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兵一念末日,一念重生

2013-03-27 10:16陈哲
数位时尚·环球生活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兵

陈哲

很明显,王学兵瘦了。凭空消失的体重,眼窝显得有些凹陷,目光却更加锐利,举手投足有了“熟”的味道。

在同年代出道的一拨明星里,有人被打回原形,有人被贴上了各种标签......而王学兵一直是“稀罕”群体中,骨头比较“硬”的那一类:够犀利,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随时挺直腰杆说不。

从《梅花烙》里跟陈建斌一起客串侍卫,到凭《听风者》里的郭兴中获封“黄金熟男”。沉浮近二十年,学会控制骤喜,说服愤怒,懂得安身立命。悟得一念末日,一念重生,从容用时间磨砺生命,才能在那些看似“不公平”里,找个可以说服桀骜的平衡点。

黑色毛衣 Burberry Prorsum

纯白衬衣 Burberry Prorsum

灯芯绒休闲裤 CANALI

黑色礼服鞋 ErmenegildoZegna

眼镜 Ray-Ban

腕表 Clerc

黑色条纹西服套装 Salvatore Ferragamo

紫色衬衣 Salvaltore Ferragamo

藏青刺绣领带 Paul &Shark;

深棕色鳄鱼皮鞋 Bally

口袋巾 Kiton

湖蓝色腰带 Kiton

军绿羊绒大衣 Hugo Boss

灰色西服外套 D'URBAN

纯黑针织衫 ErmenegildoZegna

深灰休闲裤 Hugo Boss

摄影师摆弄灯光的时候,他就静静的站在外景旁的一个水缸边,水缸里漂着几片黄绿的荷叶,一只不知名的昆虫在叶片上栖息,王学兵注视着它无聊的沉思。一会儿,那只昆虫飞走了,王学兵的视线跟着它,良久才离开。

雅痞的前调

12月初,北京一如既往的迎来一年中最酷寒的时期。王学兵走在一群人的最前头,寒风并没有成为他佝偻身躯向自然暂时屈服的理由。

不知道是不是早前《听风者》角色状态的需要,让极度消瘦的他还未恢复过来:瘦削的身板外裹着轻便深色的大衣,头发与胡须的长度留得恰到好处,眼窝深陷,手指被接连不断点起的香烟熏得发黄......这一切刚从《听风者》那个敌我难明的斗争世界走出来的“郭兴中”显得有点颓废,但更让我觉得他有了点雅痞的味儿。

化妆师在他脸上捣弄,他笑称自己没意见,“客随主便”。

摄影师摆弄灯光的时候,他就静静的站在外景旁的一个水缸边,水缸里漂着几片黄绿的荷叶,一只不知名的昆虫在叶片上栖息,王学兵注视着它无聊的沉思。

一会儿,那只昆虫飞走了,王学兵的视线跟着它,良久才离开。

唯有经历,方可定义

一个男人的成功需要多久?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王学兵走上这条路用了十八年:一段足够让一个男人再做一次好汉的预备时间。或许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接受不了的时间,十八年,毕竟他成功了,成名了,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里成就偶像经典的演员之一,也是《听风者》里蜕变令人惊叹的年度黑马。

他始终蔑视某些法则,不屑于世故。做自己,按照自己的脾气,并且由着性子折腾。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别人给的轨迹,做演员,做侠客,做丈夫,做农夫,做男人,其实都是做自己。

按他的话说,“好的东西都是天然的,真实的,没被设计过的。不管是演戏还是生活,都是以真实为坐标的。我就是我,做回自己才够牛叉,才够勇气和胆量。”

王学兵总结十八年造就一个好汉的经验:值得做的事情都是难做的事。

生活中让他在意的事情不多,只有这几件:演戏,家庭,朋友;除此之外,都可划分到不在意的那一拨。没错,私底下他看起来有点不修边幅,衬衫外套,休闲裤,带个帽子,头发完全不用打理就上街,根本不把自己当“型男”。但他始终不会越出那个“眼界”,你可以说他有点颓废,这对时尚来说带有褒义,但你绝不能以为那是邋遢。

长久以来,大家给王学兵的标签无非有这么几个:硬汉、坚韧、硬朗、正直。这些烙印如影随形,但是他在寻找更多突破,只是步伐没有那么快了,心态也没有那么焦躁了。

“我不想把不棱角奉命的那一面放大,重复。现在,我需要把速度放慢下来,环顾四周或者扭过头来看看,不再把自己搞到逼仄的地步”。

“王学好”的蜗牛论

他自己做了个比喻:在找到突破的方向之前,自己就像一个背着指南针踽踽独行的蜗牛,有段路程,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蜗牛也会累也会疼,可它不会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因为它知道,它不是兔子,也不是孔雀,它很清楚什么是过眼云烟。所以,它始终不离内心的规矩,那是它蜗牛一生要走的路径——慢就是快、不着急、不攀比、去繁就简、随时清空与留白。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以前,他着急,说话语速不自觉地就快了起来,有点激动。他和话不投机的人没有兴趣扯淡,只对思想在一个频率的人敞开心扉。嗯。的确如此,他是一个拧巴的人,对别人好的要命,却对自己扎刀子,和自己较劲。这种执拗,浓稠的化不开,最后让自己挣扎难受。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可以弄明白。为什么我要来这个世界上,我是谁,接下来我要去哪里。常常有人问我说,什么叫幸福。我说幸福就是你知道你是谁,你身处于何处,你要去哪里。大部分人还在彷徨这个,而我知道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叫王学兵为“王学好”了,这是他微博的名字,生活中,他也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他还同样钟情于吴向上、刘奋斗这样的名字,朗朗上口,催人奋进,于是,他把这些名字都用在了自己的电影里。

2011年的微电影《坚定的锡兵》是王学兵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个被他定义为比玩票认真一些的行为,源自几年前,自己买了个摄像机,平时在片场打发无聊和空闲时间,所积累下的经验与想法。

这个故事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用玩偶来讲故事。这是王学兵这几年脑海里一直没停止过思考的事情。与此同时,王学兵这几年,一直热衷收集玩偶,家里大概有收藏了上百个玩偶,当它们胡乱地摆放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从他们不一样的表情里看出故事来。这些故事说白了,来自于他人生的经历与演戏积累的灵感,人想事情通透了,就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对,通透!必须要通透。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才会淡定。执拗的思想,最终都不会有真的收获。”

有一段时间,他也曾特别焦虑。“我是很焦虑。感觉到一切都可以掌控,我只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设法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突破自己的条条框框,去寻求新的感觉。但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轨迹,你不可能操控全部。这让你欲速不达,让你心生胆怯。我是个相对比较坚强的人,有时候坚强也是一种毒药,有时候,妥协是必须的。

王学兵举起杯子,示意再要一杯水。有句话一点也没错:酒要一口一口的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就容易摔跟头。

人生无非是绕了个圈

1998年,王学兵接演了《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乐言:才华横溢、对爱执著。读书时是个只会暗恋女孩子的“书呆子”,上班后邂逅了一个前卫大胆的“好运”女孩,却因彼此的“小心翼翼”只能做朋友,结婚以后又与妻子“同床异梦”......王学兵把那个生活在矛盾之中的都市一族演绎得真实、自然、贴切,很像你办公室邻桌那个戴金丝眼镜的乖男孩儿。因此,这个戏1999年底在全国热播之后,好多女孩在记住了李亚鹏不羁外表的同时,也被这个淡淡的却极富个人魅力的乐言的扮演者征服了。

这部作为当时国内仅有无二的偶像剧,无疑激活了无数少男少女的荷尔蒙,直到现在,还可以在各大论坛及网站上找到相关评论与回忆。这部戏让王学兵正式走进了大众视野,之后老天似乎也想把他往“偶像派”拉一拉,比如《壮志凌云包青天》《越光宝盒》《四大名捕》等等。但王学兵真正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建党伟业》《听风者》里带着质感的落力演出。

回答这些的时候,王学兵腰板挺得倍儿直,头始终以一种很奇怪的姿势仰着,也不嫌累。他的确表情严肃的紧,但是又挺能蹦冷笑话,并且冷得要命。等对方回过味来捧腹时,他眉间那个V字型的LOGO一下就被伸平了。皱纹代替了嘴巴表达,脸上都是话。

不可否认,许多明星都是在主角的位置上煽起了观众的热情,而王学兵则完全是从配角堆里走出来的。是配角让他当年获得了“青春代言人”称号,是配角让王学兵走进了实力派。王学兵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即使在担纲了不少男主角的今天他仍然十分肯定地说:“无所谓主角配角,只要我对戏有感觉,都会接。”

由此你也就不难明白,何以已经成了明星的王学兵还会出演只有三场戏的电影《绝对情感》。在他眼里,角色无大小,演技有高低。

迈入40,他却觉得年龄真不是个问题,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活力,并且不对自己存有任何质疑。“四十岁,还年轻着呢。”

“我以前很少照镜子。”王学兵笑着自嘲。从寂寂无闻到骤然成名后,每次化妆,虽然面前咫尺的对面就是镜子里的自己,但是他的眼神是放空的、不着边际的。突然有一天,他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有点熟悉,有点模式。他看了一会,站起身来,朝镜里的自己敬了个礼,然后对他说:“你好要好好的!”

活明白了就会懂得:人其实很容易就陷入到一种困境中去,如同希绪弗斯推石头的过程,而达到目标后的空虚和迷茫也难以克化。当石头从山巅滚落,回到原点,人生无非就是绕了一个圈,但意义却不同了起来。

就好像王学兵当初凭借偶像剧成名,然后在配角堆里杀出一条实力派的“血路”,现在成了实力派,却也成了时尚盛典、时尚杂志的常客,人们除了演戏之外,还想从他嘴里听到关于衣着讲究、喜爱偏好等等话题。他以实力派的身份接受着偶像派的待遇,看似回到起点,但实际上大有不同。

宁静是一种欢乐力学

王学兵那张脸,乍一看,很冷。满脑门雾锁重山,坚硬的眼神,穿不透的酷。当你与他稍作交谈,初始的印象就被完全颠覆。大大的眼睛无限柔和,笑得完全而憨厚。最个性化的标志是:你永远猜不透哪句是他答你问的结束语,你等他说话,他像在思考;你打破沉默要发问,他忽而开口一句,又是一句——活脱脱冷幽默的典范。

闲适很危险,也很好玩。他越来越发现:悠闲与时间无关,是形容词,也是动词。学会宁静下来,也是一种快乐的力学。

于是他越来越擅长找乐,并享受当下:比如研发属于自己的APP应用程序。

对今天的王学兵而言,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规则,只有自己想要的自在:不用太多钱,只要够用就成了。投入而不执,为须臾的痛快尽兴,他喜欢与极致保持一点儿距离,在各种可能之间转个圈,觉今是而昨非的滋味,其实很过瘾。

如今他努力尝试抛却忧郁,转过脸来面向太阳:“欢喜做,甘愿受。要把自己的心放很大,不局限、不捆绑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放很大,当你局限在某件事情上,恰巧又难以开解的话,你会非常不快乐。正所谓,一念末日,一念重生。”

他开始知道,不拿自己当回事,把整个世界当回事,你就会彻底超脱。

王家卫在《蓝莓之夜》中借助诺拉?琼斯的口说:“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王学兵依然认同一句话:我们不能完美,但是不能没有追求完美的心。所以,无论是虚假的快乐,还是低俗的审美,唯有扪心自问。

“生活就像一个敌人,我们从来都没有去爱过她。我们当然是不能成为生活的敌人,我们要努力的做到让生活成为我们的情人。去热爱一个情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观察她、认识她、了解她,然后是理解她。生活的内涵太大了。然而这个大,并不能作为我们停止我们对于生活的求知的借口。”

黄昏的夕阳将他矗立着的头发染成金色,有些霸道,编辑宣布拍摄结束,他笑着起身握手,香烟的雾气从他嘴角鼻间散开,狂哗着逃逸。

红色绒面西服外套 Hugo Boss

斜条纹领带 Paul& Shark

竖条纹衬衫 Paul& Shark

麻料西裤 Cerruti 1881

黑色皮鞋 Savatore Ferragamo

黑色大衣 Cerruti 1881

手套 BOSS Orange

黑色天鹅绒礼服

黑色领结

黑色腰封

ALL by BOSS SELECTION

纯白衬衣 Ports 1961

双排扣黑色礼服套装 ErmenegildoZegna

纯白礼服衬衣 ErmenegildoZegna

黑色礼服鞋 ErmenegildoZegna

黑色口袋巾 Hugo Boss

腰带 Paul&Shark;

黑色领结 编辑私物

腕表 Jaermann & Stübi

雅痞的前调

12月初,北京一如既往的迎来一年中最酷寒的时期。王学兵走在一群人的最前头,寒风并没有成为他佝偻身躯向自然暂时屈服的理由。

不知道是不是早前《听风者》角色状态的需要,让极度消瘦的他还未恢复过来:瘦削的身板外裹着轻便深色的大衣,头发与胡须的长度留得恰到好处,眼窝深陷,手指被接连不断点起的香烟熏得发黄......这一切刚从《听风者》那个敌我难明的斗争世界走出来的“郭兴中”显得有点颓废,但更让我觉得他有了点雅痞的味儿。

化妆师在他脸上捣弄,他笑称自己没意见,“客随主便”。

摄影师摆弄灯光的时候,他就静静的站在外景旁的一个水缸边,水缸里漂着几片黄绿的荷叶,一只不知名的昆虫在叶片上栖息,王学兵注视着它无聊的沉思。

一会儿,那只昆虫飞走了,王学兵的视线跟着它,良久才离开。

唯有经历,方可定义

一个男人的成功需要多久?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王学兵走上这条路用了十八年:一段足够让一个男人再做一次好汉的预备时间。或许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接受不了的时间,十八年,毕竟他成功了,成名了,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里成就偶像经典的演员之一,也是《听风者》里蜕变令人惊叹的年度黑马。

他始终蔑视某些法则,不屑于世故。做自己,按照自己的脾气,并且由着性子折腾。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别人给的轨迹,做演员,做侠客,做丈夫,做农夫,做男人,其实都是做自己。

按他的话说,“好的东西都是天然的,真实的,没被设计过的。不管是演戏还是生活,都是以真实为坐标的。我就是我,做回自己才够牛叉,才够勇气和胆量。”

王学兵总结十八年造就一个好汉的经验:值得做的事情都是难做的事。

生活中让他在意的事情不多,只有这几件:演戏,家庭,朋友;除此之外,都可划分到不在意的那一拨。没错,私底下他看起来有点不修边幅,衬衫外套,休闲裤,带个帽子,头发完全不用打理就上街,根本不把自己当“型男”。但他始终不会越出那个“眼界”,你可以说他有点颓废,这对时尚来说带有褒义,但你绝不能以为那是邋遢。

长久以来,大家给王学兵的标签无非有这么几个:硬汉、坚韧、硬朗、正直。这些烙印如影随形,但是他在寻找更多突破,只是步伐没有那么快了,心态也没有那么焦躁了。

“我不想把不棱角奉命的那一面放大,重复。现在,我需要把速度放慢下来,环顾四周或者扭过头来看看,不再把自己搞到逼仄的地步”。

“王学好”的蜗牛论

他自己做了个比喻:在找到突破的方向之前,自己就像一个背着指南针踽踽独行的蜗牛,有段路程,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蜗牛也会累也会疼,可它不会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因为它知道,它不是兔子,也不是孔雀,它很清楚什么是过眼云烟。所以,它始终不离内心的规矩,那是它蜗牛一生要走的路径——慢就是快、不着急、不攀比、去繁就简、随时清空与留白。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以前,他着急,说话语速不自觉地就快了起来,有点激动。他和话不投机的人没有兴趣扯淡,只对思想在一个频率的人敞开心扉。嗯。的确如此,他是一个拧巴的人,对别人好的要命,却对自己扎刀子,和自己较劲。这种执拗,浓稠的化不开,最后让自己挣扎难受。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可以弄明白。为什么我要来这个世界上,我是谁,接下来我要去哪里。常常有人问我说,什么叫幸福。我说幸福就是你知道你是谁,你身处于何处,你要去哪里。大部分人还在彷徨这个,而我知道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叫王学兵为“王学好”了,这是他微博的名字,生活中,他也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他还同样钟情于吴向上、刘奋斗这样的名字,朗朗上口,催人奋进,于是,他把这些名字都用在了自己的电影里。

2011年的微电影《坚定的锡兵》是王学兵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个被他定义为比玩票认真一些的行为,源自几年前,自己买了个摄像机,平时在片场打发无聊和空闲时间,所积累下的经验与想法。

这个故事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用玩偶来讲故事。这是王学兵这几年脑海里一直没停止过思考的事情。与此同时,王学兵这几年,一直热衷收集玩偶,家里大概有收藏了上百个玩偶,当它们胡乱地摆放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从他们不一样的表情里看出故事来。这些故事说白了,来自于他人生的经历与演戏积累的灵感,人想事情通透了,就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对,通透!必须要通透。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才会淡定。执拗的思想,最终都不会有真的收获。”

有一段时间,他也曾特别焦虑。“我是很焦虑。感觉到一切都可以掌控,我只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设法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突破自己的条条框框,去寻求新的感觉。但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轨迹,你不可能操控全部。这让你欲速不达,让你心生胆怯。我是个相对比较坚强的人,有时候坚强也是一种毒药,有时候,妥协是必须的。

王学兵举起杯子,示意再要一杯水。有句话一点也没错:酒要一口一口的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就容易摔跟头。

人生无非是绕了个圈

1998年,王学兵接演了《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乐言:才华横溢、对爱执著。读书时是个只会暗恋女孩子的“书呆子”,上班后邂逅了一个前卫大胆的“好运”女孩,却因彼此的“小心翼翼”只能做朋友,结婚以后又与妻子“同床异梦”......王学兵把那个生活在矛盾之中的都市一族演绎得真实、自然、贴切,很像你办公室邻桌那个戴金丝眼镜的乖男孩儿。因此,这个戏1999年底在全国热播之后,好多女孩在记住了李亚鹏不羁外表的同时,也被这个淡淡的却极富个人魅力的乐言的扮演者征服了。

这部作为当时国内仅有无二的偶像剧,无疑激活了无数少男少女的荷尔蒙,直到现在,还可以在各大论坛及网站上找到相关评论与回忆。这部戏让王学兵正式走进了大众视野,之后老天似乎也想把他往“偶像派”拉一拉,比如《壮志凌云包青天》《越光宝盒》《四大名捕》等等。但王学兵真正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建党伟业》《听风者》里带着质感的落力演出。

回答这些的时候,王学兵腰板挺得倍儿直,头始终以一种很奇怪的姿势仰着,也不嫌累。他的确表情严肃的紧,但是又挺能蹦冷笑话,并且冷得要命。等对方回过味来捧腹时,他眉间那个V字型的LOGO一下就被伸平了。皱纹代替了嘴巴表达,脸上都是话。

不可否认,许多明星都是在主角的位置上煽起了观众的热情,而王学兵则完全是从配角堆里走出来的。是配角让他当年获得了“青春代言人”称号,是配角让王学兵走进了实力派。王学兵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即使在担纲了不少男主角的今天他仍然十分肯定地说:“无所谓主角配角,只要我对戏有感觉,都会接。”

由此你也就不难明白,何以已经成了明星的王学兵还会出演只有三场戏的电影《绝对情感》。在他眼里,角色无大小,演技有高低。

迈入40,他却觉得年龄真不是个问题,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活力,并且不对自己存有任何质疑。“四十岁,还年轻着呢。”

“我以前很少照镜子。”王学兵笑着自嘲。从寂寂无闻到骤然成名后,每次化妆,虽然面前咫尺的对面就是镜子里的自己,但是他的眼神是放空的、不着边际的。突然有一天,他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有点熟悉,有点模式。他看了一会,站起身来,朝镜里的自己敬了个礼,然后对他说:“你好要好好的!”

活明白了就会懂得:人其实很容易就陷入到一种困境中去,如同希绪弗斯推石头的过程,而达到目标后的空虚和迷茫也难以克化。当石头从山巅滚落,回到原点,人生无非就是绕了一个圈,但意义却不同了起来。

就好像王学兵当初凭借偶像剧成名,然后在配角堆里杀出一条实力派的“血路”,现在成了实力派,却也成了时尚盛典、时尚杂志的常客,人们除了演戏之外,还想从他嘴里听到关于衣着讲究、喜爱偏好等等话题。他以实力派的身份接受着偶像派的待遇,看似回到起点,但实际上大有不同。

宁静是一种欢乐力学

王学兵那张脸,乍一看,很冷。满脑门雾锁重山,坚硬的眼神,穿不透的酷。当你与他稍作交谈,初始的印象就被完全颠覆。大大的眼睛无限柔和,笑得完全而憨厚。最个性化的标志是:你永远猜不透哪句是他答你问的结束语,你等他说话,他像在思考;你打破沉默要发问,他忽而开口一句,又是一句——活脱脱冷幽默的典范。

闲适很危险,也很好玩。他越来越发现:悠闲与时间无关,是形容词,也是动词。学会宁静下来,也是一种快乐的力学。

于是他越来越擅长找乐,并享受当下:比如研发属于自己的APP应用程序。

对今天的王学兵而言,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规则,只有自己想要的自在:不用太多钱,只要够用就成了。投入而不执,为须臾的痛快尽兴,他喜欢与极致保持一点儿距离,在各种可能之间转个圈,觉今是而昨非的滋味,其实很过瘾。

如今他努力尝试抛却忧郁,转过脸来面向太阳:“欢喜做,甘愿受。要把自己的心放很大,不局限、不捆绑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放很大,当你局限在某件事情上,恰巧又难以开解的话,你会非常不快乐。正所谓,一念末日,一念重生。”

他开始知道,不拿自己当回事,把整个世界当回事,你就会彻底超脱。

王家卫在《蓝莓之夜》中借助诺拉?琼斯的口说:“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王学兵依然认同一句话:我们不能完美,但是不能没有追求完美的心。所以,无论是虚假的快乐,还是低俗的审美,唯有扪心自问。

“生活就像一个敌人,我们从来都没有去爱过她。我们当然是不能成为生活的敌人,我们要努力的做到让生活成为我们的情人。去热爱一个情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观察她、认识她、了解她,然后是理解她。生活的内涵太大了。然而这个大,并不能作为我们停止我们对于生活的求知的借口。”

黄昏的夕阳将他矗立着的头发染成金色,有些霸道,编辑宣布拍摄结束,他笑着起身握手,香烟的雾气从他嘴角鼻间散开,狂哗着逃逸。

米色风衣 Kiton

竖条纹衬衣 Paul& Shark

黑色西装外套 Tommy Hilfiger

深棕色围巾 Hugo Boss

黑色西裤 Burberry Prorsum

深棕色拼接系带皮鞋 Burberry Prorsum

猜你喜欢
学兵
“制止餐饮浪费”主题海报
一位温州华侨与80本漂洋过海的捐赠证书
我在东北军学兵队的日子
预选士官培训初期的基础理论教学探索
对癫痫患者要有耐心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王学兵邂逅“小萝莉”,爱的热辣催人出征
漫画10幅
因果之间