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管理分级与标识设计

2013-02-26 14:31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马子腾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3年4期
关键词:标识符布线线缆

文| 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马子腾

综合布线管理分级与标识设计

文| 德特威勒电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马子腾

所谓综合布线管理就是借助一些逻辑或者物理工具与方法,对综合布线的线缆、路由、空间、端接点等进行有逻辑、可查询、可扩展、易维护的控制手段。通过综合布线管理,对综合布线所有基础设施进行标识,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使得维护人员通过这些标识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找到目标。

《综合布线系统白皮书》中关于综合布线管理的描述引用了TIA/EIA 606A中关于基础管理标识的内容。《综合布线安装与施工白皮书》中同样也引用了TIA/EIA 606A的内容,为标识、记录、图纸、报告和工单制定了方案。

1 综合布线管理分类

布线管理分为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逻辑管理,一种是物理管理。逻辑管理是通过综合布线管理软件与电子配线架相互配合来实现,是目前发展较快并逐步流行起来的一种管理方式,它通过以数据库和电子版建筑图纸为基础制成一套运行在管理软件之上的管理文档,实现数据录入与导出、网络安全监控、链路实时监控、端口以及无源设备信息查询等功能,使用户随时接收最新的电子数据文档,相比物理管理更为方便、快捷,但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能力。

物理管理是现在普遍被维护人员所接受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纸质文档,按照严格的编号方式对已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所有资源进行记录并形成后期维护文档。物理管理不能实时监测线路变动,不能完成网络状态监控,需要人为地对所有发生变更的信息进行更改,是要求所有维护人员必须去更新、遵守的纸质文档,不能有第二份(即便有也必须实时同步更新),要确保综合布线的惟一性,同时维护的内容、信息要做到及时通知,避免发生操作失误等问题。

计算机的出现,让一些纸质文档变成了电子文档,它被存储在电子计算机上,但即便是在电子计算机上也必须实时核对纸质文档,一旦两份文档有不统一的地方,就很难区分哪一份是正确的,它是目前状态的真实反映;反而言之,相比较与纸质文档,电子文档也有很多优点,如快速查询、及时方便更新等。

逻辑管理是综合布线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减轻维护人员压力,减少维护成本的主要途径,是绿色城市建设首要推荐的综合布线管理方式。

2 综合布线管理等级

依据《综合布线系统白皮书》中关于综合布线管理等级的定义遵照TIAEIA 606A标准,TIAEIA 606A中定义了四个等级以适应电信基础设施的不同需求。

一级范围:包括单一电信间(弱电间)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

二级范围:包括一栋建筑物内有多个电信间(弱电间)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

三级范围:包括多栋建筑物内的多个电信间(弱电间)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

四级范围:包括多个场所(本地或异地)或建筑群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

每个级别中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要求如下:

标识符:是指明基础设施的每个组成部分的惟一标识。

记录:包含与每个标识符有关的信息,以及来自记录组的报告和绘图信息。

标签:是附着在被识别组件上的标识符的物理体现。

正确选择管理级别的方法,囊括了综合布线的选择、基础设施的规模大小以及复杂程度等问题;同时可预见的扩充也是选择管理级别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级系统大多服务于单一的电信间(弱电间)内的配线装置,其容量通常满足小于100个工作区用户。如果布线系统使用者最初计划设置一个单一的电信间管理系统,而预期将扩充为多个电信间时,则在布线系统管理初期就应采用二级管理系统,这样既满足于目前单一电信间的系统管理与扩充,也满足后期扩展为多个电信间的系统管理与扩充。

对于第二、三、四级管理应当设计为可升级的,同样也允许扩充,且在升级和扩充的过程中无需改变现有标识符或标签,实现平滑过渡。

一级管理必须针对单一电信间以及电信间内安装的配线设施进行服务。因为只有一个电信间,所以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标识符来区别其他各个电信间,也不需要对垂直子系统以及楼宇子系统的布线系统或其他简单的线缆路径进行管理。如果甲方或者业主方希望能够管理线缆路径以及防火位置,则应使用二级管理。一级管理通常使用纸版文件系统或通用电子表格软件。

二级管理必须针对单一建筑物内多个电信间进行服务。二级管理包括垂直子系统、多点接地、接地导体的连接系统以及防火的管理,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可扩充。二级管理通常使用纸版文件系统、通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特殊线缆管理软件。

三级管理定位于一个建筑群,其中包括建筑物(设备间和进线间)和户外部分的管理。三级管理除包括二级管理的所有元素外,还包含建筑物和建筑物间布线系统的标识符(建议路径和空间及户外部分的管理)。三级管理可使用通用电子表格软件或特殊线缆管理软件。

四级管理满足多场所布线系统的管理需要。四级管理包括三级管理的所有元素外还含有每个场所(本地和异地)的标识符,广域网连接的标识符也可计划在内。四级管理可使用通用电子表格软件或专用的缆线管理系统软件。

3 标识设计

综合布线标识系统的实施是为了给用户在今后的维护和管理中带来最大的便利,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网络配置时间。对于所有需要标识的基础设施都要有布线标识,每一根电缆、光缆、每个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每条敷设管线等所组成部分均应给定惟一的标识符,方便工作人员查询和维护。

所使用的惟一标识符必须是采用同一类别、相同数量的字母和数字等标明并按照一定的模式和规则进行标注。所使用的标识材料必须按照“永久标识”的概念来选择,至少标识的寿命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寿命相对应,且符合UL 909标识并且要达到环保ROSH指令要求。

标签材料的选择需要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的粘度适用于不同的粘贴表面。对于电缆标签需要有一个耐用的底层,适合包裹且能经受弯曲,其透明尾部长度能够包裹电缆一圈或一圈半。水平和主干子系统电缆的每一端都要有标识,而且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其管道末端或结合处也应有相应的额外标识。面板以及端接点标识必须惟一,且包含空间以及路由信息,同时空间标识必须在醒目位置。

表1为TIA/EIA 606B标准对综合布线管理级别及电信基础设施采用的标识符要求设计。下面将通过一个“四级管理”的应用案例说明每一个标识符的使用和设计过程。

假设ZTN集团目前在上海和苏州有园区,而且每个园区都有一栋以上的CBD是属于集团所有,为提高办公效率等,需要整合所有网络为一个整体的局域网,那么对于ZTN集团的IT部门来说,就需要将综合布线系统通过一套可行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从每个工作区的面板编号开始,能够通过标识系统一目了然地查询到它的所有路由走向。如图1所示。

编号方式定义:

(1)所在地建筑物标识符为“S”。编号按照地域进行编号,如SH、SZ。

(2) 建筑物标识符为“b”。编号方式有很多,可以按照建筑功能进行编号,如:能源中心EC、数据中心DC、客服中心CSC、写字楼CBD等;可以按照建筑名称进行编号,如东方明珠DFMZ、梅山大厦MSDS等;也可以按照GB 50311-2007中关于机房的定义来编号如BD01、BD02等。

表1

(3)建筑物各楼层弱电间编号为“ft”。可遵循GB 50311-2007中的方式编号,如FD01、FD02等;可以利用楼层数来进行编号,如CSC2L.1、CSC2L.2等;也可遵循TIA/EIA 606B中的规定,如1A、2B等。

(4)机柜编号方式建议按照TIA/EIA 942中规定的方式进行,在TIA/EIA 606B中也有相应的介绍,可按照机房平面图从左至右为AA-ZZ,从上到下为01-99,取坐标进行编号,如AA01、AB02等;在机柜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字母代表一个机柜,如A、B、C等。

(5)机柜内配线架的编号方式按照机柜的高度单元进行:位于AA01机柜26U的配线架如AA01-26U等;也可以按照高度单元标号对于不同字母进行标记,位于AA01机柜26U的配线架可标注为AA01-M等。

(6)位于配线架上的每个端口的编号则需要按照端口顺序进行编号,不过需要携带表明此端口是光口还是铜口的标识,如12口是铜口为C12,21口是光口则为F21。

(7)面板属于工作区,它的标识信息实际上就是这个面板下面的模块信息,标识信息包含所属的弱电间以及具体哪个配线架的哪个口,所以标识1A-AA01-M-C12表示这个面板下的模块是端接在1楼层A机房AA01机柜M配线架(26U)的第12口,是铜缆点。

(8)建筑物内水平线缆标识为“ann”,其应该和面板的编号相对应,可以做相应的简化,只要达到一目了然即可,如1A-AA01-M-C12。

(9)建筑物主干线缆标识“ft1/ft2C”,代表从“ft1”到“ft2”的第几根主干,如果是光缆或其他以线对传输的主干,可以在其后再加字母“n”,变成“ft1/ft2C-n”的标识方式,如1A/2B-1-12,这代表1楼机房A到2楼机房B第一根主干线缆,为12芯或12对线缆。

(10)建筑物之间主干线缆标识“b1ft1/b2ft2C”, 与建筑物内主干线缆的编号方式基本相同,如果把线对标识也带入其中,那么就变成“b1ft1/b2ft2C-n”,其中“n”代表的是线对编号,“EC1A/DC2B-1-12”代表能源中心1楼1机房到数据中心2楼B机房的第一根主干线缆,为12芯或12对线缆。

(11)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的编号有固定的名称标识为“TMGB”,只需要把楼层和机房编号加入其中即可,如“1A-TMGB代表位于1楼层B机房的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

(12)局部等电位联接端子板也有自己固定的名称标识为“TGB”,只需要把楼层以及机房编号加入其中即可,如1A-TGB代表位于1楼层B机房的局部等电位联接端子板。

(13)建筑物内部、外部用于走线的管、槽部分推荐也按照同样的编号方式给予标牌式或标签式的标记,方便物理路由走向的跟踪和维护。

(14)用于专网或广域网连接的线缆也需要用比较清楚的标签进行标识,通常情况下广域网用WANn表示,专网用PNLn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我们在给每个实体进行标识时有多少种方式和方法,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且必须遵循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规则,如果使用英文缩写,那么所有的标签都遵循缩写规则。如果使用汉语拼音缩写的方式编号,那么所有的编号方式都应该遵循汉语拼音的缩写规则。不能一部分使用英文缩写,而另一部分却使用汉语拼音缩写。

所有已经规定的标识使用规则必须在系统内被任何人遵守并延续,直到本套综合布线系统结束为止。所有已经完成的链路以及所有实体的标识必须有文档或者电子管理软件记载入档,每个新增、替换、废弃的标识都必须及时更新并记入管理文档,确保任何维护人员只要有这套记录档案,就能够了解目前所有标识管理的状态。

4 应用举例

对于ZTN集团而言,上海园区的DC1与苏州园区的DC2构成异地备份数据中心。上海园区内,FD与BD之间、BD与DC之间有异地链路备份。DC1下连接多个BD,每个BD下连接多个FD,一般情况下,楼宇设备间为BD,楼层弱电间FD,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各个编号标签内容与含义如表2所示。

5 结束语

表2

综合布线管理在布线系统中必不可少,标识设计在布线系统中是重中之重,需要遵循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理念。TIA/EIA 606A标准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综合布线管理以及标识系统实施的重要性,并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继续实施,同时也方便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综合布线系统白皮书》和《综合布线安装与施工白皮书》中对于TIA/EIA 606A标准内容的应用,也突显了综合布线的管理和标识系统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标识符布线线缆
基于底层虚拟机的标识符混淆方法
DOI标识符查找文献的方法
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基于区块链的持久标识符系统①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DOI标识符查找文献的方法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华通线缆:“通”向未来的品牌梦
TCL-罗格朗C~3系列综合布线产品:触手可及的国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