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3-02-28 03:05陈云海张素芳刘晓玲
电信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购物智能手机终端

陈云海,铁 兵,张素芳,刘晓玲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 广州510630;2.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广州510006)

1 引言

最近几年,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迅速普及。2012年国内智能终端销量达2.58亿部,同比增长167%,其中智能手机达1.69亿部,同比增长130.7%。

与之相应,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达3.8亿人,同比增长72.7%。预计2013年底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将突破5亿,渗透率过半,达到55%[1]。

智能终端实现了类似PC的强大网络应用功能,能够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加上PC无以匹敌的便携性,因此迅速演变成一个强大的网络信息应用平台。CNNIC在2012年7月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持设备逐渐替代了传统PC上网的主导地位,首次超越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这标志着智能终端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出现新的变化。

2 智能终端对电子商务整体格局的影响

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持续驱动移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成为各电商展开竞争的新战场。

图1 2009-2015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状况(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2.1 移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智能终端的便携性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浏览商品信息、比较商品价格、完成交易支付、跟踪商品物流、在社交圈中对商品发表评价等与购物过程紧密相关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购物,推动市场交易量持续高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如图1所示,截至2012年底,国内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49亿人,同比增长62.0%,市场规模达到478.6亿元,同比增长205.4%。预计到2015年底,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3.52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 536.5亿元[2]。

2.2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更加集中

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大战频繁进行,过度激烈的价格竞争拉低了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使大部分中小电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大电商依靠规模优势对产业链资源的垄断越来越强。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时代,大电商凭借资金、人才优势具备了强大的智能终端应用开发能力、应用推广能力和技术支持、系统维护保障能力,并迅速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上拉开了与中小电商的差距。至2012年底,手机淘宝以62.7%占比远远领先于其他电商平台,手机京东商城占比16.7%,排在第二位,腾讯电商(拍拍网、QQ商城、QQ网购、易讯)占比4.5%,此外,苏宁易购、凡客诚品、当当网、1号店分别占比为2.3%、2.1%、1.1%、1.0%[2]。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高度集中,直接加剧了电子商务行业整体市场份额的集中趋势。2012中国网购市场份额前十大由2011年的84.8%涨至96.3%,前四大份额占比从76.7变成86.5%[3]。

3 智能终端对电子商务行业竞争的影响

随着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电子商务网站贡献的流量占比不断上升,移动购物越发成为电商企业对接移动互联网的重点业务。

3.1 电子商务网站竞争模型

无论市场竞争手段如何繁复,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这“四流”展开的,这“四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用户,可以说,电商的首要目标是做大用户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与传统产业相比,网络经济中的规模效应更为明显,电子商务网站具有比其他网站更为突出的“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根据参考文献[4],可以用以下数学模型来描述电子商务网站的竞争关系。

其中ai>0,1>βi>0,0

式(1)描述了多个电子商务网站之间的竞争情况,式(1)中(xj-xi)体现了电子商务网站“强者更强”的特性。该模型说明,在目前电商服务趋同的竞争环境下,对电商最有影响的因素是用户数的多少,用户数越多的网站在竞争中也越占优势,因此取悦用户、迎合用户使用习惯就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原则。在目前智能终端爆炸式增长的环境下,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特征发生了质的变化,得智能终端者得天下已成为行业共识。智能终端及整个应用产业链,已成为增加用户粘性和刺激增量用户的重要载体,手机网站、移动搜索、交易应用、移动广告、定制终端、流量交换等都成为各电商大力投入开发的领域。在PC销量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智能终端就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增量用户的最重要来源之一。下文对智能终端在电子商务业务流量、用户行为、技术创新等6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图2 我国PC端与移动端服务日均覆盖人数(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3.2 流量从PC向智能终端迁移

通过智能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其使用PC的时间受到了挤压。这种变化推动流量向移动互联网迁移,PC端上网人数在智能终端的冲击下大幅下滑,而智能终端上网人数则有了显著增长[5]。图2为我国PC端与移动端服务日均覆盖人数。

Monetate公司在2012年8月发布的报告也表明,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经越来越重,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智能手机对电子商务网站的访问量增长了一倍以上[6]。

3.3 用户行为与PC时代明显差异

(1)时间利用碎片化

智能终端可帮助用户把“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无论是走路、坐车、遛狗、等人,或是躺在床上休息,甚至上厕所这种零碎的时间,都可以拿出手机或平板上网,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进行各种交易活动。

(2)购物过程信息化

用户在实体店购物时也会借助随身携带的手机,一边查看商品一边在网上搜索、比较价格、完成支付,还可以随手在微博或朋友圈子展示、发表评论。Monetate的研究指出,当智能手机用户购物时,要比传统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用户花费得更多。除购物之外,消费者的行为还包括给产品照相(占37%)、共享照片(占34%)、搜索附近位置的其他商店(占35%)等[6]。

(3)购物需求明确化

研究表明,消费者在使用装有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和iPhone进行网页搜索所输入关键词的长度是使用桌面搜索时的两倍。主要原因是和PC桌面操作相比,移动设备屏幕较小,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思维更加专注,有更清晰的产品指向性。另一方面,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购物时的心情更为迫切,在得到搜索结果之后,高达88%的用户在24 h之内都会下订单[7]。

3.4 技术和服务加速创新

智能终端庞大的用户规模带来海量的并发访问和交易数据,对电商平台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用户购物行为的变化,也需要电商们迅速做出应对和调整。

(1)平台创新

大型电商的出现,使访客集中且并发访问量级大大增加,数据爆炸性增长,往往造成电商网站的瘫痪,高并发访问和海量数据分析成为当前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发展的瓶颈。云计算/大数据等具备高容错性、高扩展性、低成本、易使用等能力的新技术架构,为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2012年,京东商城投入40亿元兴建南北两大云计算数据中心,阿里系也尝试向其他电商输出类似亚马逊的云计算、云存储的服务。

(2)服务创新

智能终端由于受到屏幕大小、网络情况的影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用户传达足够的产品信息,且要保证购买的各环节足够简单便捷,促使用户完成交易过程。这就需要各电商更加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根据终端尺寸展示经过匹配的商品信息,从而获得更高的转化率。

(3)社交创新

智能终端促进了用户在购买商品前进行比价和查阅评价,因此许多社交服务如Pinterest已成为网购社交工具,让用户将自己喜爱的商品收藏并分享给好友。有些网站应运而生了专业导购人,通过表达个人的品味和价值观,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京东商城在年初上线了导购社区“搭配购”,就是通过搭配师专业推荐、与用户互动来帮助消费者进行购物决策。

(4)O2O整合创新

为了吸引线上用户转向线下,许多实体店向智能终端用户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应用,包括购物应用、二维码、可代替信用卡/票卷及折价卷的电子钱包,可以让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时,获取商品的网络评价、价格等信息,方便消费者做出决策。

3.5 商业模式的改变

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线上与线下销售的割裂局面。越来越多的实体商店或零售网站发现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帮助,将用户的购物行为从线上浏览带到线下交易。因此,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就创新出了从线上线下独立结算,发展成为线上线下统一价格、统一运营、统一宣传推广、统一售后服务的大统一O2O模式。

例如沃尔玛的用户现在可以线上下单,但在沃尔玛实体店付款并取货。除了在线销售,还组织线下活动、线下展示店/体验店等实体方式和用户做最直观的交流互动,增加商品展示推广、接触用户的机会,也拓展了销售渠道[8]。

另外,苏宁也宣布从2013年6月8日起线上线下同价,即全国所有苏宁门店、乐购仕门店销售的所有商品将与苏宁易购实现同品同价,享受同样的优惠折扣和售后服务。

3.6 支付安全问题突出

根据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不选择移动电商服务的原因中,支付安全问题成为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有36.9%的用户担心支付安全问题,更多用户选择货到付款[9]。

3.7 产生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智能终端是新兴事物,在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方面的滞后,制约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智能终端涉及移动互联网、更多的人机/机机交互和更多的传感器,需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改良行业交易环境。国外厂商ARM、Gemalto和Giesecke & Devrient在2012年4月份组建了合资企业Trustonic,在2012年底发布了新的智能手机安全标准,将安全技术整合到设备的各个层次中,其中包括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将在智能终端上完成电子商务交易的时间由目前的2.5 min缩短到7 s[10]。

4 电商智能终端定制思路特点

移动互联网是今后增长的重点,这已经是各电商的共识。因此,控制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智能终端就成为各电商要占领的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措施。

(1)应用开发及预装

电商与终端厂商合作,将自己开发的各种应用预装在终端里面,降低用户获得成本,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用户。必胜客和星巴克等零售商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来提升销售额。星巴克开发的应用,可以实现在智能手机上进行会员卡充值、查看余额、查找最近一家营业中的星巴克,并浏览这家店面的菜单以及使用智能手机付费。

(2)开发辅助/专用设备

为智能终端开发辅助/专用设备,例如安全支付插件,可进一步延伸电商企业的影响力和用户渗透能力。例如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凭借便宜的价格、丰富的内容,一举获得成功。随后发布的Kindle Fire和Kindle Fire HD等多款移动终端,通过终端销售来刺激用户的内容需求,从而拉动亚马逊资源库中图书、音乐、游戏、视频、应用等海量内容的销售。

(3)开发自有操作系统

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端,是用户与电商接触、交互最主要的平台,能为电商掌握用户消费相关行为带来更多的便利,具有广阔的商业潜能。目前阿里和天宇组建新公司开发“阿里云OS”,发起“生态链”战略,提供生活、购物、支付、音乐、地图、社交、云服务等应用,高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电子商务服务,力图实现移动生活的一站式解决,建成打通线上线下的阿里生态体系。

5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终端在处理器性能、人机交互界面、传感器等方面将会给用户提供更良好的体验,人们的活动将更多地依赖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将促使电子商务的营销实现智能化、移动化,将进一步促进O2O模式的发展,无论线上线下,无论B2B还是B2C,交易双方都能享受随时随手的便捷交易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将进一步在电子商务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各电商企业将在广告、订购、支付、售后等方面对智能终端的应用进行更大投入,智能终端与线上/线下交易业务、金融业务、电子支付的结合会更加紧密,将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

1 艾媒咨询.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度研究报告.http://www.iimedia.cn/36504.html

2 艾媒咨询.2012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年度研究报告.http://www.iimedia.cn/36543.html

3 艾瑞咨询.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报告.http://tech.hexun.com/2013-01-28/150670681.html

4 任小倩.电子商务网站数学模型的研究.青海大学学报,2005(12)

5 艾瑞咨询.移动互联引爆未来.http://tech.qq.com/a/20130425/000079.html

6 腾讯科技.美智能手机访问电子商务网站流量增一倍.http://tech.qq.com/a/20120827/000108.html

7 移动电子商务能够崛起的五个原因.http://www.36kr.com/p/84155.html

8 新浪科技.电子商务新趋势:线上线下界线日趋模糊.http://tech.sina.com.cn/i/ec/2012-11-27/23487835947.shtml

9 艾媒咨询.2012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年度研究报告.http://www.iimedia.cn/36543.html

10 搜狐IT.ARM制定智能手机安全标准加速电子商务交易.http://it.sohu.com/20121219/n360882794.shtml

猜你喜欢
购物智能手机终端
智能手机是座矿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圣诞购物季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