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法电温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

2013-03-03 05:33余长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刺法腰椎间盘腰椎

余长青

广东省东莞莞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9

齐刺法电温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

余长青

广东省东莞莞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9

目的:探讨齐刺法电温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均采用温针齐刺配合牵引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康复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对照组78.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齐刺法;电温针;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本病是由椎间盘本身的退变加外力的因素,而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局部无菌性炎症水肿,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 “腰痛”、“痹症”范畴。2009年以来,我们对表现为畏寒、怕冷、遇寒则重、得热则减,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沉紧等阳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0例患者,采用齐刺温针法结合康复护理手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4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为68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5年。经CT检查确定突出节段:L3-4突出47例。L4-5突出58例,L5-S1突出35例。其中单节段89例,双节段51例,全部病例均摄腰椎正侧位片及作CT扫描检查,影象学及临床体征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将140例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 (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全部病例均在外院经腰椎CT确诊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排除其他原因 (如腰椎结核、腰椎肿瘤、单纯腰椎间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等)所致腰腿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取穴: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部位,在腰部选取相应椎体两侧的夹脊穴,如肾俞、腰阳关、悬钟。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夹脊穴选用0.35mm×40mm不锈钢针,直刺进针深刺到椎板水平,强刺激得气后留针。环跳穴运用齐刺法,选用0.35mm×60mm长针,中间直刺的针,得气后应有较强的针感,并向下肢传导为佳;余穴均用0.35mm×40mm不锈钢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选择相应部位夹脊穴、环跳、秩边、殷门、悬钟,在针尾带上lcm长的艾柱行温针灸,三壮后待针不烫手时取针,以上操作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2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患者在入院后护士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告知其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1.3.2.1 牵引前准备 包括牵引带、黏贴极片,操作前检查干扰电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并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牵引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1.3.2.2 牵引护理 牵引带松紧适宜,牵引带绑扎不宜过紧,牵引前应询问患者有否心肺疾病。牵引重量适当,一般以患者体重的一半重量为宜。干扰电极板根据病情放置在适当部位,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注意避免灼伤刺激部位。

1.4 疗效标准 治愈:无根性疼痛,无下肢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明显好转:根性疼痛及下肢麻木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好转:根性疼痛及双下肢麻木较治疗前有所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CT或MRI检查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差异(Z2=23.9,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针刺可镇痛和疏通经气,运行气血,促进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及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等多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实验也证明,针刺可加速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从而消除渗出组织对神经细胞的压迫,并能解除患者肌肉紧张痉挛状态,同时针刺有促进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作用,穴位能有效地引起阿片肽的生成和释放,提高全身的抗痛能力[5]。因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我院针伤科取穴采用齐刺法电温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调益肾气、壮腰固本;大肠俞、小肠俞均能通肠道、利腰膝主治腰腿痛,有调节气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等功能;腰眼为常用奇穴主治腰痛;委中系膀胱经合穴,“腰背委中求”为治腰背病症的主穴;上述诸穴共奏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运行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止痛、消除神经根部水肿,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之功效。电针委中及腰眼穴能加强对经络穴位的刺激。加上脉冲电后,肌肉收缩,对治疗部位有一定的按摩作用,能促进代谢和血液循环,促进淋巴液的回流,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从而使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康复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主要内容,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腰椎部位血液循环加速,提高肌肉活动功能。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康复护理的指导,将康复护理落于实处,耐心细心地为患者指导,提高其遵

医行为,对患者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其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重视,还能够监督其康复锻炼的进展,使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锻炼,加强遵医行为,辅助临床治疗。从本次实验也可以看出,实验组给予完善的康复护理工作后,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2]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469—470.

[3]杨化元.艾灸的生物物理物性[J].中国针灸,2009,29(11):897—899.

[4]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H{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47—48.

[5]邓洁玉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201 1,2(3):123-123.

R473.6

A

1007-8517(2013)09-0152-02

2013.03.18)

猜你喜欢
刺法腰椎间盘腰椎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