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3-03-03 04:46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摄片半月板胫骨

徐 晓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浙江绍兴312000)

·论 著·

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徐 晓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浙江绍兴3120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摄片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后,再采用螺旋CT扫描并建立多平面,并根据CT结果使用Schatzker分类方法对骨折分类。对比2种诊断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合并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其中单纯劈裂骨折11例,单纯胫骨髁间骨折4例,明显胫骨平台塌陷12例,骨折处有软组织嵌入12例。后经手术证实,DR摄片误诊5例,漏诊5例。而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摄片,且在术中所见的骨折分型与MPR重建图像分型一致。结论多层螺旋扫描速度快且分辨率高,图像呈现清晰立体,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胫骨;骨折;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诊断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于临床常见[1],它的特点是骨折关节面及位于关节内的膝关节的损伤且运动功能降低[2]。普通的X线片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关节内骨折的移位及塌陷。也较难反映骨折合并的重要软骨组织如半月板、交叉韧带的损伤[3]。而多层螺旋CT可较清楚地反映关节形状与程度,可以弥补数字 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摄片的不足,使诊断更为准确,如今已较多的运用于临床诊断。我院应用多层螺旋CT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诊断,相比之前的DR摄片检查有较高的准确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9例,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24~44岁,平均31.4岁;受伤类型,撞击伤12例,高处坠落摔伤11例,车祸16例。所有患者均在DR摄片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

1.2 方法:DR摄片,摄膝关节正侧位片及前后位片,若骨折波及胫骨干拍摄胫腓骨中上段或全长。CT检查采用16层螺旋CT(GE Bright speed,美国)行螺旋容积扫描,后立即重建,重建图像传至螺旋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GE Advantage Workstation处理上作站,软件版本 AW 4.3~07),行 多 平 面 重 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ting,MPR)。CT检查患者仰卧伸直下肢固定后,肢体长轴与扫描面垂直膝关节间隙作为中心,扫描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扫描层厚为2.5mm,重建间隔0.5mm。获得图像经1mm重建后输入进行MPR的容积重建处理[4]。

1.3 分类依据:据Schatzker分类[5],将16层CT扫描与重建图像结果分5型。Ⅰ型,单纯外侧平台劈裂;Ⅱ型,劈裂加塌陷;Ⅲ型,单纯中央塌陷骨折;Ⅳ型,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Ⅴ型,双髁骨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39例患者先进行DR摄片检查再经CT扫描三维重建MPR。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合并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其中单纯劈裂骨折11例,单纯胫骨髁间骨折4例,明显胫骨平台塌陷12例,骨折处有软组织嵌入者12例。以手术结果为依据,DR摄片诊断误诊5例,漏诊5例。而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摄片且在术中所见的骨折分形与MPR重建图像分型一致。其中漏诊患者中有2例经DR摄片检测结果是Ⅰ型,而CT结果为Ⅱ型,而经过手术观察证实了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有3例患者经DR摄片检查为Ⅲ型,外侧皮质完整,关节面压缩入平台,而经CT诊断为Ⅴ型。具体见表1。

表1 2种诊断结果比较(n=39,例数,%)

3 结 论

随着医疗器械的进步与治疗观念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检测方法也获得极大改善,骨折形态、塌陷度、范围及是否妨碍复位软组织嵌入[6-7],侧副韧带、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等处的合并损伤等,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来。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案有多种[8-9],如长腿石膏固定及膝关节固定,术中透视下皮螺钉进行内固定,手术中透视下及关节镜的辅助下经过皮松质填充复位螺钉内固定,关节镜半月板损伤修复或成形术,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开放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术等。

以往多采用DR摄片对胫骨平台诊断[10],目前DR摄片仍然是基层医院最常见的检测手段。但由于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骨松质,遇到作用力较大而骨折时骨折可以呈现多种形态,或复杂的变化。传统DR摄片检查显影主要是骨组织,对软组织损伤显示较欠缺,且由于影像互相重叠,难以对骨折特征行全面诊断分析,只有经验丰富的医师才可以对软组织受损的患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胫骨平台的解剖方位是三维成形,具有向后10°的倾斜角,而采用二维DR摄片检查对三维塌陷程度的测量会不准,容易产生漏诊和误诊,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偏差。

CT的三维成像可以立体地显示骨折具体的位置、范围,骨折处关节腔内的股碎片形态、大小,方向及关节的对和关系。16层螺旋CT可迅速地完成大面积的扫面,进行高分辨的成像,消除平面影像的重叠问题,具有X、Y、Z轴强大的影像处理能力,其薄层扫描虽做不到等体素,但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各向同性成像,图像显示清晰,采取轴位、冠状位、矢状位MPR重建利于关节表面的观察,如此可以发现DR摄片平面难以诊断的骨折,可以多角度观察胫骨平台骨折状况及膝关节间隙变化和各个骨骼间的解剖关系,较为全面地了解骨折位置,精确测量骨折劈裂的距离、塌陷宽度及深度,计算塌陷面积、方位,可以更加立体地呈现骨折的形态,且不用去除石膏,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Ⅰ型单纯劈裂是典型的楔形非粉碎骨折块向下劈裂移位,此骨折多见于无骨质输疏松的青年患者。Ⅱ型劈裂合并压缩骨折多为侧方楔形骨块劈裂分离,并有关节向下压缩陷入干骺端现象。此型骨折常见老年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合并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其中单纯劈裂骨折11例,单纯胫骨髁间骨折4例,明显胫骨平台塌陷12例,骨折处有软组织嵌入者12例,后经手术证实,DR摄片诊断误诊5例,漏诊5例。其中漏诊患者中有2例经DR摄片检测结果是Ⅰ型,而CT结果为Ⅱ型,而经过手术观察证实了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有3例患者经DR摄片检查为Ⅲ型,外侧皮质完整,关节面压缩入平台,而经CT诊断为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属于高能量的骨折,单纯靠DR摄片的诊断难以充分地了解骨折的形态、位置特点。而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摄片且在术中所见的骨折分形与MPR重建图像分型一致。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快,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立体、逼真的优势,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进行回顾性CT影像重建,为临床医师提供确切的骨折分型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戴志龙,芦中庆,侯建明,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5):807-809.

[2]张国权.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0,21(20):101-102.

[3]HSIEH CH.Treatment of the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using the anterior surgical approach[J].Int JBiomed Sci,2011,6(4):316-320.

[4]THIMMEGOWDA M,KURPAD S,KURPAD KN,et al.Management and follow up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by“T”;clamp external fixator and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J].Indian J Orthop,2005,39(3):163-165.

[5]MOHAMMED FA,BADR C,OUSSAMA A,et al.Open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knee with rupture of the patellar tendon and a tibial plateau fracture[J].Orthop Rev,2010,2(1):e7.

[6]张海波,王义生.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4):1857-1859.

[7]廖娟,刘代祥.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8):5340-5341.

[8]陆月红.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36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作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82-83.

[9]陈明祥,凌俊,陈娟,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4(3):43-44,57.

[10]ZEHTAB MJ,GHORBANI AMJAD GH,SADAT MM,et al.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pairwith hybrid external fixator:report of 15 cases[J].TUMJ,2011,66(8):211-214.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83.42

B

1007-3205(2013)03-0334-03

2012-02-21;

2012-03-26

徐晓(1979-),女,浙江永康人,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3.033

猜你喜欢
摄片半月板胫骨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