙”的形象始终不离主题。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图腾,华夏儿女无不满怀崇拜,更自称“龙的传人”。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即承载着国人祈盼龙腾吉瑞、国家兴盛的美好祝福,“龙行天下”将这种文化情结转换于艺术作品里,使中国龙的雄浑、中华民族的气魄、盛世之蓬勃深深地打动拳拳赤子之心,人文内涵自然流露,艺术价值自然提升。

紫砂“龙行天下”从传统元素中提炼造型个性,追求在具体形象上的艺术美感,同时从传统文化中提升内涵意境,追求附在抽象中的文化意趣。功在壶外、意在壶中,造型与文化内涵相辅相成,构成了作品永恒的魅力,而每一把壶都是制作者心血智慧的结晶,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信息。

猜你喜欢
行天下制壶紫砂壶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爱行天下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脑力达人大闯关(二)/佚 名独行天下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