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大发展时期来临

2013-03-27 10:02斯蒂芬·罗奇
中国连锁 2013年1期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经济

斯蒂芬·罗奇

以服务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将在中国的再平衡道路上带来许多重要的益处。服务业,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批发和零售业、国内交通和供应链物流业,将为刺激消费需求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

如今的中国,已经没有人围绕经济战略进行争论了。中国人已经普遍接受了增长模式需要经历重大再平衡的新路子,即从过去33年非常成功的以出口和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迥然不同的依靠13亿人口扩大内需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6年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次为推行这种战略提出了理由,他指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陷阱,即日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他的观点在中国国内引发了一场围绕结构再平衡迫切性的大辩论。最终,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可惜的是,“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度较为缓慢。眼下,这项重任要落在新任命的高级领导人肩上。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新一届领导人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了。

2008年以来的大危机及其余波已经使中国外需的主要支柱——美国和欧洲——遭到严重质疑。在缺乏国外市场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中国出口急缺动力。同时,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已经引起了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可能会破坏中国的开放发展模式。

由于面临内外部双重压力,中国现在必须转向一种新模式以寻求持续发展。但要克服惯性,并撼动过去30年辉煌成功中最为受益的权力群体并非易事。但是,如果中国要继续走辉煌的发展道路,已别无选择。

中国要制定一整套监管政策,开放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服务行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决不能满足于服务部门只占国内生产总值(GDP)43%的局面,这一比例要比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其他主要发展经济体的55%至60%低得多,更不用说发达经济体75%的服务业占比。

以服务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将在中国的再平衡道路上带来许多重要的益处。重要的是,服务业,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批发和零售业、国内交通和供应链物流业,将为刺激消费需求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

中国在寻求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面缺乏相关本土文化,因此,需要借鉴外部经验和专长,并向外国跨国公司开放其服务市场。要让这一做法行之有效,放松管制及鼓励服务业合资企业和外国合作伙伴是必不可少的——这不能仅局限于金融领域,而且应该在广泛的非金融服务领域落实相关政策。

此外,以服务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将使中国放缓增长速度,缓解过去30年超速发展导致的许多不平衡和过剩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每单位服务业产出需要的人工比制造业和建筑业多出35%。这还将促使中国从劳动节约型的制造业增长模式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格局转型。其结果是,中国以接近7%的GDP增速就可达成过去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下,10%的经济增速才能达成的劳动力吸收目标。

此外,服务业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要比制造业低得多。这一因素再加上GDP增速放缓,意味着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方式,有很大潜力去减轻中国面临的一些最令人担忧的外部挑战,即资源的过度消耗和高企的大宗商品价格、环境恶化以及污染等。在这一关键方面,向服务业再平衡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希望。

最后,服务业是城镇化战略成功的关键,而城镇化是推动现代中国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服务业为迅速扩大的城镇地区提供必要的新就业机会,帮助吸收来自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反过来,这将提高劳动收入,最终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

猜你喜欢
服务业制造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