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现
——中文版音乐剧《猫》亮相北京

2013-03-03 05:39
中国艺术时空 2013年1期
关键词:猫儿布景中文版

王 珩

经典再现
——中文版音乐剧《猫》亮相北京

王 珩

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掀起的舞台热潮还未散去,在国际音乐剧舞台已风靡32年、在全球26个国家300多个城市持续演出至今、创造了20亿美元票房纪录的世界经典音乐剧《猫》,又首次以中文版形式在武汉、广州、上海进行了巡演,该剧于2012年12月21日至2013年1月20日亮相北京世纪剧院。该剧不仅全部由中国演员以中文演出,台上还有中国元素道具,台词中甚至还加入了北京方言“拜拜了您呐”,让观众忍俊不禁。

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为了中文版《猫》更能让观众接受,主创在创作过程中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运用中国传统武术、杂技等,布景、唱词也是煞费苦心。主创介绍:“英文版中的果冻、布丁,我们就换成了烤鸭、小笼包,美酒换成了茅台。我们希望中国观众能产生共鸣,现在看效果很好。”

一大亮点是《猫》剧的布景,它们有的是从澳大利亚运来的,有的是从英国运来的,有的布景道具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在舞台正中,有一个巨大的烤箱,这里是猫出没的一个出口。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汽车的后盖,上面有一个北京的车牌。“京NN9166”成为北京的标志。另外,还有一些中国风格的布景道具,有一张绘有月宫玉兔娘娘的工笔画像,有中国舞狮的服装,更有一本新华字典,已经翻到有关猫的词条那一页。让人不禁感慨,中文版《猫》不仅只有演员和语言是中国的,细节之处也有中国元素。

“猫”演员与观众亲切互动

互动可是《猫》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各种猫儿会在观众不经意间蹿出来,就连表演的舞台也会一直延伸到观众席前面。剧院楼座也会安上五光十色的灯泡,有一半以上的猫儿出场都会从观众席走道路过,甚至有观众惊呼,“根本不知道这些猫儿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在《猫》剧现场,观众会觉得自己才是不小心闯入猫儿世界的“入侵者”。中场休息时,猫儿们会不停地“闹场”,让观众们和猫儿们玩成一片,仿佛观众也变身成为了猫。

演员精挑细选,各个身怀绝技

《猫》剧中150分钟几乎不停的快节奏舞蹈,8度舞台上完成32个挥鞭转,所有演员整场都要保持着猫样的体态。音乐剧《猫》中的歌舞在世界音乐剧舞台上可称得上是难度最高的。在最初选拔演员的时候可以说非常的严格,从报名的1000多人中层层筛选出现在的35名。他们有的来自中国知名的艺术院校,有的来自全国各大专业团体,以及海外的艺术学校。他们每个人都能唱能跳能演,实力十分均衡。编舞琼-安·罗宾逊介绍,他们经过了三个月的魔鬼式训练,演员们磨破了56双舞蹈鞋、32对护膝,膝盖和手掌上结出硬茧。在世界经典音乐剧《猫》中文版幕后的这些数字,不仅让北京观众对于“经典”多了一层理解,也对这部剧的品质充满期待。

演出百余场中文版《猫》,并不是引进这部经典音乐剧的终极目标。在音乐剧还不为大众所熟悉的中国,让观众了解、接受并喜欢上音乐剧,是《猫》所肩负的更大使命。亚洲联创以“化整为零”的模式,尝试快消费时代所能应用的多种互动途径,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让这部音乐剧融入到城市消费文化之中,也让“音乐剧”这个名词,作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生活方式,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猜你喜欢
猫儿布景中文版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天凉了下来
剧场应用术语(节选)
飞狐猫猫儿住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