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搓对黄芪品质的影响

2013-03-03 01:32李志刚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浸出物灰分重量

李志刚,陈 垣

(1.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黄芪的药用部分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 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1],主要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及其它,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对抗衰老、促进免疫功能活性、改善心血管和抗肿瘤等有一定作用[3]。近年来,对蒙古黄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4~5],对其揉搓加工的研究尚无报道。揉搓是黄芪传统的加工工艺,长期以来在黄芪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探索传统加工对黄芪品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不同揉搓次数对黄芪含水率、总灰分、浸出物含量的影响试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黄芪品种为蒙古黄芪,采自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樵家河村下河一社,采集时间为2011年10月30日。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室进行。将黄芪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平均分成4份,再将4份平均分成3份,共12份。分别设不揉搓、揉搓1次、揉搓2次、揉搓3次4个处理,第1天对揉搓1、2、3次的处理分别揉搓1次,对不揉搓和揉搓1、2、3次的黄芪分别称重;第2天对揉搓2次和揉搓3次的处理再分别揉搓1次,对不揉搓和揉搓过的黄芪分别称重,第3天对揉搓3次的处理再揉搓1次,对不揉搓和揉搓过的黄芪分别称重,连续称重直到质量变化不大为止。

1.3 水分含量测定

1.3.1 称量瓶恒重 取30mL洁净称量瓶12个,置于烘箱内,在100~105℃下干燥0.5 h取出,室温冷却30min后第1次称重,再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干燥1.0 h取出,室温冷却30min后第2次称重,2次干燥后重量差异应<0.3mg。

1.3.2 供试品称量 将粉碎后的黄芪样品过2号药筛,取其粉末2~5 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密度大的平铺厚度不超过5mm,密度小的平铺厚度不超过10mm,称重。

1.3.3 干燥、称重 将放入供试品的称量瓶置于100~105℃的烘箱内,取掉瓶盖放置在称量瓶旁,干燥5 h后盖好瓶盖,再取出,移置于干燥器中,室温冷却30min后第1次称重;再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干燥1 h,室温冷却30min后进行第2次称重。连续2次干燥后称重差异应<5.0mg。黄芪含水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W1为供试品重量(g);W2为称量瓶恒重重量(g);W3为称量瓶重量+供试品重量[6~8]。即连续2次干燥后其重量差异<5.0mg

1.4 灰分含量测定

称取已粉碎且通过2号筛的黄芪粉末12份,每份2~3 g,分别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精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温至500~60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含量[9~10]。

1.5 浸出物含量测定

采用冷浸法。称取已粉碎且过2号筛的黄芪粉末12份,每份约4g,分别称定重量,再置入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100mL,密闭冷浸,前6 h不间断振摇,完毕后静置18h,再用干燥过滤器迅速过滤,取滤液20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于105℃下干燥3h,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迅速称定,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浸出物含量[8~9]。

2 结果分析

2.1 揉搓次数对黄芪重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揉搓次数的增加、存放天数的延长,黄芪重量呈减少的趋势,前期重量变化幅度大,后期变化小。揉搓1次与不揉搓重量基本无变化,揉搓2、3次后黄芪重量显著低于不揉搓和揉搓1次。可见,揉搓加工有利于黄芪水分散失,其重量能在较短时间内趋于稳定,以揉搓3次的干燥速度最快。

图1 揉搓次数对黄芪重量的影响

2.2 揉搓次数对黄芪水分含量的影响

图2 揉搓次数对黄芪水分含量的影响

随着揉搓次数的增加,黄芪水分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图2)。水分含量以揉搓1次最高,为8.26%,较不揉搓高1.37百分点;揉搓3次最低,为6.29%,较不揉搓低0.60百分点。分析表明,揉搓1次与不揉搓、揉搓2次、揉搓3次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揉搓2次与揉搓3次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不揉搓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揉搓3次与不揉搓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2.3 揉搓次数对黄芪总灰分含量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揉搓次数的增加,黄芪总灰分含量呈下降趋势。以不揉搓总灰分含量最高,为4.89%,揉搓3次总灰分含量最低,平均为3.36%,较不揉搓下降1.39百分点。经分析表明,揉搓1次与不揉搓、揉搓3次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与揉搓2次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揉搓2次、揉搓3次与不揉搓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揉搓2次和搓3次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图3 揉搓次数对黄芪总灰分含量的影响

2.4 揉搓次数对黄芪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图4 揉搓次数对黄芪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揉搓次数的增加黄芪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以揉搓3次浸出物含量最高,为19.70%,较不揉搓提高2.60百分点;揉搓1次、揉搓2次分别为17.70%、18.60%,分别较不揉搓提高0.40、1.30百分点;不揉搓最低,为17.30%。经分析,揉搓3次与揉搓1次、揉搓2次、不揉搓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揉搓2次与揉搓1次、不揉搓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揉搓1次与不揉搓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小结

1)黄芪水分含量以揉搓1次最高,为8.26%,较不揉搓提高1.37百分点;揉搓3次最低,为6.29%,较不揉搓降低0.6百分点;揉搓2次和不揉搓黄芪含水率相差不大。总灰分含量以不揉搓最高,为4.89%,揉搓3次最低,为3.36%,较不揉搓降降1.39百分点。浸出物含量以揉搓3次最高,为19.70%,较不揉搓提高2.60百分点;揉搓1次、揉搓2次分别为17.70%、18.60%,分别较不揉搓提高0.40、1.30百分点。

2)不同揉搓次数的黄芪,其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10]。

[1]刘道芳,袁 敏.黄芪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8,2(7):13-1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23.

[3]刘星皆,喻迁坤.黄芪成份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1995(2):23.

[4]张重义,李 萍,齐 辉,等.金银花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地质背景及土壤理化状况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28):114-117.

[5]刘 辉,孙 视,张涵庆,等.黄芪中环阿屯烷型三萜皂苷的二维核磁共振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39(1):15-19.

[6]卞云云,李 萍.蒙古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抗超氧阴离子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4):256-259.

[7]王鹏冬,杨新元,赵晓军,等.山西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对列当抗性的初步鉴定[J].甘肃农业科技,2007(1):16-17.

[8]吴春蕾,焦 涛,刘 圆.白花丹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79-1882.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9-40.

[10]宋立人,洪 恂,丁旭亮,等.中国中药学大辞典(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3.

猜你喜欢
浸出物灰分重量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重量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创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