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大纲背景下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思考

2013-03-18 16:21杨永康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应用文大纲中等职业

杨永康

(定西市卫生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处理公私事务所写的文字、文书。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应用文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文写作对于中职生而言尤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中职应用文教学一直得不到足够重视。

1 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教学现状

1.1 教材方面

长期以来,缺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趣味性的适合中职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的优秀的应用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的应用文内容也只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或内容相对陈旧,偏重于理论知识;或编排随意,不成系统;或所选例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这使得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必要的资源保障。

1.2 教学方面

应用文教学普遍采用概念引入—文种特点讲解—写作要领分析—参照例文写作—教师批阅评点的教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严重削弱了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应用文自身具有的结构固定、格式呆板、语言平实、枯燥乏味的特点,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没兴趣学,使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课堂保障。

1.3 学生方面

很多中职生不能充分认识应用文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和小学阶段未涉及应用文体的写作实践,应用文写作知识背景的缺失,使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落空。加之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热情不高,厌烦和抵触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使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必要的需求保障。

1.4 教师方面

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缺乏应用文写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部分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不少教师认为应用文无非就是通知、启事、假条、计划、总结等,它们形式固定、内容简单,缺乏时代气息,不如文学作品有意思,没有深入开掘的价值,因而对应用文教学关注少,研究少,使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有效的能力保障。

2 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侧重点必须着眼于实用性、应用性。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能熟练地从事生产一线的劳动与服务,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实用性、应用性来进行。

2.2 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符合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职业教育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应用文写作教学和研究逐渐成为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调整了课程任务、课程教学目标。新的部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颁布,以下简称新《大纲》),对课程任务、课程教学目标两个关键部位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任务和目标突出强调加强语文实践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调整,一方面突出了中职语文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语文课程更符合职业教育实际,更具职业教育特色,从而使语文课程摆脱长期以来“学科中心”的传统体系,调整到以应用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这一明显变化必须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2)新《大纲》强化专业性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求,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更具体,更明确。对照新《大纲》与2000年《大纲》不难发现,2000年《大纲》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仅提出让学生“学会写作常用和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文”的原则要求,而新《大纲》则从明确应用文种和写作要求两方面进行了强化、细化。3个模块中共提出了17项应用文种,其中,与职业工作有关的专业应用文有11项。并明确要求掌握各相应层次的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3)新《大纲》增加和强化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体现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学内容,如应用文写作,同时,训练点也大为增加。

3 加强和改进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3.1 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突出实践、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服务学生、服务用人单位的定位,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职业需要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广泛需求。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应用文写作教学都要明确这一目标定位。

3.2 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应用文的语文价值

刘半农曾指出:“有许多人把公文程式当做应用文,这是错了。因为公文程式只是些死套子,无文章之可言,必须是公文的内容才能称为应用文。”[1]仔细审读,《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论积贮疏》《出师表》《陈情表》《讨武曌檄》《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经典作品,如果按照现行文体划分标准,莫不属于流于程式的简易应用文行列。然而它们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感动读者的恰恰不是死板的格式,而是思想内容。应用文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化的僵死文体,它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产物,也必定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所以,涉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服务时代,面向未来,突出其思维训练的含量和对精神质量的提升。否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无益于提高整个语文教学质量。

3.3 面向世界,借鉴拿来

战后欧美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应用文写作及其教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中,不但应用文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凡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应用内容,课程标准都分阶段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要求,不仅如此,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也十分科学。如德国写作教材中的一课——《一次自行车障碍赛》。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写作情景如下:米夏尔、克劳斯等4人筹划在大院里举行一次自行车比赛活动。他们首先要撰写一份活动筹备公告,然后写几封给社区成员的私人信件以获得他们的经济赞助,最后对活动开展过程进行文字报道。不难发现,在对一次活动的追踪式写作中,将公告、信件、报道等相关、相邻的实用文体,被无形中纳入到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系统中,这对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将是全方位的[2]。与之对照,我国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却相对滞后,不仅教学方法落后,更主要的是教学理念陈旧。

3.4 贴近生活,走向社会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老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的就是生活的参与。”“一定不要忘记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把课堂扩大到校园、家庭、社会,让学生结合本地、全国和世界的热点进行写作,让生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教学不能脱离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不能以本为本,要注重内容的“活”。“活”不仅指生活,还包括灵活、鲜活,即形式的活。人们常说“教育不能疏远社会,教学不可脱离生活”,如果眼睛只盯着学生在有限课堂空间里的“学得”,而忽略了学生在丰富实践活动中的“习得”,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和水平只能是纸上谈兵。

4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用文写作教学评价是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进行衡量评判的教学活动,评价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不符合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中职教育,这就要求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打破陈规,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中职语文的课程目标、教学特点、学习方法及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殊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评价:(1)创新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语文教师单一主体转变为教师、学生和他人、相关专业教师等多元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实践思考,发现自我。在学生自评、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同学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学生学习的某个环节或全程进行评价。(2)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3)摒弃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代之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形成性评价。(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5)封闭性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开放性评价。

新《大纲》对语文课程任务和目标的定位,着力点在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突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服务功能。新《大纲》对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定位非常明确,也为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好、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不断努力。

[1]刘半农.半农杂文二集[M].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2]吴国凤.植根生活贴近自我——中德应用文写作教学比较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53.

猜你喜欢
应用文大纲中等职业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