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北地区常规水稻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

2013-03-22 17:25赵红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田苗床江苏省

赵红方

(江苏省响水县农业委员会种子管理站,江苏 响水 224600)

江苏省淮北地区常规水稻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

赵红方

(江苏省响水县农业委员会种子管理站,江苏 响水 224600)

根据江苏省淮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品种和基地选择、田间管理、收获、种子检验等过程的生产技术规程,以指导种子企业和组织农民进行常规水稻大田用种的生产。

水稻;种子;技术;规程

1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江苏省审定或正在进入生产试验的、中熟中粳(籼)或迟熟中粳(籼)的优质高产品种。

2 种子质量

生产大田用种的基础种子的质量必须达到纯度≥9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生产同一品种的基础种子坚持同一来源,即“一片一品一源”。

3 基地选择

秧田应使用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阳光不受遮挡的专用苗床,本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良好、排灌方便、前茬一致、地力均匀、耕作管理方便的地块,生产基地和生产的品种年度间尽量保持相对稳定。杜绝上一年度水稻栽培方式是水、旱直播的田块作育秧田和移栽大田。

4 适当隔离

种植与大田用种生产田相同品种的水稻作隔离带,隔离带距离不少于50m,防范外源品种的花粉引发的生物学混杂。

5 适期播种

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栽插方式,确保水稻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这段时间内安全齐穗,中熟中粳(籼)类型品种机械插秧的播期在5月下旬,迟熟中粳(籼)和中熟中粳(籼)人工插秧的播期在5月上中旬。

6 浸种消毒

浸种前晒种1~2d,浸种时用清水或盐水选种,选去病、秕粒,按4kg稻种用浸种灵一支(2ml)浸种48h;以后日浸夜露至种子露白,露白后即可落谷,落谷时用5%锐劲特30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拌种,以防治恶苗病、线虫病和条纹叶枯病。

7 秧田管理

7.1苗床准备

按秧、大田比1︰15~20留足肥床旱育秧田,机插小苗的秧大田比为1︰80左右。冬前或播种前须搞好培肥和床土消毒工作。

7.2秧苗培育

7.2.1肥床旱育秧。要做到稀播匀播,播芽谷150~200g/m2,培育叶蘖同伸的壮秧,5~6叶移栽,单株带蘖2~3个。

7.2.2机插小苗。落谷密度22000~25000粒/m2,秧龄15~18d,3叶移栽,4叶期移栽结束。

7.3病虫害防治

苗床密切注意地下害虫、稻蓟马、灰飞虱、螟虫及稻瘟病、立枯病的发生,做好以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用药品种主要是辛硫磷、敌克松、三环唑、锐劲特等。机插(移栽)前1~2d普遍用药一次,苗床用75%稻瘟必克20g/667m2加20%稻螟克星100g/667m2和10%吡虫啉20g/667m2,加水50kg喷雾,防治稻瘟病和稻蓟马、一代螟虫、灰飞虱等病虫害。

7.4除杂苗

根据稻苗形态、叶型、叶色、苗高等,凡异常者全部拔除。

8 本田管理

8.1适当稀植

一般栽插1.5万~1.8万穴/667m2,旱育秧苗每穴2本,机插小苗每穴2~3本,行距30cm,株距12cm~14cm。

8.2平衡施肥

总用氮量15kg/667m2左右,基肥用量掌握在65%~70%,即纯氮8~9kg/667m2,同时,增施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孕穗期(倒2叶期)施3~5kg/667m2尿素作保花肥。齐穗后至乳熟期用磷酸二氢钾150g/667m2对水75kg后,连续喷施2~3次。

8.3合理灌溉

活棵期阴天无水层,晴天灌薄水;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90%时开始多次轻搁田。拔节长穗期采取浅水和湿润交替的灌溉方式;灌浆成熟期间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d左右断水。

8.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在分蘖末期、拔节期用5%井岗霉素150~200ml/667m2,防治纹枯病。破口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20%井冈.咪鲜胺40g/667m2、20%的阿维唑磷100ml/667m2等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

8.5田间去杂

去杂保纯工作要贯穿大田生产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稻谷八成熟时),根据品种株型、叶型、叶色、株高、穗型、芒的有无、长短、抗病性、抽穗和成熟早迟等特征特性,严格去杂,连根拔除田间所有的不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杂株、劣株及自生稻,不可剪、割穗,以防遗漏穗层以下的杂穗。

9 收获

9.1收获时期

当谷粒90%变金黄色、穗枝也变黄色、谷粒变硬时(蜡熟末期-完熟期)收获。

9.2收获前准备

对机械包括收割机内部、种子运输机械的车厢及口袋、工具等,要进行严格清理,不得留有水稻和杂草种子,清机后预先收割200m的该田块的种子给机械“穿肠”, 收获量不少于250kg,过肚的种子作商品粮处理。

9.3种子收获

做到同一品种同一机械收获和运输,避免机械混杂。收割时对种子的秸秆率、枝梗率、含米率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对机械进行调整或调换机型。

10 种子加工

种子加工涉及到的烘干、精选、包衣、包装计量、转运等机械和场地及所用工具(覆盖物、流转用的包装物)必须清理干净,经专人验收后方可使用,防止机械混杂。

10.1种子干燥

种子收获后及时进行晾晒或机械烘干处理,机械干燥的温度控制在40~45℃,干燥后含水量籼稻不高于13%。粳稻不高于14.5%。

因特殊原因收获后不能及时干燥或遇阴雨天气等情况,须将种子摊薄,防止发热变质。袋装种子须留有空隙,以利散热。堆高不得超过2m。

10.2种子包装

按照种子的加工流程和有关的技术规范,搞好种子精选、包衣、计量、包装工作。

11 种子的贮存

包装好的、达到大田用种标准的种子要保证安全贮放,事先做好清扫、杀菌消毒工作,达到无混杂、无病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确保大田用种的安全。

12 种子检验

在大田用种生产过程中,要根据GB/T 3543.1~3543.7搞好种子检验,只有符合GB 4404.1—2008水稻大田用种标准的种子,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生产加工工序。进入包装种子的质量必须达到:纯度≥9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对成熟期不合格的田块和种子,作商品粮处理。

2013-08-16

赵红方(1976-),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生产和种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大田苗床江苏省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