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散对缓解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左上肢缺血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3-03-06 01:31林燕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双柏锁骨开口

林燕仙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高州525100)

双柏散对缓解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左上肢缺血效果观察及护理

林燕仙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高州525100)

目的 探讨双柏散外敷对主动脉夹层内隔绝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后左上肢缺血效果。方法 42例经股动脉置管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在单纯改善微循环药物的基础上予双柏散外敷。将治疗效果予以量化,比较两组改善左上肢缺血效果。结果 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5.6%和100%;对照组55.6%和95.2%,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柏散外敷对于缓解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左上肢缺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双柏散外敷可以明显改善主动脉夹层内隔绝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后左上肢缺血。

主动脉夹层;双柏散;左上肢缺血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死亡率很高的凶险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影像学诊断技术不断完善,其发病率和确诊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改进和日益成熟,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AD的主要手段。但对于近段锚钉段过短及手术需要,部分患者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对于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患者不同程度存在左上肢缺血症状,故临床上探讨有效缓解左上肢缺血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本院制剂双柏散外敷左上肢以缓解左上肢缺血症状,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科行主动脉夹层内隔绝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患者共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2岁,均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其中急症手术18例,择期手术24例。入院后均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术中均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构成、病情等方面经检验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中造影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均被覆盖。对照组:常规予以改善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组:在常规予以改善循环药物并同时予以我院中药制剂双柏散制成的双柏水蜜膏外敷患者左上肢。

1.3 双柏散制作及外敷方法 用双柏散大概200~300g,水和蜂蜜按比例调匀玻璃纸上摊匀,厚薄1cm为宜,外用棉花围住以防膏药渗漏,外敷左上肢,每日上、下午各1次。

1.4 疗效判定 显效:左上肢肢体皮温正常、肌力正常及无麻木疼痛感。有效:左上肢肢体皮温稍低、肌力较对侧减弱,无麻木疼痛感。无效:左上肢肢体皮温明显降低、肢体无力伴麻木疼痛感,需行左锁骨下旁路手术。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表1 两组改善左上肢缺血效果的比较(n,%)

由表1可见: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5.6%和100%;对照组55.6%和95.2%,对照组中有一例患者因皮肤苍白、肢体疼痛,予左颈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手术,症状好转,通过两组比较,算出χ2均=4.50,自由度为1,经χ2检验,P<0.05,表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改善左上肢循环效果优于对照组。

3 护理体会

3.1 术后护理 术后予以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征,严格控制血压,注意穿刺点及术口有无渗血、血肿等,保持敷料干洁,由于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故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脑缺血症状,故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双侧瞳孔大小等,同时注意患者四肢动脉搏动、四肢血压,由于支架封闭部分肋间动脉,同时要防止患者截瘫等,故要严密观察下肢活动及有无便意等,如果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由于术中用大量造影剂及夹层可能影响肾动脉,术中要注意患者尿量情况。由于主动脉夹层起病突然、疼痛剧烈,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心理,在护理上要关心、鼓励患者,解释手术情况,消除患者顾虑,缓解其紧张心理。

3.2 左上肢局部观察 术后注意左上肢桡动脉搏动情况、肢体皮温、左上肢肌力及有无麻木、感觉异常等情况,外敷双柏散要观察每次换药前仔细观察敷药处皮肤有无起水泡,有无药疹等过敏症状。

4 讨论

主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3/10万,高峰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性易患,其男女比例约为2~3∶1[1],主动脉夹层的腔内隔绝术的应用较前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因解剖学的因素,以往对其适应症有较严格的限制,根据Nienaber等提出,近端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需>10mm才能有足够的锚定区[2]。原则上近端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10mm的患者不适合腔内隔绝手术,既往认为因为椎动脉是左锁骨下动脉第一个重要分支,术中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同时可造成椎动脉的急性闭塞,并引起其供血范围的急性缺血,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但最近研究发现对于左椎动脉非优势供血,且大脑动脉环(Willis环)完整、通畅的患者,在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以达到延长锚定区,从而达到确保支架放置牢固[3]。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有另一并发症是急性上肢动脉缺血,左锁骨下动脉封闭的患者多数动脉搏动消失,部分出现左上肢乏力等不适,严重时出现左上肢肢体皮温降低及麻木疼痛感,甚至发生坏疽等严重缺血的表现。但多数患者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后是不引起严重左上肢缺血坏死,因为封堵后左上肢的血供来源于左椎动脉、左甲状颈干、左乳内动脉、左肩峰动脉等形成的侧支循环,从而代偿上肢血液供应。综上所述,对于适合行腔内隔绝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大部分不会引起严重的左上肢缺血,但对于极少数患者,侧支循环供应不好的患者,患者可能出现左上肢疼痛及无力症状,这些患者需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尽管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不会引起严重的缺血坏疽等严重并发症,但由于完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多数患者出现动脉搏动消失及左上肢乏力、麻木等上肢缺血症状等,故如何改善上肢缺血,促进侧支循环是目前研究热点。

双柏散主要成分[4]:大黄、黄柏、薄荷、侧柏叶、泽兰碾成粉剂。以大黄凉血解毒,通瘀通径;侧柏叶苦涩微寒可凉血止血;黄柏泻热解毒、燥湿;泽兰活血消肿化瘀;薄荷促进血液循环。诸药合用,有活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本课题研究表明,通过外敷双柏散,能有效改善左上肢缺血及促进侧枝循环效果,双柏散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MEHTA RH,SUZUKI T,HAGANP G,et al Predicting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J].Circulation,2002,105:200-206.

[2]NIEN ABER C A,FATTORI R,LUND G,et al Non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by stent-graft placement[J].N Eng J MED,1999,340:1539-1545.

[3]高荐辕,金辉,杨斌,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86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0):68-71.

[4]黄月优.双柏散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6(8):68-6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82

1672-2779(2013)-15-0120-02

吴义红

2013-06-18)

猜你喜欢
双柏锁骨开口
双柏散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的效果分析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勘误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不易滑落的毛巾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