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2013-03-27 18:47曹辉
当代经济 2013年20期
关键词:预算法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曹辉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00)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1、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一种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预算、决策,对单位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财务状况用货币和实物等各种形式表示,以此实现财务控制、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2、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是以定量描述为根据,以市场变化为导向,通过财务管理控制,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来实现单位战略管理目标,从而使得单位的战略规划更系统、更富有效率,最关键的是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本效应。

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则

财务预算是反映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预算。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财务预算在全国的预算体制中占有较大的地位。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财政预算既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又是高等教育事业经费的主要来源。但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因素来调整各个项目的支出,以保证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实现各个项目的成效最大化,高校财务预算应该遵循以下的主要原则。

1、量入为出,量体裁衣,收支平衡原则

虽然随着人们和国家对于教育的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收入途径已较以往有很大的增加。除了国家拨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界人士的捐助,高校本身投资的各项项目收益都成为了高校收入的多渠道来源。但这些收益对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硬件,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创造更好的学习、科研环境而言仍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量入而出,量体裁衣,把钱用在刀刃上,不能盲目地动用财政预算,导致该加强的没有加强,没有实质的成效。无重点地增加预算、无规划地使用预算很容易使得财政赤字,使得高校后续发展后继无力,无目标无重点。

2、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勤俭节约的原则

即使高校现有的财政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总体而言,收入仍然是有限的,很难做到所有项目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只能充分评估自身的强势弱势,优势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成效有收益的重点项目来发展,在重点项目发展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兼顾一些稍弱势但又极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的项目。稳定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快全方位的发展。另外,在资金的分配问题上,更要做到严谨计算、仔细论证。尽量选择招标、公平竞争的方法来选择一些建筑项目,合理利用每一分钱。杜绝暗箱操作和裙带关系,选择适合高校而又物美价廉的采购厂家、建设实施单位,节省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原则

对于一些特殊的重头项目,不应该毫无思考就开展。一些特殊硬件、科研设施的添置,大型设备的维修和更新,科研基地的建造等涉及重大资金的工程,在开展前都要进行合理的论证。不要一味地选择高昂的投入,而应该实现制定不同的方案,仔细分析每个方案中的利与弊,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需要一定是最先进、最昂贵的,但必须是实用、性价比最高。不求成本,盲目追求高科技和一流设施是不可取的,最实惠、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兼顾原则

预算资金的具体安排,一方面要兼顾项目的质量和高校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高质量而奢侈浪费。最后,在考虑到实用性和金钱的投入比后,也要着眼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不断提高硬件设施外,增加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也很重要。提高教职工的科研水平,与更高一层的学府建立学术交流,提供进一步的深造、培训机会,使学校的师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软件、硬件一同发展,成为推动高校不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涵盖内容不全面

随着高校预算管理的改革,高校实行了“大收入”、“大支出”的财务综合预算管理。从理论上来讲,大收入、大支出可以让高校专注于优势项目的发展,可以全情投入,更有利于财政预算的管理。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高校隐匿多元化收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赞助收入、培训收入、挂名收入都没有纳入预算,而国家的补助确实逐年增长。

2、预算管理意识较淡薄

自各高校创立以来,高校的教育、办学经费绝大部分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相关的教育主管机构已经指定了计划编制预算,各高校都只是被动接受,并按照已给出的预算计划机械地分配开支,各个学院也只能采取被动接受的形式。这样很难发挥各学院的自主能动性。各学院的管理层比上级机构更了解学院的情况,更能把握学校的大局,明白哪里是薄弱点,哪里大有发展的可能。但现行的一些死搬硬套的预算管理模式使得获得的款项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学校的发展中去。甚至有一些高校的管理层,对于学校的发展现况完全部熟悉,对于财务的预算不够重视,把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一股脑地交予财务部门,缺乏统筹全局的大局观。

3、预算管理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到位

当前,仍然有很多高校特别看重预算的制定,反复进行认证、推敲,再把制定后的预算下放到各个学院,然后就没有了下文。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有力监管和适当的督促、信息反馈成为很多高校管理层的通病。计划书已经下达,但却没有人来过问计划的完成程度,这样很容易导致预算计划的虎头蛇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的缺失,对于各种变化因素的应变能力,使得预算体制大打折扣。

4、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基数+增长”的方法是高校预算管理中常常运用的方法。它是以增量预算法以及经验加估计的方法来进行编制。初看上去,这种方法似乎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切实可行。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上年度的支出基数上的,如果这个基数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极有可能产生一个滚雪球的现象,让误差越来越大,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情况差距会越来越大,虚报、谎报、漏报的现象频出,形成一个虚假泡沫,造成资金的不合理分配。

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做好预算编制设计,扩宽预算的范围

(1)要搞好预算项目的设计。预算项目的设计要与会计科目相对应,要有一个明细的账本,让支出和收入都一目了然。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层对于预算的监管,不易出现谎报、虚报的情况。预算项目、预算编制的制定也应该是在考虑了学校实际情况和预算的数额的情况下给出的一个相对合理、平衡、可行的方案。预算项目结构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全部预算方案要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财务预算汇总表、部门预算明细表和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三部分组成。财务预算汇总表主要体现的是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首先,根据学校的各项经费收入来源列一个明细表。支出预算按照树形模型标准分三级:第一级项目主要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第二级项目为第一级项目下的子支出项目,具体来说就是人员经费的细分,包含在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社会保险待遇。而公用经费包含项目更广泛,更复杂,由行政经费、管理费用、差旅费用,项目管理、建设、添置设备的费用等。第三级项目为第二级项目下细分更具体的项目。部门预算明细表是按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列示的、反映该部门或基层单位预算年度收入及支出的所有具体预算项目。其中一些相对重要的预算明细应该采取更加细化的记录方法,并设定一定的标准,如个人差旅费标准,每一年水电、管理费用标准,通信费用标准,避免浪费。

(2)预算资金不能只是在账目上体现,高校管理层应该做好监管、督促的工作,让每一笔预算资金都落到实处,去到需要它的地方,并能产生相应的成效。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并在部门预算明细表和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上注明。并时刻跟进项目的进展。

2、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落实预算管理制度

首先,大家得认识到,预算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而艰巨的任务,它并不只是单纯地进行账目上的支出、收入统计。它需要管理层和实施部门的共同协作、配合。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反馈信息的功能。通过对预算实施过程的观察,不断摸索出好的方法,不断地修订预算,最后形成一条最适宜的政策和模式。同时管理层应该继续加强预算管理意识,预判一些可能会出现的状况、风险,先一步解决,把增强效益、节约能源、求真务实、精打细算的观念不断刻入脑海里,随时调整,使制度不成为一个空架子,真正能够用于实际操作中,并使效益最大化。

3、加强对高校财务预算的监管和审计,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

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需要有具体的一套模式,不仅要有详细合理的预算计划,各项收入支出的明细账本,同时加大对各级财务的监管力度,推行财政的公开。另外,对于财政收支的和专项明细检查,要委托部门以外的审计部门进行。财务预算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注重于对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调整等活动进行监督,简而言之,就是监督财务预算计划的执行力度、程度,执行情况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计划已经到达哪一步,完成情况怎么样,是否超出预算或仍有剩余,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还会发生哪些可以预判的问题,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都是在监管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的部分。另外加强财务监督也很重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务收支检查和专项检查。高校管理层要明白对高校财务预算执行进行审计的重要性,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对预算执行不严的单位进行处罚,严重违规的单位还应当对单位领导问责。同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不断修正财务预算、积累经验非常重要。高校管理部门还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内部监管部门,监督本级及下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部门审计时,各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可以利用内部监管部门的工作,但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并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并对利用内部监督部门的工作负责。一旦发现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的违纪行为进行惩处,要灌输互相监管的意识,更好地保证预算管理的正确执行。

4、采取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增强财务预算的科学性

财务预算分为两个部分。由于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各有其特点,故应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

(1)收入预算编制方法。高校的收入来源相对恒定,固定收入包括国家的财政拨款,每年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非固定收入包括高校项目收入和外来捐助等。国家的财政拨款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重视度提升,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可以结合上一年度的国家拨款以及每年度国家拨款的增长率来计算一个预测的平均增长率;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可以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测算,即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人数与相应的收入标准测定其预算收入,并根据每年都存在一定的扩招比率,计算一个平均比率,适当增加预算;其他非固定收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确定,但可以根据每个项目的收入特点,结合往年收入分析预测下年取得收入值的可能性,按照稳健原则逐项仔细测算其预算数。

(2)支出预算编制应当对支出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分析各类支出内容,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增量预算法”,它是建立在上一年的预算或实际使用的基数上进行增加或减少,但上一年的预算编制或实际使用可能本身并不合理,从而导致本年预算编制不合理。“零基预算法”则相对准确,它对每个支出项目取消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一切以“零”为起点,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必要性及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并经由实践、理论论证,进行平衡论断,重新测定出每一具体项目的预算金额。理论上,我们应当针对每一项支出内容按照“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但是“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过程相对复杂,同时周期比较长,如果一味采取该方法将降低工作效率,增加预算成本。因此,我们应当对支出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按其性质,合理选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对相比往年变化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的一般性支出,应当选择“增量编制法”编制预算,对重要支出内容或尽管数以一般支出内容但相比往年有本质的变化的应当选择“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如单位人员经费,如本年度各项标准变化不大且人员基本保持不变,则应当使用“增量编制法”编制预算,但如果本年面临工资改革或大幅调整或人员变化较大,则应当选择“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又如办公费、差旅费等行政性开支,如办公规模无明显变化,则可选用“增量编制法”编制预算,反之则应当选择“零基预算法”。而对固定资产投资、大型设备维修等重大工程,无论与往年的情况有多类似,都应当选择“零基预算法”。

财务预算是每一年财政工作的重头戏,每年的财务预算形式、内容的变化不会太大,指标可采用电子计算机指标方式,简单明了,易于保存,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与量。

[1]王霞: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0(7).

[2]谢爱香:浅析高校财务风险与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3]李丹:论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4]孔娟、鲁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经纵横,2010(7).

猜你喜欢
预算法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新《预算法》执行中的利弊分析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