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恶性肿瘤病人放疗中的护理

2013-03-22 21:24郭春玲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皮肤护士

郭春玲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 276600)

放射疗法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利用各种剂量放射性对组织细胞所引起的破坏或抑制其生长作用而进行的治疗方法。做治疗前应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辅助检查,进行病房环境消毒。患者情绪也会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笔者重点对31例肿瘤患者放疗中出现的不同反应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放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或杀灭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目前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因而掌握好放疗期间自我护理方法,不仅能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还能减轻经济负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使其调整心态,顺利进行放疗。随着放疗副反应的出现,可能会使患者的情绪低落、悲观,丧失治疗信心。这期间情绪忽高忽低不稳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放疗期间出现31例反应较重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3岁,平均年龄47.2岁。脑瘤3例,肺癌8例,食道癌5例,乳腺癌7例,肝癌5例,宫颈癌3例。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焦虑、恐惧、悲观、绝望,放疗区局部皮肤的反应,发热等。

2 护理方法

2.1焦虑和恐惧患者心理观察及护理 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不确定 ,对治疗方式的特殊性不了解,以及环境改变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多表现为精神紧张、坐立不安,悲哀;食欲下降,入睡困难,活动能力减退;情绪异常,疑问增多等。

2.1.1 耐心与病人交谈,评价病人心理状态异常的程度,协助病人寻找焦虑的原因。

2.1.2 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住院环境,如适当的温、湿度,清新的空气。

2.1.3 热情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房生活设施及有关规章制度。

2.1.4 解释治疗的方式及其安全性、科学性、对疾病的有效性,使病人正确配合治疗。

2.1.5 帮助、指导进行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及完善相关检查。

2.1.6 指导病人采取消除焦虑不安心理的方式,例如看报、读书、听音乐、散步等。

2.2悲观和绝望患者心理观察及护理 肿瘤患者的精神负担比较重,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前途顾虑很多。如性格比较内向的患者往往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性格比较外向的患者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等。

2.2.1 护士要体谅患者的心情,对患者耐心细致,体贴入微,安抚关心,给予真挚的安慰和劝解,鼓励患者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护士要多注意对患者的关心和体贴,协助患者做好各种生活需要,使患者感到生活的希望。

2.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皮肤完整性受损多表现为照射野皮肤灼热、刺痒;照射野皮肤红斑、脱屑或小水疱。护士要向病人解释轻度的皮肤受损是放疗中的正常现象,强调适当的保护可减轻皮肤受损的程度。

2.3.1 护士要指导病人进行照射野皮肤的保护,首先要充分暴露,避免摩擦,更不能用手去搔抓,否则加重皮损;内衣和衣领要柔软、干净,尽量不穿化纤衣料;不能让日光暴晒和风吹;不能用过热的水洗浴;不能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不能涂抹保湿性药物与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以免水分在电离作用下潜热加重皮肤灼伤,而金属离子在照射时可产生两次射线,加重皮肤反应。

2.3.2 病人在皮肤产生不同程度反应时的护理方法:干性反应时(红斑、刺痒),可涂收敛止痒药物如肤疾散、地塞米松霜剂;肤出现针尖样小水疱、渗液,为湿性反应期,可涂抗炎生肌的油膏如中药双草油或鱼肝油软膏。

2.4发热观察及护理 放疗患者常于一周内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系坏死组织吸收的原因,有的患者还会有高热,可能是因为感染所致,故放射治疗后的病人要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热的病人可用温水擦浴,按医嘱适当的应用抗生素治疗。

2.5口腔黏膜改变观察及护理放射治疗特别是头颈部的放射治疗可引起口腔粘膜水肿,水泡破溃,疼痛及进食困难,唾液分泌减少、粘稠,有口臭等。

2.5.1 护士要向病人解释是放疗中的常见反应,并随时评估粘膜改变的程度。

2.5.2 可采用口腔含漱与鼻咽冲洗:口腔含漱能保护口腔粘膜,清洁与湿润口腔,减少反应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常用口泰、朵贝液等。鼻咽冲洗能去除鼻腔分泌物及臭味,提高放疗效果,也便于医师检查。冲洗液一般用外用盐水100mL加入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有炎症时可加入庆大霉素8万u。

2.5.3 避免进过热与过冷的食物。

2.5.4 口干时可饮用养阴生津的中药参须、麦冬茶,或金银花、石斛、甘草茶等。

2.6自我形象紊乱观察及护理 因放射野定位划线,有损仪容;放疗后皮肤色素沉着、变黑、脱屑等。多表现为 胆小、怕羞,不愿出病室;注意别人的评论,怕人围观。

2.6.1 护士要仔细观察病人情绪,通过交谈,了解确定病人心理状态。

2.6.2 介绍放疗定位划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为肿瘤长在人体,放疗之前,医师必须通过体格检查、CT、X线片及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将肿块的部位、大小通过解剖结构或模拟定位机定出照射范围,再用特制的墨水在皮肤上划出相应的位置,用于指导技术员来定位进行放射治疗。因此病人应尽量保持皮肤上红线的清晰,更不能私自乱涂改,以免照射失误带来严重后果。

2.6.3 向病人解释这化装只是暂时的,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2.6.4 指导病人进行皮肤保护(参照“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措施),以减轻皮肤色素沉着。

2.6.5 组织病人相互交流,消除病人的孤独感与自卑感。

2.6.6 帮助病人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设计生活方式,从精神上放松自己。

3 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护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皮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第二层皮肤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