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2013-03-24 12:25
地质装备 2013年2期
关键词:孔深探矿铀矿

[本刊讯]由《探矿工程》编辑部组织有关单位推荐,经国内探矿工程界知名专家投票和评审,评选出了2012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一、中国岩金勘探第一深钻孔深突破3600m

由山东省黄金集团设计,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组织施工的中国岩金勘探第一深钻—山东莱州三山岛西岭矿区ZK96-5孔,孔深已突破3600m,截止2012年12月31日,孔深为3636.58m。

该孔采用国产钻探设备和机具,在钻孔深度大、地层复杂等困难条件下,经过精心组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施工进展顺利,有多项技术指标创全国之最。采用S95金刚石绳索取心技术,孔 深 达 到2435m;下 入 Φ89mm 护 壁 套 管2435m;采用S75金刚石绳索取心技术,孔深已达到3636.58m;采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发的SYZX75型金刚石绳索取心液动锤,最大应用孔深达到3587m。以上4项技术指标均创全国最高纪录。

二、我国首台交流变频顶驱式岩心钻机问世

2012年7月21日,由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自主研发、衡阳中地装备探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XD35DB型钻机在江西相山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首台交流变频顶驱式岩心钻机正式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XD35DB型钻机设计钻深能力为N口径3500m,采用K型钻塔加长导轨型式,顶部驱动直接旋转钻柱沿导轨上下移动,通过绞车送钻实现恒钻压或恒钻速钻进;采用交流变频方式驱动钻机主要执行部件,实现顶驱、绞车全程无级调速,辅助动作采用液压驱动;全数字化交流变频控制,通过电传系统PLC、触摸屏和气电液及仪表参数一体化设计,实现钻机智能化司钻控制。施工过程中钻机运行平稳正常,在取心钻进、起下钻、打捞岩心、加接钻杆等各环节中,送钻控制平稳,打捞张力和深度传感精确,上卸扣扭矩控制精确,加接钻杆机械化操作,孔口装置稳定可靠,表现出了良好的工艺适应性。

三、南海深水取样海试首获成功

由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深水取样系统,于2012年1~4月在南海陆风油田和番禺区块进行3次海试(生产试验),实现3个百分之百:(1)样品采取成功率100%;(2)随钻打捞成功率100%;(3)三种取样器在井中不提钻互换成功率100%。这是我国首次用自行研制的取样器在南海深水取样,并首获成功。

试验海况为:风力6级、涌浪3m,船的升沉由主动补偿器补偿,水深200m。试验地层:上部为淤泥,下部为松散土层、砂层、粗砂层及珊瑚、贝壳等。试验设备:海洋石油708号钻探船、深水工程钻机、钻杆自动移动装置、深水随钻取样器。试验时间总共10天,取样次数为43回次。全部成功采取样品。

深水随钻取样器南海海试首次获得成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之后获取深海样品的国家,打破了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以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开创我国海洋深水钻探的新领域。为我国海上取样钻探从浅海走向深海,从浅蓝走向深蓝,奠定了海洋深水钻探的物质基础。

四、安徽完成“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项目

由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主持承担并与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有钻机与钻杆研制、钻孔设计与轨迹控制、钻孔摄像及定向取心、深部岩心钻探钻进工艺方法等。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汶川科学钻探 WFSD-3孔,国家深部探测赣州南岭3000m科学钻探NLSD-1孔、华东庐枞盆地科学钻探LZSD-1孔以及安徽霍邱、寿县、金寨等深部找矿钻孔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该项目共获得5项国家专利(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正在公示中的发明专利2项)和1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2年12月4日,项目通过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及验收,认为整个项目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钻探技术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第二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在厦门隆重召开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主办,《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承办,主题为“深部找矿和深部探测中钻探技术的机遇与挑战”的第二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EEF China 2012)于2012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厦门隆重召开。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各研究所,各省市地勘局,大专院校,煤炭、冶金、有色、核工业、武警黄金部队以及各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共250多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报告分主题报告、特约报告、专题报告3个板块,共34个报告,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我国深孔钻探技术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并就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本届论坛选题紧扣当前热点,主题明确具体,交流内容丰富,产学研结合特点突出。论坛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六、YDX-5型钻机连续完成2个超2000m深孔

2011年9月~2012年12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负责组织,安徽瑞科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地矿局326地质队协助实施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项目“重要异常的钻探验证与金属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应用勘探所研制的YDX-5型全液压岩心钻机及“863”钻探技术成果先后完成了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砖桥镇刘墩乡石桥村ZK01孔及安徽省铜陵市青阳县丁桥镇天屏村TLZK01孔2个设计孔深2000m的钻探验证孔。2012年3月12日完成ZK01钻孔孔深2012.35m,通过钻孔终孔验收,90°垂直钻孔,终孔顶角不大于7°,岩心采取率98.30%,工作质量评定为优秀。12月8日完成TLZK01钻孔2160m的钻探工作。钻孔终孔验收工作正在准备中。

七、罗布莎科学钻探竣工,创青藏高原钻探孔深纪录

2012年10月9日,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负责施工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罗布莎科学钻探项目竣工典礼在西藏山南地区海拔近4500m的罗布莎铬铁矿区举行。西藏罗布莎科学钻孔于2009年6月开始施工,先后完成了2个钻孔,终孔深度分别为LSD-01孔1478.80m,LSD-02孔1853.79m,打破青藏高原钻探孔深纪录。钻孔地处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的雅江缝合带,地层松散破碎,裂隙发育。施工人员克服海拔高、孔壁坍塌掉快、埋钻事故频发等诸多难题,不畏艰难,艰苦奋战,历时3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被称为“青藏高原第一钻”的施工任务。

罗布莎科学钻探施工的2个钻孔,所钻地层从“特提斯喜马拉雅”穿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直达“冈底斯岩浆带”,为揭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边界和过程等一系列重大地质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为该区铬铁矿深部找矿突破提出重要的理论根据,同时也为高原深部钻探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八、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四号孔开钻

2012年8月6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四号孔开钻仪式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四号孔钻探现场举行。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是世界上大地震后最快实施的科学钻探。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在四川省各部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全体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管理服务人员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4个钻孔的钻探、测井和录井施工,钻探总进尺6496.90m,取心钻进进尺5371.18m,平均岩心采取率达到93%,并已经建立了由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以及钻探工艺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研究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利用该平台,共同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期提高对汶川特大地震机理的认识。项目的实施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高度关注。

九、我国铀矿第一科钻在相山开钻

由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承担的我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于2012年7月21在江西相山地区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由地表浅部向深部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该钻孔设计孔深2500m,位于江西省乐安县公溪镇邹家山。工程主要目的是通过深部科学钻探,研究深部铀矿形成环境条件,评价深部铀成矿前景,拓展铀矿找矿的空间。至2012年12月31日24时止,该钻孔P口径钻深1643.23m,已创造我国该口径绳索取心钻进的孔深记录。

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找矿工作,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铀矿床,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已发现的矿床大部分在500m以浅。近几年,随着研究和勘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在一些重要铀矿区深部1000m左右的深度处发现了良好的工业铀矿化,表明我国深部具有很好的铀成矿前景。

十、我国首台智能化多功能钻进实验台研制成功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和无锡金帆钻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IDS-8000型智能化多功能钻进实验台研制成功,并通过工厂验收。该实验台将用于工程学院钻探试验室。

IDS-8000型智能化多功能钻进实验台主要应用于教学、科学研究,亦可作为生产钻机使用。该实验台的建立为教学、科研、对外服务提供了先进的研究平台。并且整个实验平台要求起点高,技术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使其成为目前国内大学钻探实验室中最先进的钻进测试设备。

猜你喜欢
孔深探矿铀矿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临界深孔控制爆破数值计算模拟及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治理分析
岩巷爆破掘进优化设计研究
关于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铀矿地质退役设施的长期监护
UExplore_SAR软件在铀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地质探矿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探矿许可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