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中仁爱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3-03-04 09:33曾芙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教学法

曾芙蓉

(广东省云浮市第三中学,广东 云浮 527300)

一、 分层次教学的内涵

分层次教学法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深化,它旨在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通过层次教学以发现学生的特点,实现学生自身价值最大化。这种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差异,对待差异,利用差异,它是协调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为手段。使学生的特长能够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策略,以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为目标。

二、所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云浮市第三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要承担市区部分居民子女和部分农村及外来工子女的入学,学生成分较复杂。鉴于学生基础层次差异较明显,为了改变现状,作为教师要从自身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咨询教育专家与他们共诊,在初中三年中选择分层教学法。

三、分层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1.教学目标分层。在分层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和基础,按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即统一进度、不同要求。第一层次(学困生),只要求他们掌握基本词汇,理解教学内容,能应用简单句型就行;第二层次(中等生),要求他们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较难的阅读和写作训练;第三层次(优生),要求他们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较难的听说训练,严格训练英语思维,进行教学。

2.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第二、第三层次学生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3.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各层次学生各有所获,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4.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因人而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除此之外,还要组织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作业分层。作业分层是课堂教学分层一脉相承的,是对于课堂教学分层的补充性教学。教师可以将作业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扩展题。三种不同类型的题目相应有不同的批改方式。对基础性题,教师当天批改,并让学生纠正,而中等难度和提高性题,教师则有选择性的讲解。对第三层次应于特别关心,要全批全解,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集体讲解。

6.分层评价。人心灵最深处就是苛求别人能够赞美和欣赏。分层对学生评价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不断成长,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在自我评价时采用纵向评价法,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则采用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

四、分层教学法实施效果

1.分层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教与学相互协调,使教学过程顺利展开,教学效果好。通过三年的实施,原来两个班,除有两名学生因故转学,初三毕业中考英语成绩有大幅度提高,如图:

同时分层次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形成一种促进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递进”机制,使学生思想情感处于激发状态,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不同层次提高和发展。

2.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同一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勉、互励、互相尊重和信任,互相认可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归宿感,主体能力得到展示。

3.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能力有明显提高。

4.分层次教学虽说教师工作量有所增加,但对提高教师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和新思想,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培养、锻炼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五、小结

分层教学的实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同时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通过点拨、启发、延伸,把一把把适合学生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开发知识的宝藏,去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1] 柳斌. 教师素质培养手册[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 郭汉光. 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教学法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